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耳机的习惯如何影响听力阈值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走在街上能看到至少一个人戴着耳塞,听音乐。然而,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调查这些听力习惯对听力阈值的影响。耳机如何影响听力阈值,这些新的听力习惯是否会导致耳鸣等听力相关疾病的增加?
耳机和听力阈值
瑞典的研究人员最近完成并发表了一项包括280名青少年在内的研究,对他们的耳机收听习惯进行了分类,包括他们收听的时间长短、他们收听音乐或视频的音量以及他们使用耳机的总时长。研究的第一阶段依赖于研究参与者报告的数据,而研究的第二阶段包括测量听力和听力测试。
研究发现,根据自我报告的数据,这些青少年使用耳机听音乐的时间越长,患上耳鸣、听力丧失或声音敏感等听力障碍的几率就越高。女性参与者报告的耳鸣病例比男性参与者多,但总体听阈也较高。
青少年耳鸣
耳鸣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尽管研究人员此前认为耳鸣只影响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项针对巴西圣保罗学生的研究发现,在170名11岁至17岁的学生中,超过50%的学生报告有耳鸣症状,近30%的学生报告说,他们坐在展台上时听到了耳鸣的声音症状。
在这项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风险的听力习惯,比如用耳机听高音量的音乐,或者用大声的音乐参加聚会。
耳鸣的症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耳鸣逐渐发展,似乎可以毫无征兆地出现,但几乎总是有危险的听力行为的历史。这些破坏性的行为包括听大声的音乐,甚至听交通、建筑或其他与工作有关的声音等环境因素。
流行文化中的耳鸣
耳鸣通常不会在流行文化中被提及,但这一点在今年有所改变——6月28日首映的电影《婴儿司机》(Baby Driver)中,安塞尔·埃尔戈特(Ansel Elgort)扮演了一个患有耳鸣的逃逸司机Baby。
在电影中,他通过不断地听耳机来控制自己的症状——如果你在听音乐,耳机并不是治疗耳鸣的最佳选择。
声音疗法是治疗耳鸣的一种选择,但声音疗法依赖于白噪音或非常柔和的器乐,而不是传统的摇滚、流行或恐怖音乐。其他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或在心理学家的指导下进行行为治疗。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耳机的使用似乎并没有放缓。
听高音量的音乐,特别是戴着耳机,似乎会导致更多的耳鸣和其他与听力有关的情况,但迄今为止完成的大多数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的数据。在受控环境下的更多研究将确定听力损失与耳鸣之间的确切关系。
听耳机时,最好把音量控制在中等水平。如果你有耳鸣的症状,特别是那些干扰日常生活的症状,请与你的医生讨论,以帮助为你的具体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