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互联网

        93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特征为血管内凝血被激活,微循环血栓形成,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导致继发性纤溶酶大量生成,临床上出现出血,血栓栓塞,脏器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及休克等症状。

        一、病因

        临床常见原因有:①全身严重感染;②产科合并症;③恶性肿瘤;④严重创伤,外科手术等。

        二、发病机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三、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型

        1.急性型:发病快,数小时或1-2天,出血症状重,病情凶险。

        2.慢性型:病程可达数月,很少有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血小板减少,FDP增高,3P试验阳性等。

        (二)临床表现

        1.高凝期:仅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液凝固性增高。

        2.消耗性低凝期

        ①出血:常见部位有皮肤,肾,胃肠道,穿刺、手术部位及术后广泛渗血。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②微血管栓塞:皮肤可出现出血性坏死;肾受累可出现血尿、少尿、无尿、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竭;肺受累可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脑受累可出现脑缺氧,脑水肿。

        ③休克或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用原发病不能解释的器官低灌注,抗休克治疗效果差。

        ④微血管病性溶血: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

        3.继发纤溶期:广泛而严重的出血。

        四、实验室检查

        血浆纤维蛋白原↓;PT,APTT,TT↑;FDP,D-dimer↑;PLT↓;3P试验阳性。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

        ①多发性出血倾向;

        ②不宜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③多发性微血栓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如:皮肤、皮下和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2.实验室检查

        (1)下列3项以上异常

        ①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数可<50×109/L);

        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超过4g/L(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患者<1.8g/L,肝病<1.0g/L);

        ③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60mg/L)或D-dimer水平升高;

        ④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肝病者PT延长5秒以上),或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⑤纤溶酶原含量或活性降低;

        ⑥抗凝血酶Ⅲ含量及活性降低(不适用于肝病);

        ⑦血浆Ⅷ:C<50%(肝病必备)。

        (二)鉴别诊断

        (1)重症肝炎:主要鉴别点是重症肝炎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C活性一般正常,血涂片一般见不到破碎红细胞,而DIC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C活性是明显降低,血涂片破碎红细胞多见。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一般无凝血障碍,血栓性质是以血小板血栓为主,因此与DIC不同。

        (3)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该病无血栓形成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的表现,D-二聚体水平正常,因此与DIC不同。

        六、治疗

        (一)原发病治疗:终止DIC的主要措施。

        (二)改善微循环:扩容,吸氧,纠正酸中毒等。

        (三)抗凝

        肝素:适应证:①DIC的高凝期;②微血管栓塞表现明显者;③消耗性低凝期患者病因不能及时除去者,补充凝血因子的情况下使用。但对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如近期咯血、呕血、各种手术后大创面有出血者或以纤溶亢进为主者不宜用肝素。

        (四)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1.新鲜冰冻血浆

        2.血小板浓缩液PLT<20×109/L,或有颅内出血

        (五)抗血小板药物:适用于轻型DIC或高度怀疑DIC而未肯定诊断或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噻氯匹定。

        (六)抗纤溶治疗

        仅用于纤溶亢进期。如止血环酸。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