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不想当奥委会主席的医学博士不是好运动员,雅克·罗格的传奇一生

生物学霸

227
「下雨了,我们安排了礼仪小姐给您打伞。」

「不用,运动员们没有雨伞,我也不用打伞。」



这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时,制作组和时任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Jacques Rogge)之间的对话。

图片来源:国际奥委会官网

很可惜,这位见证了 2008 北京奥运会的中国人民老朋友,却没有机会再看到 2022 年的北京北京冬奥会了— 8 月 30 日,国际奥委会官网发表声明,前主席雅克·罗格于一天前去世。

图片来源:国际奥委会官网

在国际奥委会对罗格的官方简介中,第一栏教育背景赫然出现了「医学博士」,专业是运动医学。

图片来源:国际奥委会官网

笔者赶忙翻看这位老人的生平……读完后,酸了~~


体育与医学交织的前半生

1942 年,雅克·罗格出生于纳粹德国占领时期的比利时。也许是受到二战炮火的影响,罗格从小就显现出极高的运动天赋,在帆船橄榄球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项目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他 16 次获得比利时全国橄榄球比赛冠军,10 次入选比利时橄榄球国家队。作为重量级的芬兰人级单人艇选手,罗格于 1968、1972、1976 年连续三次参加奥运会(小知识:芬兰人级单人艇裸重 107 公斤,约等于双人艇重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考验体能和战术、最「MAN」的单人艇),还获得一项世界帆船比赛冠军(Yachting World Cadet Trophy,1976)。

罗格在奥运比赛中 图片来源:国际奥委会官网

结束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罗格把天赋和热情倾注到科研中,到根特大学攻读运动医学博士,专注膝盖治疗。罗格退役时已经三十多岁。这位大龄博士解释自己做出读博选择的原因时说到:


膝盖是最难治疗的关节,我就是喜欢挑战。

几十年前的根特大学是什么样子,笔者并不知道,但在软科 2021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这所研究型大学在比利时国内位列第一,全球排名第 71 位。

图片来源:软科官网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罗格成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没多久就荣升部门负责人。

比利时与德国、法国、荷兰接壤,西面隔北海与英国相望,官方语言是德语、法语和荷兰语。罗格全都精通!咱都知道,搞科研离不开英语,罗格的英语也很棒,顺手还学了西班牙语。

语言上的天分不仅为行医带来便利,也给罗格从事体育管理开辟道路。成为医生后的罗格并没有放弃心爱的体育事业,借助医学专长他担任国际帆船联合会的医学委员会主席,而后在 80 年代末成为比利时奥委会和欧洲奥委会的主席,同时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2001 年,萨马兰奇卸任,罗格高票当选第八位国际奥委会主席,正式开启「罗格时代」。

出于对比利时体育和世界体育做出的巨大贡献,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于 2002 年授予罗格伯爵爵位。从此,罗格的头衔在 Dr 之前又多了 Count。酸了~~


对国际奥委会实施的「外科手术」

从 2001 年当选到2013 年卸任的十二年间,罗格对国际奥委会实施了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改革

罗格的重拳首先挥向了兴奋剂这颗体坛毒瘤。国际奥委会在组建反兴奋剂委员会后,不断提高兴奋剂检测数量,同时罗格还宣布了一项强硬措施:任何奥运会项目的联合会,如果不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签定反兴奋剂协议,将被清除出奥运会。

2004 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发生的争端,向世界证明了罗格禁用兴奋剂的决心。举办国希腊有两名运动员以遭遇交通事故在医院接受治疗为由,拒绝接受兴奋剂检测。冒着得罪东道主的风险,罗格拒不妥协,硬是逼着这两名运动员退出了奥运会。罗格的强硬态度,向世界宣告国际奥委会反对兴奋剂的坚定立场。
图片来源:搜狐

除了坚定地反对兴奋剂,净化现有的体育赛场,罗格还想尽办法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他另起炉灶,创立了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07 年,在罗格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决定专门为 14 至 18 岁青少年举办一场综合运动会,希望让青少年从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2014 年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就在南京举行。罗格曾说,青奥会是他留给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大遗产,寄托了他让奥林匹克运动回归其价值本源、激励教育青少年的美好理想。

南京 2014 青奥会会徽

记得年轻人,也不能忘残疾人。罗格在任内对国际残奥会给予巨大的支持,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评价说:没有罗格,就没有残奥会的今天

2002 年,揭不开锅的残奥会向国际奥委会求助,罗格大笔一挥,拿出 100 万美元帮助残奥会维持正常运转。本着节俭办会的精神,国际奥委会允许国际残奥会使用奥运会的场地和设施,并从 2008 年的奥运会、2010 年的冬奥会收入中分别向国际残奥会支付 900 万、1400 万美元以支持 2008 年残奥会和 2010 年冬季残奥会的举办。

面对奥运会开销越来越大的问题,罗格还在国际奥委会施行一项奥运会的「瘦身」改革。

奥运会项目繁多,开支巨大,给举办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很多小国根本无力举办。这显然不利于奥运的发展,因此,罗格呼吁取消过时的项目,减少举办成本,保持奥运会的活力。然而理想敌不过现实,项目的调整涉及多方利益,尤其是在保证各大参赛国奖牌数量的前提下,罗格的改革计划阻力重重,最后无疾而终。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罗格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在多个场合以实际行动公开支持中国。

2001 年,新官上任的罗格受邀参加在广东举行的全运会后,给出了「世界一流」的评价。北京申奥成功后,罗格更是公开表示为北京打 call:

中国有 13 亿人民,我也有 13 亿个好理由选择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前,我国遭遇南方特大暴雪、汶川地震等天灾,别有用心的暴徒还想尽办法阻挠圣火传递。面对别有用心的政客以「人权问题」要求取消北京奥运会时,罗格顶住压力,表示国际奥委会不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他继续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

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罗格用刚学会的中文说:北京欢迎你。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闭幕式致辞时,他更是用「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来表达对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赞赏之情。即便在离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罗格还特意为北京冬奥会送上自己的祝福。

从 80 年代起,罗格一生二十多次访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他曾公开表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颇深,在每次访华前,都会让秘书在卡片上写上一两句中文,并给每个汉字标注发音,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学中国话。

从运动员到医学博士,从奥委会主席到伯爵,罗格为人类体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愿天堂有他最爱的体育,RIP~~


题图来源:国际奥委会官网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