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预防生物性危害须知

        互联网

        1048

        一、甚么是 生物 性危害?
        所谓 生物 性危害是指因接触某些微生物﹙例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或真菌等﹚而遭感染患病,或遭动物袭击伤害。一般而言,这些病原体可在病人的体液﹙例如:血液、唾液、胸膜液及脑脊髓液等﹚、排泄物及内脏组织上生存。此外,某些寄居于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亦
        可感染人类。可能的感染途径包括有:
        ‧ 吸入悬浮空气中的病原体或带有病原体的飞沫
        ‧ 手部先接触病原体而其后再接触自己的眼、口或鼻,病原体可透过这些器官的黏膜而进入体内
        ‧ 病原体经皮肤的伤口或针刺进入体内
        ‧ 进食遭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饮料
        ‧ 遭动物虫鼠咬伤或抓伤
        ‧ 遭蚊叮而染上登革热或日本脑炎等病

        二、预防与控制策略
        1. 消除及隔离污染源:
        ‧ 预防是控制生物性危害的最佳策略
        ‧ 污染源往往不能被完全消除或隔离,须辅以其它控制措施
        2. 工程控制:
        ‧ 在污染源装置局部隔离或局部抽风设计
        ‧ 加强工作场所的空气过滤
        ‧ 使用紫外光灯杀菌等
        工程控制措施应包括定期检验及保养以确保操作正常。

        三、行政控制:
        ‧ 限制进入有潜在生物性危害的工作场所
        ‧ 提供有关生物性危害知识及控制措施的培训
        ‧ 张贴警告符号及标语
        ‧ 编写工作程序
        ‧ 安排员工休息时间等

        四、个人防护设备:
        ‧ 包括防护口罩、护眼罩、头套、保护衣物、手套、鞋套等
        ‧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是预防和控制生物性危害的最后防线
        ‧ 雇主必须提供正确使用、保养及贮存个人防护设备的培训予雇员,例如:如何佩戴呼吸防护器及测试是否漏气等
        ‧ 雇主应监察员工是否有佩戴个人防护设备,而雇员应遵守工作指示,在工作时佩戴雇主提供的个人防护设备,而佩戴前应检查是否妥当才可使用

        五、可能接触生物性危害之行业及控制措施
        1. 医护人员:
        医生、护士及其它在医院或诊所工作的人士经常与病原体为伍,有机会感染到多种传染病,如肺结核等。而透过接触病人的血液更可感染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疾病。一般而言,每间医院均制定了一套传染病控制及普及性预防守则 (Infection Control and Universal Precautions)。
        控制措施及守则包括:
        ‧ 小心处理针及刀片,所有用过的针及刀片必须弃置在有盖针盒内,针盒盒盖的的活门应用单向式设计﹙即只可放入﹚
        ‧ 切勿套回用过的针咀
        ‧ 如遭针刺,轻轻地把血从伤口挤出,然后用清水清洗伤口及立即求医
        ‧ 小心处理病人的血液或其它体液及其它医疗废物
        ‧ 小心处理病人的尸体
        ‧ 如有需要,可考虑注射疫苗﹙如适用﹚及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 佩戴手套及保护衣物,如需应付高危物质,可考虑佩戴两对手套
        ‧ 假设所有病人的体液或血制品均带有传染性病原体并采取最谨慎的防护措施。当需要接触病人的体液或当体液漏出时,须佩戴口罩及眼罩以免被体液溅进口鼻内或眼内
        ‧ 不论在工作前后,除手套/保护衣物后,及进食前须用消毒液彻底洗净双手
        ‧ 避免用手接触眼、口及鼻
        ‧ 定期清洁及消毒地方等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