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读博期间分手的女博士,真的嫁不出去?

丁香园

1654

7 10 日,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28 岁的女生付楠顺利获得博士学位。美中不足的是,毕业前付楠的前男友因为不理解她的选择而分手。但付楠的妈妈力挺女儿读博,这位妈妈说:有魅力的女人不愁嫁!真的是想疯狂点赞。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截图


01 女博士真的愁嫁吗?

「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是社会上流传的对女博士生活的描述,但女博士真的愁嫁吗?

有调查显示1,受教育程度与初婚年龄呈现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年龄越迟;此外,个人收入也与初婚年龄正相关,收入越多,结婚年龄越迟。学历与收入对初婚年龄的影响,女性显著高于男性。韩国的一份调研也显示韩国女星结婚率与学历有很大相关性,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女性结婚率比本科生低 50%左右。从调查数据上看,似乎女博士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难嫁。

事实虽然摆在这里,但背后的原因却很复杂。对中国高学历女青年婚恋观的研究2表明,高学历女青年在性格上更加沉稳和理性。女博士在毕业前,其未来仍有较多不确定性,在择偶方面肯定小心谨慎,顾虑多多。同时,女博士在交往中更看重感情联系,注重精神交流。这等于是给很多脑中空空的男士设置了高门槛。此外,相对于同年龄段女性而言,女博士情寄科研,保留学生本色,也较少打扮,自然也给人一种缺乏女人味的感觉。


图片来源:知乎网站截图

在网络社区知乎的相关问题下,多数讨论都认为女博士其实并不难嫁:想嫁人的都嫁得不错,没嫁出去的也是因为自己不想嫁;实在嫁不出去的一小部分,不读博士也一样嫁不出去。


02 世俗对女博士群体的污名化

女博士嫁人难,有部分原因来自社会的嘲讽和偏见。付楠因为没有男朋友,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调侃。这类调侃本质上是对女博士歧视,也是对女博士群体的「污名化」。

这种歧视首先来自大众传媒对女博士关注角度的片面性。传媒对女博士的关注极少聚焦于学术成就和专业领域,多将重点放在就业、婚恋、情感等方面,而女博士因为求学路长,在这些方面普遍慢人一拍,很容易受到嘲笑。


其次,网络媒体对群众低级审美情趣的迎合也助长了对女博士「污名化」歧视的泛滥。当今大众的低级审美中有很大部分是男权思维作祟。温顺的性格是男权思维喜闻乐见的,有知识有担当,自信又有主见的女博士显然与这种思维格格不入。实际上,男权思维污名化」的对象不仅限于女博士,女司机、女影星甚至「中国大妈」都是男权思维的受害者,其历史可追溯至对修女和尼姑的「污名化」。


03 娶妻当娶女博士

尽管遭受到社会的「污名化」,仍有不少优秀男青年表示很欣赏女博士,甚至非女博士不娶。女博士群体也勇敢站出来发声,为自己正名。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今年初,来自北大生物学女博士的一段脱口秀视频《娶妻当娶女博士》在网络热传。视频中列举了女博士的各项优点:婆媳关系融洽,专一且会持家,聪明有理性等。


这些优点并不是女博士们王婆卖瓜之谈。早先的一份调查报告3显示 96% 的女博士与家人相处融洽,89.4% 的女博士与人沟通良好,女博士不仅会做研究,更懂得生活,而所谓的女博士「难以接近感」,主要的来自她们所具有的专业知识。



图片来源:全景网

在我看来,女博士愁嫁本质上是一个伪命题。对于女博士而言,看上去是不好嫁;对男性来说,则是女博士不好娶。女博士的学历和知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高门槛,卡掉的是那些丧失求知欲没有生活情趣的男性;而女博士的学历和知识同时也是优点,吸引的是真正对知识渴求对生活热爱的精英。付妈妈说的没错——优秀的人,什么时候都不愁嫁。是啊,女博士这么多优点,让人爱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愁嫁?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