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核酸版2005年5月份明星技术: Switching Mechanism At 5' 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 SMART
丁香园论坛
1754
真核细胞的mRNA在加工过程中有一个比喻为“穿鞋戴帽”的过程,因此mRNA的3'末端都带有一段Poly A,这是利用逆转录酶制备cDNA文库的基础。但是由于cDNA的5'端的序列各不相同,如何获得全长的cDNA,如何扩增由微量的mRNA逆转录得到的cDNA文库、如何利用已知片断序列得到全长的cDNA(即RACE),曾经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常见的做法是在合成cDNA的双链后在两端连上接头,利用已知的接头序列再进行扩增,或者是利用末端转移酶在双链cDNA的3'末端加上一连串的G或者C(或者A/T),再通过补齐粘末端,利用已知的两头序列进行扩增。但是这些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接头的连接效率非常有限,会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再加上这些方法需要多次用不同的酶处理有限的样品,需要经过反复的纯化,会损失很多有用的信息,特别是少量样品中的低丰度信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mRNA容易部分降解,很难确定得到的cDNA是否就是全长的cDNA,还是cDNA的片断。
SMART技术的出现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称作Switching Mechanism At 5' 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SMART),原理实际上非常简单:在合成cDNA的反应中事先加入的3'末端带Oligo(dG)的SMART引物,由于逆转录酶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在到达mRNA的5'末端时碰到真核mRNA特有的“帽子结构”,即甲基化的G时会连续在合成的cDNA末端加上几个(dC),SMART引物的Oligo(dG)与合成cDNA末端突出的几个C配对后形成cDNA的延伸模板,逆转录酶会自动转换模板,以SMART引物作为延伸模板继续延伸cDNA单链直到引物的末端,这样得到的所有cDNA单链的一端有含Oligo(dT)的起始引物序列,另一端有已知的SMART引物序列,合成第二链后可以利用通用引物进行扩增。由于有5'帽子结构的mRNA才能利用这个反应得到能扩增的cDNA,因此扩增得到的cDNA就是全长cDNA。
这个专利的方法是利用逆转录酶内源的末端转移酶活性,只要单管,一步即可完成,不需要额外的cDNA抽提纯化或者沉淀,或者额外的酶反应,只需要少至25ng的mRNA或者50ng的Total RNA就可以得到高质量、高产量的cDNA库,更重要的是得到的cDNA能够代表原有样品中的mRNA的丰度,可以应用于直接扩增基因、构建cDNA文库、已知序列钓全长cDNA(RACE),和用于芯片检测的cDNA探针的扩增等。
加分原则:
1. 你可以在此跟帖提问。如果你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引发战友们积极讨论和思考。加1-2分。
2. 回答问题或介绍经验。可加1-2分。
3. 精品论文导读(Cell,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等杂志上的更易加分),可加1-3分,即给出全文链接,且深入浅出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加1分;且对文章的实验设计、结果和本文可能开展后续工作的介绍加2分;同时用流线图画出文章的技术路线、思路或结构的加3分。
请各位战友一如既往地支持!
站友们在发知识性的帖子时,请注意标明“原创”或“转帖(及其来源)”。因为原创加分力度会大一点。多谢合作!
本版前期的明星技术:
1. 【交流】核酸版2005年4月份明星技术: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2. 【交流】核酸版2005年3月份明星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tation,ChIP
3. 【交流】核酸版2005年02月份明星技术:SELEX技术
4. 【交流】核酸版2005年元月份明星技术:Ribonuclease protection assay,RPA
5. 【交流】核酸版2004年12月份明星技术: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
6. 【交流】核酸版2004年10月份明星技术:DNA Microarray
常见的做法是在合成cDNA的双链后在两端连上接头,利用已知的接头序列再进行扩增,或者是利用末端转移酶在双链cDNA的3'末端加上一连串的G或者C(或者A/T),再通过补齐粘末端,利用已知的两头序列进行扩增。但是这些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接头的连接效率非常有限,会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再加上这些方法需要多次用不同的酶处理有限的样品,需要经过反复的纯化,会损失很多有用的信息,特别是少量样品中的低丰度信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mRNA容易部分降解,很难确定得到的cDNA是否就是全长的cDNA,还是cDNA的片断。
SMART技术的出现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称作Switching Mechanism At 5' 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SMART),原理实际上非常简单:在合成cDNA的反应中事先加入的3'末端带Oligo(dG)的SMART引物,由于逆转录酶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在到达mRNA的5'末端时碰到真核mRNA特有的“帽子结构”,即甲基化的G时会连续在合成的cDNA末端加上几个(dC),SMART引物的Oligo(dG)与合成cDNA末端突出的几个C配对后形成cDNA的延伸模板,逆转录酶会自动转换模板,以SMART引物作为延伸模板继续延伸cDNA单链直到引物的末端,这样得到的所有cDNA单链的一端有含Oligo(dT)的起始引物序列,另一端有已知的SMART引物序列,合成第二链后可以利用通用引物进行扩增。由于有5'帽子结构的mRNA才能利用这个反应得到能扩增的cDNA,因此扩增得到的cDNA就是全长cDNA。
这个专利的方法是利用逆转录酶内源的末端转移酶活性,只要单管,一步即可完成,不需要额外的cDNA抽提纯化或者沉淀,或者额外的酶反应,只需要少至25ng的mRNA或者50ng的Total RNA就可以得到高质量、高产量的cDNA库,更重要的是得到的cDNA能够代表原有样品中的mRNA的丰度,可以应用于直接扩增基因、构建cDNA文库、已知序列钓全长cDNA(RACE),和用于芯片检测的cDNA探针的扩增等。
加分原则:
1. 你可以在此跟帖提问。如果你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引发战友们积极讨论和思考。加1-2分。
2. 回答问题或介绍经验。可加1-2分。
3. 精品论文导读(Cell,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等杂志上的更易加分),可加1-3分,即给出全文链接,且深入浅出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加1分;且对文章的实验设计、结果和本文可能开展后续工作的介绍加2分;同时用流线图画出文章的技术路线、思路或结构的加3分。
请各位战友一如既往地支持!
站友们在发知识性的帖子时,请注意标明“原创”或“转帖(及其来源)”。因为原创加分力度会大一点。多谢合作!
本版前期的明星技术:
1. 【交流】核酸版2005年4月份明星技术: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2. 【交流】核酸版2005年3月份明星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tation,ChIP
3. 【交流】核酸版2005年02月份明星技术:SELEX技术
4. 【交流】核酸版2005年元月份明星技术:Ribonuclease protection assay,RPA
5. 【交流】核酸版2004年12月份明星技术: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
6. 【交流】核酸版2004年10月份明星技术:DNA Micro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