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血小板中的细菌污染及其预防

        互联网

        1627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输血科(王宝光);科(赵鸿)

        【关键词】血小板输血中的细菌污染

        1血小板概念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血细胞中的一种。它个头比较小,平均直径只有31靘,体积40~76靘3。由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构成,无细胞核,表面覆有细胞膜。它可以变形,在静止状态下,呈两面凸的圆盘状。血小板只见于哺乳动物体内。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很大,正常值为15~30万个/微升。血小板有止血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如果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或功能有障碍,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到每微升7万个以下时,如遇伤破出血将不易止血,若少于4万个,就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在有些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症等虽也有出血症状,但血小板总数多为正常。故查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有助于对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2血小板污染的状况

        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污染:皮肤共生的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杆菌是血小板污染最常见的细菌。它们在0~6℃不生长,但却可以残存,并在血小板贮存的20~24℃条件下迅速繁殖。Currie等指出,血小板在室温下保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其细菌污染较高。Bjhn等报道保存第1天的血小板中细菌数目不多,不易被测出来,第3天后细菌数目增加,其污染率为067%。Burstin等研究表明血液的污染比例为1/1000。由于血小板是5~10份混合后输注,所以病人污染机会会增加至1/100。血小板输血引发的败血症的危险程度很难估计,因为大多接受血液制品的病人病情危重,在输血时,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另外,许多发热反应被误以为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是病人潜在疾病造成的,因而部分掩盖了败血症的症状,而没有进行彻底的调查,1998~2000年,美国疾控中心、美国输血协会、美国红十字会和国防部进行了一项细菌污染的研究,有104家采供血机构参加了调查,发放了单采血小板(SDP)1804725U以及全血分离的混合血小板1033671U,发生细菌污染29例,其中6例死亡。单采血小板输血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是998/100万U,全血分离的混合血小板是1064/100万U,致死率分别为222/100万U和194/100万U。

        3细菌的来源

        Kein等指出造成血液污染的是一些普通细菌,见表1。

        表1导致血小板污染的常见菌种(略)

        污染源包括:

        31采血器材采血器材可能在制作、消毒、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出现耗材损坏和生长细菌。

        32献血者极少数无临床症状的菌血症献血者;以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不够彻底。

        33周围环境采血环境消毒不严,空气中细菌超标。

        34采血人员采血过程中双手消毒不彻底等。

        35血液储存、制备过程。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