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85 后女博士每天工作 17 小时连续发牛文 你怎么看?

        金美娟

        2026

        最近,85 后女博士连续在 Cell、Nature 发文又刷遍了朋友圈。每次这样的励志故事总是很受欢迎,年轻、牛文、多篇牛文,这样的组合非常符合当下的科研 环境。但是这样的故事真的适合所有人吗?普通人该怎么看呢?

        85 后女博士


        她叫华甜,上海科技大学 iHuman 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85 后。2016 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细胞》发表了论文,不久前,也就是 2017 年 7 月 6 日凌晨,她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发表论文。

        成功背后的故事

        时间上的付出:每天早上 7 点多到实验室,晚上 12 点之后离开。她从 2013 年 3 月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整整四年。

        科研天赋:大三的时候,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的她敢跑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老师那去做课题,她用了 3 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独立做课题,本科就在重要期刊发表了文章。

        有梦想有动力:研发新药,解除患者的病痛。可以说活得不世俗,为了梦想可以一往无前,没有太多的顾虑。

        其他:好的导师、好的团队、好的时机、好的课题等等。

        我们怎么看

        非常巧合的是, Nature 在 2017 年 5 月 31 日发了一篇文章《Workplace habits: Full-time is full enough》。很多科学家正在与一周工作五十个小时是偷懒的观念做斗争。言下之意是,科学家们并不提倡这样长时间工作。

        就像密歇根大学的生态学家 Meghan Duffy 所坦白的,一般下午五点一到,她就已经准备好下班回家了。晚上,她更希望陪着丈夫和三个孩子,而不是和显微镜和水样待在一起。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也希望有自己的生活。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位女博士。

        有很多人其实也每天工作 17 小时,却无法毕业,甚至被迫延期没有任何生活费。体重比她重,体质比她好,却比她先累倒。和她同一个导师,同一个团队,但是没有她这样的成就。她是成功的。

        那么这种成功,该如何看待?

        在成就的背后,不少人担心她的身体吃得消吗?现在吃的消,那么以后呢?未来的健康谁给她保证吗?有谁想过她的将来吗?

        其他人适合这样一天 17 个小时吗?其他人每天 17 个小时就会有这样的成就吗?她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综上,种种疑问或许会给大家提供看问题的几个角度。

        我的看法是,不要盲目崇拜,可以向她学习,但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并不提倡这样连轴转地科研,毕竟我们是要长久地可持续地发展。倒是可以多想想如何提高效率,具体的可以看看上述提到的文章。既可以做好科研,也可以不放弃生活。

        我也并不提倡每个人都要像她这样有高尚的梦想,她值得尊重,但很多人也许梦想没那么伟大,但也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付出着。大家都值得被尊重。不要只盯着镁光灯下成功者的故事,你身边的有些人也值得你关注和学习。

        最后我们恭喜华甜取得的成绩,也祝愿她在科研之外还能收获更多。至于其他的小伙伴们,继续努力,收获属于你们的精彩。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更多科研相关内容请关注生物学霸公众号,微信号:shengwuxueba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