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推荐】帮助新手快速做出基因克隆的心得体会

        互联网

        1623
        相关专题
         

        本方法的核心部分是医科院基础所的生化脂蛋白组的吴刚老师所创,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主要是DNA回收上采取了更简单的方法。(本方法最适用于双酶切制作片断并进行克隆 的情况。对于分步酶切制作片断,也可以使用本方法,但需要加倍起始酶切DNA的量。)

        一、片断平移的克隆 (也适用于多片断连接)

        简介:将用作载体 的质粒A(制作大片断)酶切3μl ,要切出小片断的质粒B酶切7μl;琼脂糖回收胶电泳;切胶回收来自质粒A的大片段,和来自B的小片断,并回收到一管中;酚氯仿法回收DNA,酒精沉淀,干燥;加入8μl水、1μlligase Buffer、1μl ligase ,4℃过夜;次日转化涂板。

        酶切

        配置可酶切共10μl质粒 的酶切反应体系(双酶切):

        (提示 在克隆设计时尽量使用好切的内切酶<通常是效价高、便宜量大的酶>,且注意这两个酶有比较兼容的Buffer,即在这种公用Buffer中,两酶的效力变化不大<至少保持60%的活性>。酶切体系根据需要,可加入BSA 。)

        酶切体系

        混匀

        37℃,酶切3小时。

        (提示 关于酶量的问题。通常的内切酶效价在10U/&mu;l左右,3&mu;l内切酶相当于30U,足够切10&mu;l的质粒。因为通常小提质粒的浓度在200-600ng/&mu;l,一般浓度达不到1&mu;g/&mu;l。根据1U酶切1&mu;g质粒的原则,这一酶量是足够的。)

        1%琼脂糖回收胶回收(碎胶、酚氯仿抽提法)

        1. 酶切产物加入10%量的上样Buffer,混匀。使用1%的琼脂糖回收胶,电泳回收酶切产物。

        2. 用手术刀切下所需要的大片断(载体)和小片断(插入片断),收入一个1.5ml离心管中。(提示: 切胶前,需用分别含酒精、NaOH和双蒸水的纸巾擦拭凝胶接触的台面,以防污染。 手术刀要火焰消毒,而后切胶回收。)

        3. 12000rpm 1分钟,将凝胶甩到管底。 -20℃ 冰冻20分钟。

        4. 取200&mu;l Tip 头两只,在酒精灯上稍烤化Tip头尖端,两Tip头尖相对来回相接触,在Tip头顶部制成直径3mm左右的平头,准备用于碎胶。

        5. 从-20℃取出冻结的凝胶,立即使用200&mu;l枪套上平头Tip头,捣碎凝胶。(提示 200&mu;l的枪足够粗壮,不要用100&mu;l的枪,小心折断!!! 乘凝胶比较硬时就开始碎胶,轻而频率高地捣碎凝胶)

        6. 凝胶管中加入500&mu;l双蒸水,盖紧,振摇200下。

        7. 加入500&mu;l Tris饱和纯酚,盖紧,振摇200下。 12000rpm 4℃ 离心15分钟。

        8. 在一新1.5ml 离心管中加入 500&mu;l 氯仿:异戊醇(24:1),将步骤7的上清加入本步骤离心管中。盖紧,振摇200下。 12000rpm 4℃ 离心5分钟。

        9. 在一新1.5ml 离心管中加入 900&mu;l 预冷 无水乙醇、20&mu;l 3M的醋酸钠。将步骤8的上清小心加入本步骤离心管中。颠倒数次混匀。12000rpm 4℃ 离心15分钟。(提示 吸取步骤8中的上清时,千万不要将有机相吸入,宁可放弃一些上清,否则影响后面的连接反应。 另外,本方法使用的醋酸钠量较小,但足够沉淀核酸,并且无需洗盐。)

        10. 弃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干净吸水纸巾上5分钟。室温下吹风干燥。(提示 可将试管至于超净台吹风干燥。如果管底有较多液体聚集,可盖好管盖后,轻弹管底数次,将液体分散挂在管壁上,再打开管盖吹风。)

        连接

        向回收DNA的试管中加入8&mu;l 双蒸水,盖紧,弹击管底使液体尽量接触管壁。瞬时离心将液体甩到管底,再加入1&mu;l ligase Buffer,1&mu;l T4 ligase(连接酶)。弹击管壁混匀,瞬时离心将液体甩到管底。 置4℃过夜。 (提示 Ligase Buffer应该在首次融解后分装,每管可2-3&mu;l,-20℃存储。 4℃过夜可获得最多的转化克隆。)

        【推荐】帮助新手快速做出基因克隆的心得体会

        二、PCR产物接入质粒的克隆

        简介: 取100&mu;l PCR产物,酒精沉淀、干燥,直接加入酶切体系酶切;将用作载体的质粒A(制作大片断)酶切3&mu;l;切胶回收来自质粒A的大片段,和来自PCR产物的小片断,并回收到一管中;酚氯仿法回收DNA,酒精沉淀,干燥;加入8&mu;l水、1&mu;lligase Buffer、1&mu;l ligase ,4℃过夜;次日转化涂板。

        PCR产物回收

        1. 制备100&mu;l PCR产物。

        2. 将100&mu;l PCR产物加入一1.5ml离心管中,再加入400&mu;l双蒸水,颠倒混匀。加入 900&mu;l 预冷 无水乙醇、20&mu;l 3M的醋酸钠。颠倒数次混匀。(提示 本方法使用的醋酸钠量较小,但足够沉淀核酸,并且无需洗盐。)

        3. 4℃静置30分钟,以利于核酸沉淀。

        4. 12000rpm 4℃ 离心15分钟,沉淀核酸。

        5. 弃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干净吸水纸巾上5分钟。室温下吹风干燥。(提示 可将试管至于超净台吹风干燥。如果管底有较多液体聚集,可盖好管盖后,轻弹管底数次,将液体分散挂在管壁上,再打开管盖吹风。)

        酶切

        直接在回收PCR产物的试管中配置酶切体系:

        PCR产物酶切-制作插入片断

        公用Buffer 6&mu;l

        酶 I 3&mu;l

        酶 II 3&mu;l

        PCR产物 ——

        双蒸水 48&mu;l

        合计 60&mu;l

        要将PCR产物接入的质粒载体A,取A质粒3&mu;l进行酶切。

        A质粒酶切-制作载体片断

        公用Buffer 3&mu;l

        酶 I 1&mu;l

        酶 II 1&mu;l

        质粒 3&mu;l

        双蒸水 22&mu;l

        合计 30&mu;l

        混匀

        37℃,酶切3小时。

        1%琼脂糖回收胶回收(碎胶、酚氯仿抽提法)

        1. 酶切产物加入10%量的上样Buffer,混匀。使用1%的琼脂糖回收胶,电泳回收酶切产物。

        2. 用手术刀切下所需要的大片断(载体)和小片断(插入片断),收入一个1.5ml离心管中。 (提示 切胶前,需用分别含酒精、NaOH和双蒸水的纸巾擦拭凝胶接触的台面,以防污染。 手术刀要火焰消毒,而后切胶回收。)

        3. 12000rpm 1分钟,将凝胶甩到管底。 -20℃ 冰冻20分钟。

        4. 取200&mu;l Tip 头两只,在酒精灯上稍烤化Tip头尖端,两Tip头尖相对来回相接触,在Tip头顶部制成直径3mm左右的平头,准备用于碎胶。

        5. 从-20℃取出冻结的凝胶,立即使用200&mu;l枪套上平头Tip头,捣碎凝胶。(提示 200&mu;l的枪足够粗壮,不要用100&mu;l的枪,小心折断!!! 乘凝胶比较硬时就开始碎胶,轻而频率高地捣碎凝胶)

        6. 凝胶管中加入500&mu;l双蒸水,盖紧,振摇200下。

        7. 加入500&mu;l Tris饱和纯酚,盖紧,振摇200下。 12000rpm 4℃ 离心15分钟。

        8. 在一新1.5ml 离心管中加入 500&mu;l 氯仿:异戊醇(24:1),将步骤7的上清加入本步骤离心管中。盖紧,振摇200下。 12000rpm 4℃ 离心5分钟。

        9. 在一新1.5ml 离心管中加入 900&mu;l 预冷 无水乙醇、20&mu;l 3M的醋酸钠。将步骤8的上清小心加入本步骤离心管中。颠倒数次混匀。12000rpm 4℃ 离心15分钟。(提示 吸取步骤8中的上清时,千万不要将有机相吸入,宁可放弃一些上清,否则影响后面的连接反应。 另外,本方法使用的醋酸钠量较小,但足够沉淀核酸,并且无需洗盐。)

        10. 弃上清,将离心管导致于干净吸水纸巾上5分钟。室温下吹风干燥。(提示 可将试管至于超净台吹风干燥。 如果管底有较多液体聚集,可盖好管盖后,轻弹管底数次,将液体分散挂在管壁上,再打开管盖吹风)

        连接

        向回收DNA的试管中加入8&mu;l 双蒸水,盖紧,弹击管底使液体尽量接触管壁。瞬时离心将液体甩到管底,再加入1&mu;l ligase Buffer,1&mu;l T4 ligase(连接酶)。弹击管壁混匀,瞬时离心将液体甩到管底。 置4℃过夜。 (提示 Ligase Buffer应该在首次融解后分装,每管可2-3&mu;l,-20℃存储。 4℃过夜可获得最多的转化克隆。)

        三、 一步法感受态细胞制作(已经检验过DH5&alpha; 和BL21系菌,采用此方法的转化效率足够高)

        来自Nucleic Acid Research 1988 16 3580

        Rapid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storage of competent bacterial cells.

        Chung CT, Miller RH.

        下载链接:http://www.pubmedcentral.gov/pag ... 520&pageindex=1

        (提示:建议首次使用本方法时,先培养20mL菌,可得到总数2mL的感受态菌,足够作30次转化。制作感受态细胞时注意无菌操作。)

        1. LB medium 培养至 OD值 0.3-0.5。

        2. 4℃ 3000g(或6000rpm) 5分钟。弃上清,收菌。

        3. 重悬于原培养体积1/10的TSB中。

        4. 冰上置10分钟。 分装,每管60&mu;L,置冰上。放入-70℃冰箱。(提示 每次使用拿出一管,避免反复冻融。 -70℃可保存一年不影响转化效率)

        TSB配方(需高压):

        LB (PH6.1)

        10% <center>  </center> EG 3350

        5% DMSO

        10mM MgCI2

        10mM MgSO4

        10% 甘油

        ~undefined TSB 的配置同原文稍有改动,即把甘油加入TSB并一起高压(简化步骤)。实践数次证明对于感受态制备没有影响。

        5×KCM溶液配方:(配置数毫升即可,-20 ℃保存,可反复冻融)

        0.5 M KCI

        0.15M CaCl2

        0.25M MgCI2

        转化Protocol:

        1. 连接产物10&mu;L、5×KCM溶液10&mu;L、双蒸水30&mu;L,(共50&mu;L)混匀,置冰上。

        2. 从-70℃冰箱中取 1支感受态细胞,置冰上。融化后立即取50&mu;L,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液中,轻轻吹打数次混匀(不可用力过大,不可涡旋), 立即置冰上。

        3. 冰上放置20 分钟。

        4. 室温放置10分钟。

        5. 加入500&mu;L新鲜LB, 150转37 ℃ 1小时。

        6. 6000转/分 5分钟离心收菌。留150&mu;L上清(其余上清丢弃),吹打数次,重悬菌体。

        7. 涂板。 37 ℃ 孵箱过夜。

        (提示:可使用质粒转化该感受态细菌,检验转化效率。1&mu;L的质粒转化,DH5&alpha;菌板满板不可计数;BL21菌板有200-300个菌落。)

        小结:

        本方法采用简洁的步骤。最有特点的地方是片断回收后收到一个试管中,而不象一般的操作分别收到不同的试管中,回收后再电泳定量,并计算大小片断的比例,最后配置连接体系。

        这种简洁的步骤不仅提高效率、避免引入人为的误差(例如肉眼对DNA的定量的误差),还减少了DNA的损失,保证了更多的DNA(实际上是全部的DNA)进入下面的连接反应。

        所以本方法的第一个优点,是保证连接和转化中,有“足够量”的核酸。 连接和转化的核酸量得到保证,克隆成功就得到保证。

        例如本方法中,制作大片断的A质粒取3&mu;L,对于通常的小提质粒,3&mu;L意味者600-1800ng的DNA。一般认为大片段的适当范围是50-200ng/10&mu;L连接反应。本方法即使在回收过程中损失一半,仍然剩300-900ng。实际上,使用本方法,在片断平移的克隆中,如果把转化的菌液全部涂板,得到的克隆多得不可计数;片断平移克隆实际上只取一半转化菌涂板即可。 PCR接入载体的克隆效率没有那么高,但是一般也达到40-60转化子/平板。

        本方法的另一优是:这些看起来固定的步骤,例如酶切、酶连、以及转化等方案,实际上已经遵循了很多原则,而且这些步骤之间互相平衡,组成一个很稳定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系统。

        例如起始酶切A质粒和B质粒的量——3&mu;L:7&mu;L,已经隐含了载体:插入片断=1:2~3的比例(PCR克隆经折算后大概是1:5~10)。即使加上DNA回收中会损失、大片断和小片断回收效率不同、酶切质粒同酶切PCR效率不同等影响因素,最后回收在试管中的大小片断比例仍然可以落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酶切使用的酶量,是经过计算的。可以保证是采用3-5倍的量切割质粒或PCR片断,因此可以保证酶切反应的效率。

        连接反应在4℃下可以达到最大的转化率。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粘端突出3碱基的酶切位点,18 ℃ 3小时已经足够。

        Nucleic Acid Research上登载的感受态菌制备方法,可以得到效果很稳定的感受态细胞。每微克DNA可获得10的八次方个转化子。

        因此,这套方法考虑到了克隆的每个重要环节,并以可靠的手段将这些环节“固定”下来。这套方法对于操作者和试剂带来的波动也有很好的“容错”能力,或者说,它的系统冗余比较大,保证了这套方法极高的成功率。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