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互联网

        3005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化学品的遗传毒性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OECD Guideline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No.477, April 1984)
        USEPA OPPTS Health Effects Test Guidelines (Series 870.5275, June 1996)

        3 试验目的
        检测化学品能否引起果蝇生殖细胞的点突变和小的缺失突变。

        4 定义
        4.1 致死突变(Lethal Mutation):是基因组的一种改变,当表达时引起携带者死亡。
        4.2 隐性突变(Recessive Mutation):是在纯合子或半合子试验生物中的基因组的一种改变,但只有纯合子才表达相应的表现型。
        4.3 伴性基因(Sex-linked genes):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本方法中指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

        5 试验基本原理
        根据隐性基因在性遗传中的交叉遗传特征,即雄蝇的X染色体传给F1代雌蝇。又通过F1代传给F2代雄蝇。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能在半合子雄蝇中表现出来。据此推断致死突变的存在。
        据此,利用眼睛颜色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并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关联的特征来作为观察在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标记,故以染毒的野生型雄蝇(红色圆眼,正常蝇),与Basc(Muller-5)雌蝇(淡杏色棒眼,在两个X染色体上各带一个倒位以防止F1代把处理过的父系X染色体和母系X染色体互换)交配,如雄蝇经受试样品处理后,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致死,则可通过上述两点遗传规则于F2代的雄蝇中表现出来,并籍眼睛颜色为标记来判断试验的结果。即根据孟德尔分类可产生四种不同表型的F2代,有隐性致死时在F2代中没有红色圆眼的雄蝇。

        6 试验方法
        6.1试剂与 仪器
        6.1.1 试剂:乙醚、75%酒精、丙酸
        6.1.2 培养基的制备
        大小试管和海绵塞洗净后,分别于120℃ 2h干燥消毒后或晒干后备用。
        6.1.2.1 蔗糖26g、琼脂3g,加水150ml
        6.1.2.2 玉米粉 34g、酵母粉4g,加水150ml
        6.1.2.3 步骤:按6.1.2.1煮沸后再按6.1.2.2倒入混匀、煮沸,然后加丙酸2ml,搅匀,分装于指管内,每管厚度约1.5~2.0cm,备用。
        6.1.3 仪器 和器材
        电热恒热干燥箱、生化培养箱、立体解剖显微镜、放大镜、空调机、麻醉瓶、培养指管(3 cm×10 cm)、试管盘及架、白瓷板、海绵垫、毛笔、海绵塞。
        6.2 实验动物:果蝇
        雄蝇用3~4d龄的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rogaster),雌蝇用Basc(Muller-5)品系3~5d龄的处女蝇。饲养环境温度控制在25℃±1℃。
        6.3 受试样品配制
        受试样品应溶于水中或悬浮于适当的赋形剂(如乙醇、吐温60或吐温80)中,然后在给样前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避免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赋形剂。
        6.4 剂量设计
        对受试样品突变进行初步评价时,测试一个最大耐受剂量或者是可能达到的最高剂量,如果为了测定剂量-反应关系时,至少需要设三个剂量组。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