•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

        互联网

        2493
        佚名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分布广泛。依病毒亚群和血清型的不同或对不同组织的嗜性不同(受体的差异),可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

         

        一、病毒型别与抗原性

        (一)柯萨奇病毒

        柯萨奇病毒对乳鼠的敏感性很高,根据它们感染乳鼠产生的病灶,柯萨奇病毒可以分为A、B两组。A组有23型病毒,B组有6型病毒。通过型特异性抗原,经中和试验。ELISA方法等可以对各型进行鉴定。所有的B组及A组的第9型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在B组内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但是A组病毒没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A组某些型别的型特异性抗原可在37℃引起人类O型红细胞凝集反应。

        (二)埃可病毒

        埃可病毒最早在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从人的粪便中分离,当时不知与人类何种病毒相关,故称为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目前共有31个血清型。各型的差异在于其衣壳上的特异性抗原,这可以用中和试验加以区别。埃可病毒没有属特异抗原,但有异型交叉反应。在埃可病毒31个型中,有12个型具有凝集人类O型红细胞的能力,血凝素是毒粒的主要部分。

        (三)新型肠道病毒

        新分离的肠道病毒不再归属于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从68号开始编号命名,目前已编号到72型,第72型是甲型肺炎病毒,将于肺炎病毒一章讨论。

        二、临床表现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致病机理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但各自攻击的靶器官不同。脊髓灰质炎病毒往往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而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更容易感染脑膜、肌肉和粘膜等部位。人体受感染后,约60%呈隐性感染。出现临床症状时,由于侵犯的器官组织不同而表现各异(表88-1)。

        表88-1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及相关的病毒血清型

        <center> <table> <tbody> <tr> <td> <p>临床综合症</p> </td> <td> <p>柯萨奇病毒</p> </td> <td> <p>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E)</p> </td> </tr> <tr> <td> <p>A组</p> </td> <td> <p>B组</p> </td> </tr> <tr> <td> <p>无菌性脑膜炎</p> </td> <td> <p>2,4,7,9,10.</p> </td> <td> <p>1,2,3,4,5.</p> </td> <td> <p>4,6,9,11,16,30;E70,E71.</p> </td> </tr> <tr> <td> <p>肌无力和麻痹</p> </td> <td> <p>7,9.</p> </td> <td> <p>2,3,4,5.</p> </td> <td> <p>2,4,6,9,11,30;E71.</p> </td> </tr> <tr> <td> <p>皮疹、粘膜疹</p> </td> <td> <p>4,5,6,9,10,16.</p> </td> <td> <p>2,3,4,5.</p> </td> <td> <p>2,4,5,6,9,11,16,18,25.</p> </td> </tr> <tr> <td> <p>心包膜炎、心肌炎</p> </td> <td> <p>4,16.</p> </td> <td> <p>2,3,4,5.</p> </td> <td> <p>1,6,8,9,19.</p> </td> </tr> <tr> <td> <p>流行性肌痛、睾丸炎</p> </td> <td> <p>9.</p> </td> <td> <p>1,2,3,4,5.</p> </td> <td> <p>1,6,9.</p> </td> </tr> <tr> <td> <p>呼吸道疾病</p> </td> <td> <p>9,16,21,24.</p> </td> <td> <p>1,3,4,5.</p> </td> <td> <p>4,9,11,20,25.</p> </td> </tr> <tr> <td> <p>结膜炎</p> </td> <td> <p>24.</p> </td> <td> <p>1,5.</p> </td> <td> <p>7;E70.</p> </td> </tr> <tr> <td> <p>全身性感染(婴儿)</p> </td> <td> <p>-</p> </td> <td> <p>1,2,3,4,5.</p> </td> <td> <p>3,6,9,11,14,17,19.</p> </td> </tr> <tr> <td> <p>疱疹性咽峡炎</p> </td> <td> <p>2,6,8,10,16.</p> </td> <td> <p>―</p> </td> <td> <p>―</p> </td> </tr> </tbody> </table> </center>

        注:“―”经常引起某综合症的血清型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一些重要临床病症概述如下。

        (一)无菌性脑膜炎

        是肠道病毒感染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综合病症 。在夏季流行时,不易与轻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相区别。发病特点为短暂的发热,类似感冒,相继出现头痛、咽痛、恶心、呕吐和腹泻。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颈项强直,嗜睡,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病程1~2周。

        (二)麻痹

        在上述无菌性脑膜炎的基础上,部分病例可进入麻痹期,临床表现出特有的脊神经支配的肌群或部分肌群麻痹。

        (三)疱疹性咽峡炎

        是一种发生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常流行于春末和夏初。病人突然发热、咽痛厌食、吞咽困难。在咽腭弓、咽部、扁桃腺及软腭边缘出现散在性小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四)心肌炎和心包炎

        在新生儿表现为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在儿童和成人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异常等,预后不良。

        (五)肌痛或肌无力

        病人常有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有的病例表现为肌无力。恢复后疼痛消失,预后良好。

        (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主要由肠道病毒70多型引起,常发生于成年人,俗称“红眼病”。潜伏期短,起病急、侵犯双眼,引起眼睑水肿、眼球压痛、结膜下严重出血。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但预后良好。

        应当指出的是,肠道病毒血清型别繁多,不同型别病毒可以引起相同的病症,而同样型别的病毒在不同条件下也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病症,因此确定任何一个型别作业某种病症的病原是困难的。另外目前肠道病毒各型别对人体的侵害范围仍在研究之中,将来可能会发现更多的临床病症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

        三、防治原则

        除一般的卫生措施外,无特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有感染性的病人应当隔离。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