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牛人教你看文献「三部曲」之学习

丁香园

5419
一、出国留学博士生的学习体会

要在高起点上开展学术研究,阅读英文原文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英文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不需赘述,国内多数理工科院校的研究已经实现了和国际的接轨,管理和经济学科相对滞后,但是部分团队已经走在前列。

中 文文献看多了之后就会发现很多内容似曾相识,英文文献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更胜一筹。阅读英文文献的目的不是为了论文增加几个参考文献而看上去好看,当 然国内有些人是这么做的,更有甚者为了增加英文参考文献而引用二手或者三手文献,在转引过程中漏洞百出。广泛阅读英文文献是提高综合能力及水平,优化知识 结构,转换思维方式,拓展研究视野的必由之路,当然最重要的是将国际先进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1)英文原文读不懂怎么办?

其 实我以前也根本没读过原文,也看不懂。这儿有个好办法:找一本中文经典的书籍,仅看某一节你感兴趣或与你相关的内容,然后先找一两篇英文的综述 (review)认真阅读一下,不会的单词可用金山词霸查一查,也许你读第一篇文章需要花两天,你过两天再读第2遍时,你也许只要一天;然后你再读第2篇 时也许你只要半天!然后你一定会真正发现读英文文献的快感!(引用部分)

我和这位作者有相同的体会,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可能有些困难,当你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之后,就会很快进入状态,并且感觉受益良多。

(2)我们需要阅读什么样的文献?

虽 然英文文献总体上水平比较高,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值得阅读,阅读文献的前提是能够检索到对你有价值的文献。第一步知道如何检索文献,现在学校的英文数据 库平台很多,可以尝试检索和合理利用。

当然机器检索不能完全找到和主题相关的文章,需要扩大检索范围,然后认真阅读摘要,筛选和自己工作相关的文献。第二 步知道如何确定文章的价值,这和中文文献阅读具有相似之处,首先是重要期刊的文章,其次是著名学者的文章。

例如在国家创新体系领 域,Lundvall\Freeman\Nalson\OECD\Porter等这些重要的作者和机构的文献是必读的,不仅要精读他们的经典文献,而且要 追踪其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工作论文、讨论稿等。通过对重要作者的研究和经典文献的阅读能给你打开一扇门,让你进入一个由核心作者、相关作者、主要期刊和主 要研究机构形成的学术网络。

(3)阅读英文文献需要持之以恒

英文文献的阅 读需要持之以恒。不只是为了写文章或者做项目才去检索和阅读文献,而是需要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

这是选题和把握前沿领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提高 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当然,文献阅读的效果不会在短期内显现出来,不能说读了几篇英文文献就怎么样,但是当你把英文文献作为主要阅读对象时,可能会渐渐发 生变化。

有些中文文献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数据可靠性差、观点(判断)不可检验;方法运用存在缺陷;文献综述不全面等。对于多数社会科学而言我们最终还是要研究中国问题,中文文献是入门的基础,国内重要期刊的文章仍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如 果平时读得多了,自然会有感觉,找更高级别杂志的文章读。国外著名的科学家一般都有一个习惯,即每周都认真读1-2篇Science, Nature, Cell等高级别文章。

这个习惯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而且Science对中国人是免费的!Nature中也有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即使没有密码之类,也能 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呀。临床的同志一定要读读The lancet和新英格兰杂志!这两本简直太经典了!

二、经济学是如何阅读外文文献?

本人是学经济的,看了大量的外文文献,开始时也觉得效率低,不是单词不认识,而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后来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和大家共享。

三步骤:

首先,通读各个小标题,通常英文文献都很长,拿来文献,先把各个小标题串一串,弄清楚内在的联系。

其次,跳进去读各个小标题内的内容,标注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在必要的段落标示出作者的观点,这是为了第三步做准备。

最后,跳出来,再把全文串一遍,根据做好的标示做好阅读摘要。

这样就完成了。

三、读外文文献的一点体会

本 人英语基础不好,没过六级,所以在硕士的时候基本上看的外文文献很少,现在想想很后悔,2年的时间少学了很多东西。

上了博士,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 了,开始打算硬着头皮咬着牙很不情愿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献,一开始看比较慢,有些很难理解,到现在大约仔细阅读了100篇外文文献,泛读了100篇外文文章,受益匪浅,现在基本不怎么看中文的了,确实也觉得外文的质量就是高(也有凑数的烂文章),现在自己写外文的也很顺手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

2.如何读标题: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有时候一句比较长的标题让你写,你可能还不会表达。下次你写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

3. 如何读摘要:快速浏览一遍,这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 你都明白了。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看不懂是正常的。

4.如何读引言(前言):当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

5.如何读材料及试验:当你文献看多了以后,这部分内容也很简单了,无非就是介绍试验方法,自己怎么做试验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

6.如何看试验结果:看结果这部分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这样看的快。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描述一些数字的结果)。有时看完以后再想想:就这么一点结果,别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写这么多,要是我可能半页就说完了?

7. 如何看分析与讨论:这是一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花时间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不急于看分析讨论。我会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分析 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

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当你看的多 了,你肯定会看的越来越懂,自己的idea越来越多。

8.如何看结论:这个时候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作后再反过去看看摘要,其实差不多。

9.把下载的论文打印出来,根据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二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的读。分别装订在一起。

10.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3-4个月一定要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

11.学会记笔记,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参考和学习。

12.有些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可以批判性的阅读。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试验多的话,你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谁的更对一点。出现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原因有下:试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可能方法有差别;试验条件不一样;某些作者夸大结果,瞎编数据。

13.有时间还是多看点文献吧,最好定个目标:在学术上超过自己的老板。因为老板一般不看文献,他们都是凭经验做事,很多新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慢慢的你老板会觉得你很厉害。

反正我觉得多读了,读起来就快了,而且也会慢慢喜欢上看外文文献,收获自然也就多了。

可能写得有点乱,凑合看吧,我们一起奋斗!

四、问答式解决法

1、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这个问题重要吗?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献?

是否有人做过?

自己会怎么设计方法来解决?

3、A 通过图表,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B 图表说明什么问题?能否说明该问题

自己要得到这张图会用什么方法?

作者用的是什么方法?

C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吗?

4、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假设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

这些方法是否符合论证命题的需要?

通过这个方法,你觉得大概能得到怎样的结果?

是否有能得到更好结果的方法或更加简单的方法?

他为什么这样设计试验?是怎么想到的?有什么创新?你为什么没有想到?

5、A这些设计能否满足需要?为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缺陷或进一步需要阐明的地方? 结 果分析统计方法有什么缺陷

B这些试验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每项试验都有什么意义?哪些是 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C如果是我得到这样的结果,我会得到什么结论?

6、A 文章的结论是什么?和你想的差异在哪里?

B 结论可靠性如何?对原来的结论有什么支持或变化? 你如何评价?

C 讨论中是如何从已知的知识得到结论的

7、A试验结果是否支持文章的结论 问题、设计、方法和讨论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达到目的的?有哪些哲学思想和技巧?

B 还有哪些不确定采用的是推测的地方?为什么不确定?我能否进一步确定?

C 文章是如何描述结果、如何解析图表趋势,论据如何组合,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8、和同类文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9、和以前的文献,作者思路上有什么变化,下一步是什么?我能否有进一步改进或者加入?

10、别人还有哪些地方没做?要是我接着此方向继续做,哪些是在我所在工作条件下可以做的,哪些必须要做,哪些别人肯定比我做得更好更快?

看introduction 回答问题1和2

看图片 回答问题3A

看结论和abstract 回答6A

再看图片 回答3B和3C

图片和结论相结合 回答6B和6C

阅读abstract和结果 回答问题4、5A和5C

比较结果和结论 回答7

比较以前的文献 回答6B和9

比较同类文献 回答8

回答7B和10

最后全部问题过一遍。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