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抗体应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目的:通过特异性阻断PI3K和mTOR观察HepG2和Hep3B细胞株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及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探讨相关的分子机制。 方法:在培养的HepG2、Hep3B人肝癌细胞株和人正常肝细胞株QSG-7701上以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株中PI3K(p110α亚单位)、PTEN、pAkt(S473T308)和p-mTOR(S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热休克蛋白90信号通路抑制剂抗体

Abstract Chaperones (stress proteins) are essential proteins to help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roper conformation of other proteins and to promote cell survival after a large vari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coli/ phage 裂解液预吸附血清

1. 将 E.coli /phagelysate 以 1:10-20 稀释在 TBST溶液中。 2. 将 4 张 82mm 的 nitrocellulosemembranes(NC)浸入稀释后的 E.coli/ phage lysate中,室温下水平摇动 30 分钟,取出 NC 并使膜沥干。 3. 用 50mlTBST 溶液洗膜 3 次,每次 10 分钟。 4. 用滤纸轻轻吸去膜上的液体。 5.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体稳定剂解决你的抗体保存问题

抗体稳定剂是许多研究应用中有用的工具。只要抗体能够保持天然构象,抗体就可以特异的结合到靶抗原上并且具有很强 的亲和力。将抗体保存在室温会破坏其结合活性,甚至4°C也不例外。常用的避免破坏活性的方法是冷冻抗体。但是,任何冻融的过程都会减少一部分抗体的活 性。多年来,另一种常用的保存方法是将抗体保存在含有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溶液中。但是,许多抗体在冷冻或添加BSA后依然不稳定。 目前,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体保存指南

不同类型抗体的保存指南,用以避免抗体污染或损伤 请不时核查数据表以获取特定保存建议。对于未正确保存的抗体,Abcam 不予保证。如果恰当保存和处理,大多数抗体应能保持活性数月乃至数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使用抗Argonaute抗体进行microRNA研究的方法介绍

在细胞中,成熟的miRNA分子可与Argonaute(Ago)蛋白家族形成RNA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靶mRNA或者抑制转录(图1)。在人类中普遍存在4种Ago蛋白(Ago1-Ago4),在Ago家族蛋白中表达最多的是Ago2,它具有Slicer活性,可切割其靶RNA,在microRNA调控路径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种Ago蛋白,利用抗体,经RISC免疫沉淀,即microRNA与靶mRNA共沉淀,由此可回收microRNA。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体的选择和保存指南

当我们要检测目的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时候,如何选择适合我们实验需要的抗体,并恰当保存使用,是每个科研人员需要细心考虑的。抗体种类繁多,品牌众 多,技术参数不一,价格和质量更是相差甚大,如何购买到高质量价格合适的抗体,并准确地做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体标签制备果蝇多线染色体压片

果蝇幼虫巨大的唾液腺染色体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为不同基因、不同转录阶段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材料。研究时多线染色体可以带上很多你感兴趣的抗体标签,如酶,转录因子或组蛋白修饰。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系统的自我感知能力

效应功能的条件性实施及应答的反馈调节 免疫系统能针对免疫应答的不足和过强实施反馈调节。这不同于通过人为手段改变生理或病理性应答而采用的免疫干预。自我调节是免疫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调节的前提是免疫系统对自身应答的强度及其效应具有自我感知能力。 是一个有意义的动物血清交换实验。该处家兔经抗原免疫后,血清中出现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如果用一只未经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T细胞抗原受体TCR基因重排

T细胞抗原受体TCR基因重排 又称DNA重排或体细胞重组,指在T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中,胚系状态的V区基因由分隔的、无转录活性的基因片段在特异性重组酶的作用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有转录功能的活性基因的过程。重排时,Vβ基因先进行D、J连接(某―D片段与某―J片段相连),再进行V、DJ连接(相连的DJ片段与某―V片段相连)形成ⅥDJ片段。由此产生一个有转录活性的Vp基因(ⅥDJ基因),后者再与C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体细胞高频突变与抗体的亲和力成熟

体细胞高频突变与抗体的亲和力成熟 抗体亲和力描述的是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抗原结合部位之间的互补情况,体现两种分子间吸引力与排斥力间的平衡与消长。亲和力可以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量与游离抗原加游离抗体量的比值作定量评估,即计算两者间的平衡常数。抗原-抗体结合的亲和力及其测定原理图上方表明亲和力高低由分子间吸力和斥力间的消长所决定;下方为定量评估亲和力的平衡常数计算原理。 生发中心微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在混悬液中结合:抗体-微珠匀浆法

在混悬液中结合:抗体-微珠匀浆法 这是一种使抗体-微珠基质快速捕获抗原的方法,将抗原溶液与微珠混合,搅拌或振荡制成匀浆。这种方法可使抗原与固相化的抗体最大限度地接触。结合反应完成后,将匀浆装入层析柱内,以便收集结合有抗原的抗体-微珠和洗脱抗原。此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反应时间,充分的利用了抗体结合容量。这比上面介绍的直接用层析柱捕获抗原方法麻烦一些。主要是因为用匀浆装柱比较困难;另一个问题是在混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原结合到抗体-微珠基质层析柱上

抗原结合到抗体-微珠基质层析柱上 为了将抗原结合到抗体微珠基质上,最简单方法是将微珠装到一个层析柱内,再将抗原溶液流经层析柱,当抗原流经层析柱时结合到抗体上而被固定,直到洗脱时才洗脱下来。这种方法的效率取决于抗原与固定的抗体之间的接触时间,通过控制流速,可以改变抗原抗体之间的作用时间。【准备工作】 开始前,要考虑层析柱的类型和尺寸。一般来说,粗而矮的柱子比细而高的柱子容易获得陡峭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荧光抗体的质量鉴定与保存

荧光抗体的质量鉴定与保存 荧光抗体的质量通常用抗体效价和结合比率(F/P比值)来表示。1、抗体效价:一般用琼脂双向扩散法测定。中央孔内加抗原(1 mg/ml),抗体稀释度在1:16-1:32呈阳性者较为理想。2、荧光素(F)与蛋白质(P)结合比率(F/P比值)法 F/P比值系指荧光素与抗体蛋白的克分子比值,是标记抗体质量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比值以1-2(抗球蛋白荧光抗体)或略高于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经典的荧光抗体技术基本原理

经典的荧光抗体技术基本原理(1)直接法直接法是荧光抗体技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它通过标记抗体直接与相应抗原(待检抗原标本)结合,来鉴定未知抗原。其优点为:①由于在反应中只有两种因子参与,结果判断较简单;②特异性强,与其他抗原交叉染色较少;③操作步骤少,方法简便、省时。其缺点有;①敏感性较差;②一种标记抗体只能鉴定一种抗原;③不能用于鉴定未知抗体。(2)间接法间接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首先用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以环孢霉素检测为例)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以环孢霉素检测为例)【基本原理】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是一种利用物质分子在溶液中旋转速度与分子量大小呈反比的特点,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的一种分析方法。Ag或荧光标记的Ag(AgF)旋转比Ag-Ab或AgF-Ab复合物快,当接受一个偏振光面的投入时,如AgF分子的长轴与投入的偏振光面平行,荧光物吸收的偏振光最多,分子呈激发态,当回到基态时发射一个偏振光。如果反应液中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性变应原抗原表位的研究B细胞表位

尘螨性变应原抗原表位的研究B细胞表位 Roberts曾报道Dactylisglomerata植物花粉变应原DacgⅡ可直接诱导B细胞产生IgE反应,相对分子质量23×106,序列为732bp。Der p1在B细胞的表位,与l~33、60~94、101~111、155~187和209~222残基区相关,与组胺的释放有关的表位有52~71、117~133、176~187,其理化性质见表。D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性变应原抗原表位研究对变态反应调节及治疗的可能性

尘螨性变应原抗原表位的研究对变态反应的调节及治疗的可能性 (1)选择向Thl细胞免疫应答发展多肽的原则:大剂量皮下注射变应原3~5年,可导致Thl细胞因子的产生;多价特异性多肽及重组变应原使用,使之避免可能产生IgE相关的效应途径。Thl细胞导向佐剂的使用:口服、鼻滴、舌下给药高剂量多肽均可使特异性抗原-Th2细胞产生耐受;使用能选择性诱导产生几-12的APC特异性变应原,如蜂毒磷酸化A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性疫苗的作用机制

尘螨性疫苗的作用机制 (1)特异性变应原对Thl/Th2细胞免疫途径的影响:见图10-7。特异性尘螨性疫苗对Thl/Th2细胞免疫途径的影响 (2)特异性IgE、IgG的调节:特异性疫苗可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IgG及其亚类IgG4,其免疫复合物可以避免以IgE参与下导向变态反应的免疫路径,诱导不同的免疫效应途径,中止过敏反应。 (3)特异性疫苗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使肥大细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变应原的制备

尘螨变应原的制备 1)变应原溶液制备的基本步骤:材料的粉碎和净化;去除材料中的脂肪和有害物质;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溶液中分离与去除杂质;溶液的透析与浓缩;溶液的酸碱度的校正;溶液的灭菌及检测;溶液的急性毒性试验;溶液的标准化方法以及温度的控制和有效期的制定。 以上的步骤一般可适用于所有的变应原溶液的制备,但针对不同的材料还须做一些调整,如不含脂肪的材料则不需去脂,某些制剂需要透析和浓缩等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