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贫血的MCV,MCH,MCHC分类法

        互联网

        15778

             除了使用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判断贫血外,还要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则需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协助临床寻找病因。在同一病历中,三个指数的变化,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分类方法见下表。

         贫血的MCV,MCH,MCHC  分类法


        [英文缩写]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参考值]

           MCV    27~31      fl

           MCH    80~98     pg

           MCHC   320~360  g/L

        [临床意义]

         

         

        根据以上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生理学变异】

        1.升高新生儿升高约12%,妊娠约高5%。饮酒约升高4%,吸烟约升高3%。口服避孕药约升高1%。

         

         

        2.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动约降低4%,6个月以前的儿童约降低10%。

         

         

        【药物影响】

        1.升高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有巴比妥酸盐、鲁米那(叶酸代谢障碍)、苯妥英钠、非那西丁(偶尔)、氨苯喋啶、雌激素、降糖灵(致叶酸或vitB12缺乏)、呋喃类、新霉素、异烟肼、环丝氨酸、氨基苯甲酸(诱致消化道吸收障碍所致)、氨基水杨酸、氨甲喋呤、秋水仙碱(伴vitB12缺乏),其中抗惊厥药约升高3%。 

         

         

        2.降低新双香豆素可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理学变异】

         

         

        1.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期或婴儿期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2.正常细胞性贫血:

        (1)急性失血性贫血,见于创伤或手术大出血时。

         

         

        (2)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某些溶血性细菌感染,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

         

         

        (3)造血组织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3.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感染,中毒,急慢性炎症,尿毒症等疾病导致的贫血。

        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 慢性失血性贫血,如消化性溃疡,钩虫病,月经过多等因素造成的失血。

         

         

        (2) 缺铁性贫血。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