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互联网

        83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导致血小板生存期缩短。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如下:

        1.血小板抗体:ITP病人中约75%可检测出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

        2.血小板生存期缩短: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多。

        3.脾脏的作用:脾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脾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

        4.雌激素:有人认为雌激素可增强脾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

        儿童多见,无性别差异。起病急,发病前1-3周可有感染史。出血较重,除皮肤瘀点、瘀斑外,可有粘膜血疱,重者可有消化道、泌尿道,甚至颅内出血。

        (二)慢性型

        多见于成年女性,起病隐匿,出血较轻,多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可有鼻出血,月经过多。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血小板:急性型多低于20×109/L,慢性型多在30-80×109/L之间。

        2.止血和血液凝固试验: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多呈阳性。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3.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产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4.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PAC3常增高。抗原捕获试验阳性。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

        2)无脾大或仅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

        4)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5)具备下列5项中任何一项:①泼尼松治疗有效;②脾切除治疗有效;③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④PAC3阳性;⑤血小板寿命缩短。

        2.鉴别诊断

         

          ITP SLE 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ANA谱 - + - -
        用药史 - - - 停药后好转
        巨核细胞数目 增多或正常 增多 减少 增多或正常
        CFU-Meg 正常 正常或减少 明显减少 正常

         

        CFU-Meg: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严重血小板减少时的处理

        1.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400mg/(kg.d),连用5天。

        2.糖皮质激素

        3.血小板浓缩液输注

        (三)慢性型的处理

        1.糖皮质激素:为成人ITP治疗的一线药物。起始剂量1-2mg/(kg.d),血小板数恢复正常,可逐渐减量,小剂量维持3-6个月。如足量治疗4周仍未完全缓解,应考虑换药。

        2.脾切除:适应症:①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治疗有效但需要较大剂量维持者;②应用糖皮质激素及IVIG等治疗无效或严重出血危及生命者;③应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

        3.免疫抑制剂:仅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及脾切除效果不佳或无反应者。

        4.达那唑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