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在实验室就能躲过七夕暴击?看看学霸们怎么秀恩爱~

        丁香园

        1736

        很快就到一年一度的七(虐)夕(狗)节了,相信情侣们已经做好大(狂)秀(撒)恩(狗)爱(粮)的准备,单身狗们也做好了独(迎)自(接)过(暴)节(击)的准备。


        不少科研狗暗自得意,认为自己能够在实验室里躲过狗粮的暴击。Too young, too simple!殊不知学霸们花式撒狗粮的方式不但科技含量高,而且绝对是碾压路人的节奏。


        7 月底,上海科技大学左智伟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 「Selectivefunctionalization of methane, ethane, and higher alkanes by ceriumphotocatalysis」 的论文。


        论文的共同一作,是本科双双就读于兰州大学的课题组博后夫妻胡安华和郭靖婧。


        小两口在这篇 science paper 之前,早已一起发表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论文。勒石以记不算什么,两个人的名字结伴出现在知名期刊论文里,随时能够看得到,这才是真浪漫!

        在实验室就能躲过七夕暴击?看看学霸们怎么秀恩爱~

        从左至右:胡安华博士、左智伟教授、潘辉、郭婧婧博士。图片来源:左智伟课题组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


        年轻的胡郭夫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的前辈可不少。比如学霸君的偶像科里夫妇。

        格蒂 · 特蕾莎 · 科里(Gerty Theresa Cori, 1896-1957)和卡尔 · 斐迪南 · 科里(Carl Ferdinand Cori, 1896-1984)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1947 年夫妇二人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与阿根廷医生贝尔纳多 · 奥赛一起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可是咱们生理和医学方向得此殊荣的第一对夫妻。

        老公科里出身于奥匈帝国声名显赫的学术家族,三代以内就出了七八个教授;老婆科里的父亲则是糖业工厂主,她亲哥是医学教授,家境也很不错。


        1914 年,小两口相识于布拉格的卡洛斯 · 弗尔杰南德大学医学系,一生的相伴由此开始。当时正处一战,老公科里毕业后应征入伍,历经磨难后,两人再次重逢,终于 1920 年在维也纳完婚。


        第二年,两人应聘美国布法罗州立大学肿瘤研究所的职位均获成功,开启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生涯。又过了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小两口一起发表了一篇足有 103 页的 「大」 论文。


        在这篇论文里,哺乳动物糖代谢的机理被第一次揭示出来。学霸们一定想到了,没错,这就是生物化学理论中大名鼎鼎的 「科里循环」,两人因此在 1947 年共同获得诺奖。


        在实验室就能躲过七夕暴击?看看学霸们怎么秀恩爱~

        科里夫妇图片来源:wiki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得诺奖,还有,培养诺奖学生。

        科里夫妇属于那种搞科研和带学生都很有天分的极少数牛人,他们的学生中相继有五位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阿瑟 · 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 1918-2007)和塞韦罗 · 奥乔亚 · 德阿尔沃诺斯(Severo Ochoa de Albornoz, 1905-1993),1959 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卢伊斯 · 弗德里科 · 莱洛伊尔(法语名勒卢瓦尔,Luis Federico Leloir, 1906-1987),1970 年化学奖得主。


        埃鲁 · 威尔伯 · 萨瑟兰(Earl Wilbur Sutherland Jr, 1915-1974),1971 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克里斯汀 · 德 · 迪夫(Christian René de Duve, 1917-2013),1974 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在实验室就能躲过七夕暴击?看看学霸们怎么秀恩爱~

        图片来源:quanjing.com


        科研情侣:收益与陷阱


        看看身边,一起做科研的情侣还真不少。一贯关心科研人员生活的《Nature》去年也发表专门文章讨论科研情侣的状况。


        文章提到,2008 年克莱曼性别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表明美国员工中有 36% 的人自己或者伴侣是科研学者。


        其中,38% 的人和伴侣同在一个院系,83% 的女性学者和 54% 的男性学者的伴侣也是学者。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在同院系或同领域工作的几率更高。


        2015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指出,科学家中 73% 为已婚,他们的配偶有 24% 分布在工程、计算、数学或自然科学领域工作。


        2016 年,欧洲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也显示,72% 的受访学者拥有伴侣,这其中 54% 的人,其伴侣也从事高要求高技能的职业(demanding career,不一定是科研领域)。可见科研情侣非常普遍。


        在实验室就能躲过七夕暴击?看看学霸们怎么秀恩爱~

        图片来源:quanjing.com

        科研情侣的好处自然多多,有人甚至认为科研情侣档才是最强团队。


        像上面提到的几对夫妇,大多都是本科阶段就相识相知,凭借共同的科研爱好,双方的情感也历久弥坚,专业上的不断交流和相互启发也会对双方的事业产生很强的正面作用。


        一起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绝对比组团打怪来得刺激多了,也有趣多了。


        当然,科研情侣也会面临一般情侣轻易不会碰到的困难。首先,在事业的选择上可能会有所限制。


        毕竟,像科里夫妇那样在同一个研究所得到两人职位的情况非常少,科研情侣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常常要考虑雇主是否能一起接纳两人。


        其次,科研伴侣对外要保持两个清晰和独立的专家形象,同时也要适当避嫌,避免出现互相偏袒的情况。


        再者,同在一个院系工作的情侣,关系一旦出现破裂,可能会非常尴尬。

        其实,无论是否做科研,情侣的坚守都来之不易。而对于科研情侣,就像《Nature》文章中说的那样,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尤为关键。


        人生难得一知己,情侣间尤其需要有共同语言。如果科研也能成为情侣间的共同语言,那相守到老的可能性就大了。所以,现在就放下手中的实验,朝四周看看,说不定你的姻缘就在实验室里。你会发现,以前没仔细观察过的 Ta,看起来也蛮顺眼呢!


        参考文献


        1.《生物化学的黄金时代》第十六章,[日]丸山工作,王子彦译。

        2.Amber Dance,Sweethearts in science,Nature,542,261-263(2017). doi:10.1038/nj7640-261a

        3.PaulRogge,Emily Regier,A problem by any other name,Science,352,1022(2016). doi:10.1126/science.352.6288.1022.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