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的测定

        互联网

        71831

        酸性磷酸酯酶动力学性质分析

        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的测定

        [原理]

        在温度、pH及酶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底物浓度很低时,酶促反应的速度(v)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随着底物浓度的继续增加,反应速度的增加开始减慢;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反应速度达到一个极限值(Vmax)。

        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这种关系可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式表示:

        式中

        v——反应速度;

        Km——米氏常数;

        Vmax——酶反应最大速度;

        [S] ——底物浓度。

        从米氏方程式可见:米氏常数Km等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米氏常数的单位就是浓度单位(mol/L或mmol/L)。

        在酶学分析中,Km是酶的一个基本特征常数,它包含着酶与底物结合和解离的性质。Km与底物浓度、酶浓度无关,与pH、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有关。对于每一个酶促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其特定的Km值,因此可用于鉴别酶。

        测定Km、Vmax,一般用作图法求得。作图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Linewaver-Burk作图法,该法是根据米氏方程的倒数形式,以1/v对1/[S]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 -1/Km,纵截距为1/Vmax,可求出Km与Vmax。

        [方法和步骤]

        1、制作标准曲线

        取9支 试管 ,按0~8编号。

        1~8号管分别加入0.1至0.8mL酚标准应用液,并用蒸馏水将各管体积补充至1.0mL,0号管中加入1.0mL蒸馏水。各管各加1mol/L碳酸钠溶液2.0mL和Folin-酚稀溶液0.5mL,摇匀后,35℃保温显色10分钟。以0号管作空白,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680nm波长处读取各管的吸光度A 680 。

        整个操作过程见下表:

        管号

        1

        2

        3

        4

        5

        6

        7

        8

        0

        酚含量/μmol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

        -

        0.4mmol/L酚标准应用液/mL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

        蒸馏水/ mL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1.0

        1mol/L碳酸钠溶液/ mL

        2

        2

        2

        2

        2

        2

        2

        2

        2

        Folin-酚稀溶液/mL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以酚含量(μmol)为横座标,以A 680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Km、Vmax

        取 试管 7支,按照0~6编号,空白管为0号。各管按下表加入不同体积5m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pH5.6),并分别补充0.2mol/L pH5.6乙酸盐缓冲液至0.5mL。35℃预热2min后,逐管记时加入酸性磷酸酯酶酶液0.5mL,摇匀,精确反应15min。各管反应时间到达后立即加入1mol/L碳酸钠溶液2mL,摇匀,再加入Folin-酚稀溶掖0.5 mL,35℃保温显色l 0min。0号管内最后加入0.5 mL酶液,其它操作与上述各管相同。冷却后以0号管作空白,在可见光型 分光光度计 680nm波长处读取各管的吸光度A 680 。

        在温度、pH及酶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底物浓度很低时,酶促反应的速度(v)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随着底物浓度的继续增加,反应速度的增加开始减慢;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反应速度达到一个极限值(Vmax)。

        管号

        1

        2

        3

        4

        5

        6

        0

        磷酸苯二钠终浓度/ mmol×L -1

        0.5

        0.75

        1.0

        1.25

        1.50

        2.50

        5 mmol/L磷酸苯二钠/ mL

        0.10

        0.15

        0.20

        0.25

        0.30

        0.50

        0.5

        0.2mmol/L乙酸盐 缓冲液 / mL

        0.4

        0.35

        0.30

        0.25

        0.20

        0

        0

        稀释酶液/ mL

        0.5

        0.5

        0.5

        0.5

        0.5

        0.5

        0.5

        (最后加入)

        1mol/L碳酸钠溶液/ mL

        2

        2

        2

        2

        2

        2

        2

        Folin-酚稀溶液/mL

        0.5

        0.5

        0.5

        0.5

        0.5

        0.5

        0.5

        A 680


        [结果与计算]

        1、从酚标准曲线上查出各管A 680 相当的酚含量,计算各种底物浓度下的反应初速度v。

        2、以1/v为纵坐标,1/[S]为横坐标作图,求出Km和Vmax。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