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Bruton酪氨酸激酶与X性联无丙球血症

        互联网

        3835

        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bulinemia,XLA)是临床上首次确定的体液免疫缺陷病,由Brutor于1952年报道,故又称Bruton病。XLA作为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之一,特点为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缺乏,或只能测得微量的抗体。

        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B细胞减少或完全缺乏,淋巴结中无生发中心和浆细胞。本病起病早,在出生数月后当患儿体内的母源性抗体水平下降时开始发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化脓性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不受影响(部分患者有T细胞数量减少),主要缺陷是B细胞发育受阻不能有效地产生抗体。

        究其原因,是因XLA患者X染色体长臂(q21-22.3区带)上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该基因的编码产物为胞质中的酪氨酸激酶Btk,全称为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于Tec激酶家族。btk基因的突变方式可以为点突变,也可以为DNA片段缺失。

        Bruton酪氨酸激酶与X性联无丙球血症

        Btk不仅参与成熟B细胞抗原识别信号的转导,并在前B细胞信号转导中起关键作用。B细胞从原B向前B分化后,出现一种称为前B细胞受体(pre-BCR)的结构,由μ重链(μ HCs)、轻链替代物(ψ LCs )和VpreB三种分子组成,相应信号转导由BIk介导,使前B细胞发育成未成熟B细胞,开始表达膜表面IgM,并进入成熟B细胞的分化。

        X染色体上的btk基因一旦突变,前B细胞发育中信号转导受阻,B细胞发育途径中断,患者不能完成成熟B细胞的分化,也即不能产生Ig,成为X性联无丙球血症。有报告称,敲除btk基因的小鼠,其B细胞发育缺陷要明显比人轻,提示还可能存在其他的信号传递机制。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