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创造新的酶切位点

        互联网

        2720
         

        将互相匹配的DNA末端连接起来可以产生新的酶切位点。这些DNA末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1. 补平5′突出的粘性末端产生平末端
        2. 双酶切产生的平末端
        3. 双酶切产生的互相匹配的粘末端
        用上述方法获得的相互匹配末端,经连接产生的DNA片段中通常含有新的酶切位点。

        补平5'突出的粘性末端,产生新的酶切位点

        下表中列出了通过补平5′突出的粘性末端,连接后所产生的新的酶切位点。以下组合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出来的,尽管我们希望能尽量保证其准确性,但有些未经实验证实,因此不能保证100%的可行性。

        本表没有列出识别序列不够严谨的限制性内切酶(例如识别多个序列的酶)。如果有同裂酶存在,则只列出其中的一个酶。本表中列出的内切酶均为已商品化的内切酶。

        例:        EcoRI 片段                                                                  XmnI 和 AseI 位点
                        5´...G           AATTC...3´          补平并连接 →         3´...CTTAATTAAG...5´
                        3´...CTTAA           G...5´                                             5´...GAATTAATTC...3´

        注:加粗字体 标注的酶识别6或8个碱基的序列。上标的数字表明识别序列的长度(例如 AscI 8 = 8-base cutter)。

        括号里的酶表示新的序列仍然能被原来的酶切割。

        上角标 2 表明补平并连接后可以产生2个相同的识别序列。例如,补平并连接AflII后将产生CTTAATTAAG序列,其中包含2个MseI序列(TTAA)。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