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讨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血象

        丁香园论坛

        2576
        书本上经常会提到:

        “病毒感染白细胞可以不升高,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白细胞升高考虑细菌感染为主,且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同样经过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为什么病毒感染是以淋巴细胞计数增高为主,而细菌感染是以中性计数增高为主?搜索园中战友帖子,找到如下帖子:

        病毒感染初期:WBC(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N(中性粒细胞)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复习了免疫学和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人卫6版)提到:抗感染免疫分为:1、抗菌免疫;2、抗病毒免疫。而抗菌免疫又分为:1、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2、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1、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抗体补体的调理作用以及抗体的中和毒素作用在抗胞外菌感染中起主导作用。

        也就是说体液免疫在抗胞外菌感染中起主导作用。

        ①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对胞外菌尤其是化脓性细菌的吞噬、杀灭起重要作用。

        化脓性细菌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假单胞菌属。

        那么在临床上,如果是非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在白细胞总数升高的前提下,中性细胞数升高为主呢,还是以淋巴细胞数升高为主呢?

        2、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抗胞内菌感染的主要目的是杀灭细胞内细菌,因而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是主要的防御机制。



        综上所述:无论是抗胞外菌感染还是抗胞内菌感染,主要是由特异性免疫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执行免疫应答。而中性粒细胞属于执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细胞,在抗胞外菌、胞内菌感染中未占主导作用,为什么反而比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升高的明显呢?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