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是指纤维性结缔组织而言,其结构特点是细胞间质内基质外含有较多的纤维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我们仅简述这三种纤维的常见染色方法。 (1)Mallory三色染色法:常用于判定多种组织、器官的病变程度及修复情况,区分肿瘤组织中的纤维成分与平滑肌。 染色步骤: ①中性甲醛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②重 ...
一.实验器材:1. 器材:40孔塑料板、40孔板离心机、微量加样器、振荡器、盖玻片、荧光显微镜等。2. 试剂:单抗隆抗体(单抗)、荧光标记抗鼠免疫球蛋白、PBS(pH7.2-7.4)、甘油、叠氮钠(NaN3)等。二.方法(微量法)1. 将分离好的单个核细胞用PBS洗2次,1000rpm每次10分钟。用含0.1% NaN3 PBS调细胞浓度在0.5-1×108/ml(5000万-1亿/m ...
间接标记法 1. 制备单细胞悬液; 2. 细胞计数,取出 1×106 个细胞于试管中; 3. 用台盼蓝染色计活细胞数,要求活细胞数 >90~95%; 4. 在试管中加入一抗, (剂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 ,孵30育~60 分钟; 5. PBS 洗涤 1~2 次,1500rpm,离心 3 分钟,弃上清; 6.加入二抗,孵育 20~30 分钟; 7. PBS 洗一次,15 ...
1. 将藻酸钠溶于无菌生理盐水,终浓度为 1.5%; 2. 收集培养的肿瘤细胞,用无血清的培养基洗涤1 次,将细胞沉淀重悬于1.5%藻酸钠溶液中; 3. 将上述肿瘤细胞悬浮液用 1 ml 加样枪缓慢滴入磁力搅拌的 250 mMCaCl2 溶液中,形成乳白色的藻酸盐小珠。继续静置于 250 mMCaCl2 中 30 min 即可 使用。以上操作步骤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 将第 4 ...
显色(HRP酶) 1.增强化学发光法(ECL) Ecl 显色原理:氨基苯二酰肼类主要是鲁米诺及异鲁米诺衍生物,是最常用的一类化学发光剂。鲁米诺(luminol,5'-氨基-2,3-二氢-1,4-酞嗪二酮)的分子结构及化学反应式如下: 鲁米诺在免疫测定中既可用作标记物,也可用作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在Ecl底物中,含有H2O2和鲁米诺,在HRP(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发出荧光来。 试验步骤: 1) ...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是研究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一项强大技术,广泛用于多个领域的染色质相关蛋白的研究(如组蛋白及其异构体,转录因子等),特别适用于已知启动子序列或整个基因位点的组蛋白修饰分析研究。这项技术采用特定抗体来富集存在组蛋白修饰或者转录调控的DNA片段,通过多种下游检测技术(定量PCR,芯片,测序等)来检测此富集片段的DNA序列。
考马斯亮蓝(CBB)是SDS-PAGE电泳时常用的蛋白质染料,具有染色程序简单,效果好等优点,但其灵敏度要低于银染和荧光染色,因此后人在原始考马斯染色方法上作了一些修改。本视频介绍Kang等在2002年发表的快速、灵敏的胶体状考马斯G-250蛋白染色法。
视频演示了一个成年猴脑目的蛋白免疫检测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依赖于组织包埋切片技术和专门的自由浮动切片批量染色工具。
膜蛋白的功能受细胞膜脂质成分的调节。这种调节作用由特定的脂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更全面的脂双层-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产生。这些相互作用在药理学研究中特别重要,因为目前市场上许多药品可以通过改变脂双层材料性能,来改变膜蛋白功能。短杆菌肽通道的形成依赖于短杆菌肽亚基构象的改变,反过来又依赖于脂质性能。因此,短杆菌肽通道电流可以指示由某些化合物导致的双分子层性质的变化。
视频展示了普遍使用的线虫寿命测定方法,线虫在固体线虫生长培养基上依靠紫外杀死的细菌来生存。这些程序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为各种常见条件下寿命的检测,包括在饮食中加入活菌或有RNA干扰作用的物质,以及限制饮食。
该视频演示如何从夏威夷短尾鱿鱼(Euprymna scolopes)获得血细胞,以及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细菌粘附实验的方法。
未脱钙骨组织学可以显示骨组织的微细构造,但是它存在技术上的挑战,特别是对于大尺寸的样品。这里我们将介绍一种能制作高质量切片标本的方法,对技术难点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也作了讲解。
细胞内抗原的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 细胞内抗原的检测过程与细胞表面抗原检测过程基本一致,只是在与一抗孵育前,需要预先对细胞用非离子去污剂进行透化处理。【操作方法】(1)取已固定好的细胞爬片或甩片或经过预处理的组织切片(石蜡或冰冻切片);(2)用含0.2%TritonX-100或NP-40的PBS溶液透化固定后的细胞2min(室温),有些标本可能需要长达15min,时间视抗原而定;(3)余下步 ...
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IGSS) 1984年,Moeremans等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与免疫金银染色法相结合,建立了固相载体上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IGSS)。蛋白质抗原通过直接点样或转移电泳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与特异性抗体反应后,在滴加(或浸入)胶体金标记的第二抗体,结果在抗原抗体发生金颗粒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 ...
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基本原理】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是在斑点免疫渗滤测定法基础上,改用胶体金标记物代替酶,省去底物显色的步骤。试验方法是以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为载体,将试剂及标本滴加在膜上,通过渗滤而逐步反应。全过程可于数分钟内完成,阳性结果在膜上呈红色斑点。【试剂及材料】(1)渗滤装置:为一塑料小盒(4x3x0. ...
细胞内(胞浆)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检测法【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应用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借助FCM免疫荧光技术(如FACS)即可从单细胞水平检测不同细胞内的细胞因子,并由此可判断产生特定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细胞定位,分布密度及细胞因子与组织病变的关系等。也可将细胞裂解后,应用ELISA、RIA等技术检测细胞与细胞因子水平。现以FCM免疫荧光法检测人PBMC内的细胞因子为例加以简单介 ...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对照实验 为保证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特异性,排除非特异性染色,必须在初次实验时进行对照实验。 (1)直接法需设的对照实验 1)标本自发荧光对照:标本只加PBS或不加PBS,甘油缓冲液封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应呈阴性荧光,即未见与特异性荧光相似的荧光。 2)抑制实验:可分为二步法和一步法。二步抑制法即在标本上先加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再滴加标记荧光抗体,结 ...
补体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步骤 1.材料 (1)免疫血清60℃灭活20分钟,用Kolmers盐水作2倍稀释成1:2、1:4、1:8或更高。如免疫血清补体结合的效价为1:32,则免疫血清应作1:8稀释。Kolmers盐水配制:在pH 7.4,0.1mol/L的磷酸缓冲盐水中溶解MgSO4,含量为0.01%; (2)补体用新鲜豚鼠血清,一般作l:10稀释或按补体结合反应试管法所测定 ...
荧光显微镜的组成 生物荧光显微镜主要由照明系统、滤光片系统和显微镜三部分构成: (1)照明系统:生物荧光显微镜包括高压和低压两个照明系统,高压汞灯可发射出各种波长(紫外到红外)的光,提供激发光光源,用于荧光显微镜观察。低压光源的卤素灯提供可见光,用于普通显微镜观察。 (2)滤光片系统 1)激发光滤片(excitationfilter):位于光源和显微镜之间的光路内,其 ...
荧光显徽镜的分类 1903年Wood首次设计了一种能吸收可见光和允许紫外光通过的滤片。以此为基础,1911年Reichert设计了第一台荧光显微镜。随着荧光染色方法和荧光显微镜装置的改进,尤其是荧光抗体技术的建立,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荧光显微镜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通常是紫外光或蓝紫光)激发显微镜下标本内的荧光物质,使之发出荧光,呈现荧光影像。荧光显微镜包括光源、滤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