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科学家对DNA的认识过程

        互联网

        1624
        相关专题
         

        1868年,瑞士的内科医生Friedrich Miescher从外科医院包扎伤口的绷带上的脓细胞核 中提取到一种富含磷元素的酸性化合物,将其称为核质(nuclein);后来他又从鲭鱼精子中分离出类似的物质,并指出它是由一种碱性蛋白质与一种酸性物质组成的,此酸性物质即是现在所知的核酸(nucleic acid)。

        1944年Oswald Avery,Colin Macleod和Maclyn McCarty发现,一种有夹膜、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中提取的核酸桪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 ),可使另一种无夹膜,不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转变为有夹膜,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且转化率与DNA纯度呈正相关,若将DNA预先用DNA酶降解,转化就不发生。

        该项实验彻底纠正了蛋白质携带遗传信息这一错误认识,确立了核酸是遗传物质 的重要地位;DNA遗传作用的进一步肯定来自Alfred Hershey和Martha Chase对一个感染大肠杆菌 的病毒的研究。即用放谢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外壳,再用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培养的大肠杆菌 ,结果发现进入细菌 体内,使细菌 生长、繁殖发生变化的是32P标记的DNA,而不是35S标记的蛋白质,并且新繁殖生成的噬菌体不含35S,只含32P。

        1953年Watson和Crick创立的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不仅阐明了DNA分子 的结构特征,而且提出了DNA作为执行生物遗传功能的分子 ,从亲代到子代的DNA复制 (replication)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及高度保真性,为遗传学进入分子水平奠定了基础,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里程碑。

        后来的研究又发现了另一类核酸桼NA(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RNA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此,核酸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如今,由核酸研究而产生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基因工程 技术已渗透到医药学、农业、化工等领域的各个学科,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