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营养吸收过程中高胺毒害的机理研究

        互联网

        2319

        营养吸收过程中高胺毒害的机理研究


        NH4 + 外流和GMPase的活性调节高胺抑制的根尖生长

        NH4 + 是主要的氮源,不仅是活细胞必需的营养,而且是代谢过程中普遍的中间产物。然而,过量的NH4 + 却对植物产生严重的毒害。植物根的生长对高胺很敏感,NH4 + 对初生根的生长是必须的,但是高胺会抑制根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发生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


        2010年,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的施卫明等人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 结合根的分区处理系统,研究了高胺毒害的机理。发现高胺抑制初生根的生长,关键是抑制了细胞分裂,但是原来的细胞还可以伸长。通过DR5:GUS的突变和表达发现生长抑制不依赖生长素和乙烯的信号转导。


        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沿着初生根测定了NH4 + 的流速,发现提高外界NH4 + 浓度刺激了伸长区NH4 + 的大量外流,同时根的伸长也受到抑制。这种NH4 + 的外流在超敏感突变体vtc1-1中更显著,在GMPase的突变体中缺乏,因此,限制跨膜的NH4 + 流和GMPase的功能能够显著降低拟南芥对NH4 + 毒性的反应。


        这项工作为植物的铵盐毒害提供了理论解释,对理解营养吸收和其他非生物胁迫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铵盐毒害(ammonium toxicity); 细胞伸长(cell elongation); 流速(Flux); 非损伤微测技术(SIET)


        参考文献 :Li Q et al.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2010, 33: 1529-1542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