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别做梦了,这里不会有屌丝逆袭

        丁香园

        689

        别做梦了,这里不会有屌丝逆袭

        韩春雨撤稿事件近期闹到沸沸扬扬,这件事其实还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

        在生物科研领域,不会出现什么屌丝逆袭的情况……

        别做梦了,这里不会有屌丝逆袭

        别做梦了,这里不会有屌丝逆袭

        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

        但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在撤稿时,Nature 官方的措辞:

        别做梦了,这里不会有屌丝逆袭

        也就是说,其实目前根本没有发现韩春雨造假的迹象,现在就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韩春雨主动撤稿的最主要原因,想必并不仅仅因为实验难以被重复的科学问题,而是由于同行口诛笔伐的压力。

        这是韩春雨发表这篇文章的同期文章,只要看一眼作者数量。

        别做梦了,这里不会有屌丝逆袭

        再看一眼看春雨的文章。

        别做梦了,这里不会有屌丝逆袭

        你进入了学术的圈子,很重要的是和圈子里的人进行互动,就像开学术会议时候,大老板们永远忙着在社交,只有小兵们才去听天花乱坠的研究报告。

        当一个在学术圈外「埋没了 10 年」的人,突然蹦出来这么一个成果,你觉得同行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至少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谁呀?这么多工作,这点儿人,结果能是真的吗?

        同行很快就开始验证你的结果,而且你的结果又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东西,再加上众所周知的生物学实验体系的稳定性……

        当一个无名之辈发表一篇重要文章的时候,在媒体那里你可以马上被包装成一个英雄,但在同行眼里对你的质疑要远大于赞扬,毕竟你作为一个「屌丝」,在这个圈子里的朋友太少,同行直接质疑你不需要顾及谁的面子。

        现在有一个比较热的词叫「阶级固化」,而学术界,至少在生物科研这个圈子,简直就是这种现象的经典样板。

        要知道现在发表高水平文章要求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换句话说就是要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也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真得有家底的人才玩得起的领域。而且只要留意一下那些顶级的杂志,通讯作者的名字永远是那么似曾相识 —— 怎么老是他们…… 想到早年听过一位美国科学院的院士的讲座:

        现在我们发文章保底就是 PNAS(IF=9.6)。反正我是院士,其实就是和编辑喝一顿啤酒的事情……

        他当年的原话就是如此。

        所以你也许可以看到各种报道,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有了重大发现,发表了重要文章,其实你更应该知道是他 / 她的老板本身就很牛。

        这就是学术圈子中正在发生的事实:你导师的名字就是你在学术界的通行证。导师越牛你发表的文章就越好,当你离开了这个大组,你的名字很可能数年也不会出现在顶级杂志上了。

        失去大佬的支援,单打独斗另外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你一个人的小团队即使偶然做出了足够创新的成果,你也许是想马上搞出个大新闻,让自己功成名就,但这里没有圈里的资深人士为你的成果把关,评估当前发表超前成果的时机是否合适、体系是否稳定性。

        韩春雨就是一个破坏规矩的人,而且他运气还不好,实验重复性差,中了头彩。

        甚至可以说学术圈和相声圈很像,刚见面的第一句话其实都是:

        「你师父是谁?」

        在这个阶级固化的圈子里,这就是游戏规则。

        所以真的不用去羡慕那些发了高分文章的人,经常真的不是你不努力或者水平不够,也许真相只是:

        你的老板面子不够大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