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Prostatitis)知识
互联网
前列腺炎简介
前列腺炎 (Prostatitis) 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的附属腺体,长在后尿道,位于膀胱颈部,形状如栗子,表面光滑,中间有一条沟,富有弹性。前列腺的功能主要是分泌前列腺液,与精囊、尿道球腺等分泌液共同构成精液的液体部分,与精子的生存、激活、受精等,均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前列腺使睾丸酮快速代谢为雄性激素,故与男性的性发育有着密切关系。
前列腺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感染性的前列腺炎常常由于尿道炎、精囊炎、附睾炎引起,也可由于其他部位的感染灶经血行至前列腺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从尿路直接蔓延至前列腺所引起。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尿道内潜在的细菌,可通过位于后尿道的前列腺腺管开口进入前列腺。皮肤疖肿与扁桃体、牙龈、呼吸道有炎症时,细菌也可通过血液和淋巴途径侵入前列腺,造成前列腺炎。除细菌外,病毒、滴虫、真菌、支原体等均会引起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不一定与性病有关,但近年来确实有很多的性病患者患有淋菌性前列腺炎、支原体性前列腺炎、衣原体性前列腺炎,所以前列腺炎也可能是性病患者的一个症状。当发现患有前列腺炎时要仔细分析,必要时要作淋病双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查,以确诊是否是由于患性病引起的前列腺炎。
非感染性前列腺炎常常由于饮酒、性交过度、长期骑车、手淫等引起前列腺的充血。
前列腺炎分类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一般统计约占泌尿科门诊疾病的 25 %~ 30 %,它可全无症状,也可以引起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泌尿生殖系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
(2) 特发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前列腺病。
(3)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4) 特异性前列腺炎,包括淋菌、真菌和寄生虫 ( 如滴虫 ) 等引起的前列腺炎。
(5) 其它原因引起的前列腺炎,如病毒感染、支原菌属感染、 衣原菌属感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
(6) 前列腺痛和前列腺充血。
前列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 急性前列腺炎。急性者常由体内其它器官的炎症蔓延而来。主要症状为会阴部胀痛不适,小腹隐痛较明显,可向腰骶部、阴茎部及大腿根部放射。如因泌尿系感染引起则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等症状。发病较急,可伴有发热、寒战、厌食、乏力等全身症状。检查外周血白血球增高,尿中可见大量的白血球。直肠指诊可摸到肿大的前列腺,有明显的压痛,形成脓肿时可有波动感。,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如今急性前列腺炎已不多见。
(2)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最为多见。主要症状是:
1. 排尿改变,初起时有排尿不适,排尿不尽感,或有烧灼感、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痒等。少数病人在清晨发现尿道外口有分泌物粘合,尿后余沥不尽而淋湿衣裤。 2. 尿色异常,多数尿色加深,可出现混浊、白色的尿液,也可有血尿。患者常有前列腺溢液,多发生于排尿终端或大便用力时,尿道口流出白色分泌物。 3. 疼痛,往往是胀痛和抽痛,向阴茎头及会阴部放射,可引起腰骶部、髋部、会阴部、耻骨上区及腹部的疼痛,有时放射至睾丸、腹股沟部。 4. 性功能障碍,表现为性欲减退、阳萎、早泄、梦遗、不育等。 5. 神经衰弱,表现为多梦、焦虑、心神不定等。甚至影响学习和工作,十分令人烦恼。 6. 直肠指诊前列腺软硬不均,有轻度压痛。按摩前列腺液作涂片可见每高倍视野有 10 个以上的白细胞或成堆的白细胞,而卵磷脂较少。
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如何鉴别 ?
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虽然颇为相似,但在病因、病理、体检、化验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别。
B 超诊断前列腺炎可靠吗 ?
前列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直肠指诊及前列腺液检查即可确诊。但在某些情况下不愿做或无条件做这些检查时,亦可采用 B 超检查作为前列腺炎诊断的辅助依据。
急性前列腺炎在 B 超图像上有三个主要特征:
(1) 尿道周围有低回声晕。
(2) 腺实质回声不均匀,出现多个低回声区。
(3) 前列腺周围因前列腺静脉丛充血、肿胀,出现无回声区。此外,前列腺轻度肿大,包膜有时模糊不清,但形态仍对称。
慢性前列腺炎 B 超图像特征性改变不明显,但在严重病例,有以下表现:
(1) 前列腺增大不明显,形态一般对称。
(2) 包膜增厚或不整齐。
(3) 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有强回声斑,也可有低回声区,常常合并前列腺结石。
什么是前列腺炎,分几类 ?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一般统计约占泌尿科门诊疾病的 25% ~ 30% ,它可全无症状,也可以症状明显,迁延不愈,甚至可以引起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泌尿生殖系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直肠及会阴部痛,多有恶寒发热等,属于中医“热淋”范畴。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少腹、会阴、睾丸部有不适感,尿道口滴白等,中医属“精浊”范畴,常见于青壮年男性。
(2) 特发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上具有前列腺疼痛、排尿异常、尿道口有前列腺液溢出等症状,前列腺液白细胞可增多,但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3)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临床上主要表现尿频、尿痛,尿道灼热,下腰部或会阴部疼痛等症状,但病情发展快,有前列腺溢浊增多、急性尿潴留等伴随症状,是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后产生的溶解度差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故分变态性 ( 过敏性 ) 和非变态性两类。
(4) 前列腺痛和前列腺充血:临床上具有持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前列腺部不适,或真性前列腺痛等症状,前列腺液中无脓细胞,也无明显感染病理改变,属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
(5) 特异性前列腺炎:包括淋菌、真菌和寄生虫 ( 如滴虫 ) 等引起的前列腺炎。
(6) 其它原因引起的前列腺炎:如病毒感染、支原菌属感染、衣原菌属感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的治疗
对于前列腺炎的治疗,特别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急性前列腺炎,用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常用的抗生素有氟哌酸,每服 0.2g ,每日 3 次;安灭菌,每服 0.25g ,每日 3 次;美满霉素,每服 0.1g ,每日 2 次;阿奇霉素,每服 0.5g ,每日 1 次。但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抗生素往往无效,治疗主要是按摩、热敷等。
慢性前列腺炎药物治疗可用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强力霉素、头孢氨苄、氟灭酸等;如为滴虫所致,要用甲硝唑(灭滴灵);若被淋菌感染,则用大剂量青霉素或菌必治等药物治疗。也可经会阴或直肠作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使用双囊四腔硅胶导管作后尿道药物灌注;也可向输精管内注射药物或将前列腺周围封闭。中药用苦参、白术、黄柏、生牡蛎、赤芍、桃仁、丹参、生甘草等,也有一定效果。坚持热水坐浴,或去医院作药物离子透入理疗、定期作前列腺按摩,可以消除症状。
中医常把本病分为三型治疗。
(1) 湿热型 可见发病急,会阴及小腹胀痛、抽痛,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清热除湿,理气活血。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 10g 黄柏 10g 山栀子 10g 车前子 10g 木通 10g 川楝子 10g 赤芍 10g 丹皮 10g 茯苓 10g 生甘草 6g 水煎服,每日 1 剂。
(2) 气滞血瘀型 病程较长,以疼痛为主,牵掣小腹和睾丸疼痛。治疗宜活血化瘀。常用的处方为:丹参 30g 赤芍 10g 红花 10g 王不留行 10g 乳香 10g 没药 10g 青皮 10g 川楝子 10g 小茴香 10g 水煎服,每日 1 剂。
(3) 肾气亏虚型 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有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及阳痿早泄等症状。治疗宜滋补肝肾。常用的药物为:黄柏 10g 知母 10g 生熟地各 10g 山药 30g 山萸肉 10g 茯苓 20g 泽泻 10g 王不留行 10g 丹皮 10g 川楝子 10g 水煎服,每日 1 剂。如有肾阳虚的情况,可加入制附子 10g ,蛇床子 20g ,仙灵脾 10g 。
前列腺的按摩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需要作前列腺的按摩治疗。具体方法是,病人取膝胸位,术者戴手套,涂上润滑剂,轻轻插入患者的肛门,在直肠前壁离肛门边缘约 4 ~ 5cm 可触到前列腺,手指先从两侧向中央沟按摩,再向上下按摩,前列腺液可流出尿道,每周 1 次。这样可以改善局部的血供,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康复。
防护前列腺炎
(1) 避免受寒、受潮和过度劳累。预防感冒。受凉后,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尿道内压增高,前列腺管也因收缩而排泄障碍,产生充血,使症状往往反复或加重。
(2) 注意饮食。平素饮食不要吃太多的油腻、辛辣、煎炸的食物。不要抽烟、饮酒,以免加重前列腺的充血,使症状加重。。多饮水,增加尿量可以缓解症状。
(3) 生活起居要规律,劳逸结合。前列腺充血不利于炎症的消退。坐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会阴部的血液循环;骑马、骑自行车或驾驶车辆的时间也不能过长;性生活要有规律,节制,不要过于频繁;性交时不要中断或强忍不射精。还需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什么是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
本病较为少见,一般认为本病是人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后产生的溶解度差的物质所产生的一种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异物反应有上皮溃疡坏死及前列腺管阻塞作用。前列腺内有精液或细菌产物之淤滞,精液成分有自体免疫反应,如逆流至前列腺间质,即成为异物,遂发生异物反应,造成组织损伤,破坏前列腺腺壁,形成组织坏死,最后向间质突出形成肉芽肿。
Schmidt 又将本病分为变态性及非变态性二种类型。下面分别做以叙述:
(1) 变态反应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常继发于全身变态反应、支气管哮喘等,或有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等。因为前列腺有和它处如肺和支气管相同的过敏性组织反应。免疫过敏反应加重组织反应。精子精液等也可产生自身抗体,引起本病。
主要的症状有前列腺周围因大量细胞浸润和水肿而变硬,饱满,前列腺无压痛,尿频,尿痛,排精痛,前列腺液少量白细胞或正常,血嗜酸细胞增多。尿沉淀,前列腺液瑞氏染色可见嗜酸性细胞增多而作出诊断。
治疗主要用激素或抗组织胺药物,但预后常较差。
(2) 非变态反应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常好发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前列腺组织对于淤滞于间质内的精液成分和细菌产物产生的异物反应。
,
其主要症状类似于膀胱颈梗阻,有尿频、尿痛、尿道烧灼感,前列腺溢液增多,下腰部和会阴痛,腹股沟、睾丸和耻骨上放射痛。本病的特点是这些症状进展快速,很快发展为尿潴留。肛诊前列腺增大,硬结、固定。常易误认为前列腺癌。
诊断主要依靠会阴穿刺行前列腺组织活检证实。前列腺液脓细胞稍高于正常。膀胱镜检查可有发展迅速的膀胱颈部梗阻病变。
治疗大部分需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也可用抗组织胺药物消除水肿,或用强地松龙治疗。对梗阻症状不明显者,多主张观察足够时间等待自愈。抗菌药物可用 2 ~ 4 周,无效方可考虑手术治疗。但也有许多病例无论何种治疗,经过一定时间后也能自行缓解好转。一般症状消失约需 2 ~ 4 周,前列腺检查压痛及肿块消失约需 4 ~ 18 个月。
什么是衣原体性前列腺炎 ?
有些患者患了慢性前列腺炎,多次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找不到致病菌,而通过 PCR 检查,衣原体检测呈阳性结果,此时可诊断为衣原体性前列腺炎。此种感染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多是由于衣原体感染的尿道炎,治疗不及时蔓延到前列腺所致。
本病的主要表现除了会阴部疼痛不适症状外,还伴有程度不同的尿道刺痒,以及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少数病人有尿频、晨起尿道外口可有少量稀薄的粘性分泌物,病情严重者或治疗不及时可合并急性附睾炎。
本病一经确诊,应积极治疗,首选四环素或红霉素,这两种药对衣原体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四环素 500 毫克,每日 4 次口服,一周后改为 250 毫克,每日 4 次,继服 3 周。也可用阿奇霉素,首剂 1000 毫克,以后每日 250 毫克,每日一次。
因本病属性传播疾病的一种,故必须同时治疗性伴侣,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什么是念珠菌性前列腺炎 ?
念珠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称为白色念珠菌的致病菌引起,它是一种小而卵圆状能出芽的薄壁酵母状细菌。实际上人体尿液中普遍存在许多酵母状细菌,绝大部分都不致病,然而其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却会引起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念珠菌感染后,表现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排尿终末有分泌物滴沥不尽,会阴及直肠部有不舒服感觉等,严重时引起前列腺肿大而造成前列腺部尿道的梗阻。诊断并不困难,可做前列腺液的白色念珠菌检查。方法是将前列腺液加一小滴 10% 氢氧化钠溶液或普通水,盖上盖玻片微微加热,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这种菌种的细长菌丝或成群孢子体。如作培养,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基上, 24 ~ 48 小时室温下即见霉菌生长。
念珠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有:
(1) 全身治疗:
①三苯甲咪唑 ( 克霉唑 ) : 1.5 ~ 3.0/ 日,分 3 次口服。副反应有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皮疹、尿道烧灼、白细胞减少。
② 5 氟胞嘧啶: 100 毫克 / 公斤体重 / 日,分 4 次服用。服用时如血清转氨酶升高,必须停药。
③碘化物: 50% 碘化钾溶液每日 3 次口服,开始每次 5 滴,以后每次增加 1 滴,直到每次 30 ~ 50 滴为止。
④菌苗注射:含 20 亿个白色念珠菌孢子体的特制菌苗 0.5 ~ 1 毫升皮下注射。
⑤中药可使用黄芩、黄柏、黄连、生地榆等清热解毒方剂。
⑥碱化尿液,可用小苏打,每次 1.0 克 ,每日三次,使不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存。
(2) 局部治疗:尿道内灌注龙胆紫可杀灭白色念珠菌。
什么是淋菌性前列腺炎 ?
淋菌性前列腺炎是继发于淋菌性尿道炎之后,常由于初起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或感染耐药菌株导致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均有尿道脓性分泌物史,尿道口红肿、不同程度尿频、滴白、尿不尽感觉、会阴部坠胀不适、前尿道排尿时灼热不适感,此时留取前列腺液标本做 PCR 检测,淋菌感染阳性,或者可做前列腺液革兰氏染色,发现吞噬细胞内有淋病双球菌。
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并需要配偶或性伴侣同时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方法有:
(1) 一般治疗:禁止刺激性食物,每日热水坐浴,每周前列腺按摩一次。
(2) 中药治疗:可用土茯苓 15 克 ,白花蛇舌草 20 克 ,败酱草 20 克 ,蒲公英 20 克 ,萆 10 克 ,王不留行 15 克 ,皂角刺 15 克 ,每日一剂。
(3) 西药治疗:氟嗪酸 200 毫克,每日 2 次,服 2 周。病情严重者可用头孢三嗪 250 毫克,每日一次肌注。治疗一周。
(4) 会阴部疼痛明显者可用头孢三嗪 250 毫克 2% 利多卡因 2 毫升经会阴前列腺内注射。
(5) 尿道灼热刺激症状明显者可配合尿道灌注疗法,方法是先排空尿液,仰卧,尿道外口消毒后灌注 2% 利多卡因 10 毫升,地塞米松 5 毫克,庆大霉素 8 万单位,或用淋必治 200 毫克,透明质酸酶 1500 单位。
什么是滴虫性前列腺炎 ?
滴虫性前列腺炎常继发于滴虫性尿道炎之后,发病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尿道口有分泌物,排尿终末时刺痛,会阴及直肠部刺痛或沉重感,与一般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相似。当任何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对常用抗菌药物治疗无反应或效果不大时,就要想到前列腺滴虫感染的可能,尤其是配偶患有滴虫性阴道炎时,更应加以重视。此时应做前列腺液的显微镜检查寻找滴虫,一旦发现,诊断就可确立。
前列腺滴虫感染采用药物治疗:
(1) 全身治疗:灭滴灵,每次 0.2 克 口服,每日 3 次, 15 ~ 20 日为一疗程,一次疗程后无需重复治疗。
(2) 尿道局部用药:以 1 ∶ 5000 硝酸银冲洗尿道,以治疗经常与前列腺滴虫感染同时存在的滴虫性尿道炎。
(3) 前列腺按摩:每周做一次,帮助前列腺液排出。
治疗期间应停止性生活,同时女方也应及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前列腺炎的治疗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时断时续的治疗往往事倍功半。前列腺按摩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一般每周一次,连续进行 4 ~ 8 次为一疗程。具体方法需由医生掌握。对感染性前列腺炎,还可服用消除炎症的中药、西药,此外还可以配合磁疗、水疗等物理疗法,或经输精管内注射药物以及行尿道冲洗、徐药等治疗,但均需医生决定实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与医生配合,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 1 )注意卫生,克服不良的性习惯,适当节制房事。
( 2 )尽量减少对会阴局部的压迫,如不穿紧身裤,骑自行车时间不宜太久。
( 3 )戒除烟酒及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4 )平时多饮水、多排尿,以利于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学
慢性前列腺炎在中医学属于“白浊”、“精浊”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下焦湿热”、“气化失调”所引起。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其治疗方法可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
内治即口服中草药治疗法,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一般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
1 、湿热壅滞型 多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急性发作期,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渗浊为原则。如热偏重,则以八正散加减治疗;若湿偏重,则用八正散加榆白皮、冬葵子等。如湿热并重,则以三妙丸合碧玉散加减治疗。也可用八正合剂。不过,上述清热利湿之剂不宜久服重用,以免损伤脾胃,伤阴伤津。
2 、阴虚火旺型 表现为手淫过频、房劳过度、腰酸腿软、周身乏力、五心烦热、尿末滴白、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治疗以滋补肾阴为原则。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3 、肾阳虚损型 表现为尿频,尿道滴白、形寒肢冷、小腹会阴胀痛不适、阴囊湿冷、早泄遗精、头昏头晕。治疗以温补肾阳为原则。常用桂附八味丸加减。
4 、气滞瘀阻型 为病程长,经久难愈的患者。表现为小腹、会阴、腰骶不适,疼痛,尿道刺痛。治疗以活血化换,理气导滞为原则。常用复元活血汤加减。
5 、中气不足型 表现为小便清长或尿频而不痛,尿末滴白,会阴胀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食不香。治疗以补中益气、升清降浊为原则。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外治为非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法,常为中药内服的辅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针刺疗法 常用穴位有两组。第一组有关元、膀胱俞、合谷穴;第二组为中极、肾俞、尺泽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 15 分钟左右,十次为一疗程。针刺这些穴位有补肾利水、理气活血之功效。治疗时以中强度刺激,采用提插捻转手法。针刺关元、中极穴时以患者阴茎头或尿道口出现酸胀感为好。
2 、灸法 对肾阳虚型选灸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对中气不足型选灸脾俞、肾俞、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对气滞淤阻型选灸血海、气海、阳陵泉等穴位。每次灸 20 分钟左右,或先针后灸,或针与灸隔日交替使用。
3 、生姜灸 取新鲜生姜,稍切去两侧姜皮,放骶椎旁一厘米 处,左右各两块,或放在曲骨、中极穴、放上艾绒灸三壮。
4 、前列腺按摩
5 、坐浴疗法 与西医不同之处在于,可用内服药的第二、第三次煎液坐浴。也可专用中药煎汤坐浴,方药:鱼腥草 20 克 、马齿苋 lO 克、丹参 20 克 、赤芍 10 克 、紫草 10 克 、白花蛇舌草 10 克 、野菊花 20 克 。煎取汁 1500 毫升,每日坐浴 l 一 2 次,每次 30 分钟。
6 、中药煎汤保留灌肠 方药:败酱草 20 克 、鱼腥草 10 克 、土茯苓 10 克 、大黄 10 克 、丹参 20 克 、泽兰 10 克 、桃仁 12 克 、赤芍 20 克 ,加水 500 毫升煎汁取 150-200 毫升,待温后保留灌肠,每日一次
前列腺炎难治的原因
1 、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
2 、由于前列腺腺泡上皮类脂质膜的屏障作用,使多种抗生素不能有效透入前列腺腺泡内。
3 、在前列腺内存在感染的小结石。而且这种结石 X 线及直肠指诊均不易发现。
4 、与生活方式有关,如:夫妻长期分居,中断性交,长时间骑自行车、骑马,长期坐位工作,酗酒,嗜酸辣饮食,性生活过度,手淫过度,长期性冲动刺激等。
5 、致病原复杂多样,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氏菌、滴虫、依原体、支原体、芽生菌、球孢子菌、隐球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菌等。
6 、已婚男性患前列腺炎时只单方面用药,而没有注意夫妻双方同时治疗。
7 、在临床治愈后没有坚持服用补肾药物巩固疗效,而使病情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