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酶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互联网

        1699

        摘要:

        毛细管电泳法以其进样量少、操作简便、分辨率高、易于分离和定量、试剂消耗量少、分析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酶体系的动力学研究中。本文介绍了近三年来毛细管电泳法在酶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抑制动力学以及蛋白质-药物和蛋白质-蛋白质络合常数的测定三个部分。

        1967年Hjerten最早提出毛细管电泳技术,并在3mm内径的管子中使用高场强进行自由溶液的区带电泳(CZE)。到了20世纪80年代,毛细管电泳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Jorgenson等用75μm的毛细管,采用柱上荧光检测成功分离了氨基酸及多肽物质,获得了40万的理论塔板数,并实现了正、负离子的同时分离。近几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已经成为分析化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它具有快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样品用量少、成本低等优点,在生物分析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1995年以后,毛细管电泳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肽、蛋白质和酶的检测中,特别从1999年开始,毛细管电泳法在酶的动力学研究中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分三部分介绍了近三年来毛细管电泳法在酶反应动力学中的研究和应用。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酶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下载

        点击这里下载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