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厚叶狄克亚,原产巴西、阿根廷。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高温。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5℃。 繁殖:可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扒取母株周围旁生的蘖芽,可直接盆栽。播种,在4-5月进行,播后15-20天发芽,幼苗期生长较慢。实生苗需4-5年才能开花。 栽培:盆栽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沙壤土,也可用腐叶土、粗沙加少量石灰质的混合土壤。生长期保持盆 ...
又名茶条树原产我国。喜凉爽湿润环境,不耐强光曝晒,耐瘠薄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的中性土最适宜。 繁殖: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11月采和,冬季沙藏,翌春播种,播后30-40天出苗,苗床培育1年后移栽。扦插,以6-7月间扦插最好,选半木质化枝条,长10-15厘米,插后25-30天生根。 栽培:移植种苗应在落叶后或萌芽前进行,移栽苗木需带土。秋季落叶后或春季移植时,对移栽植株适当进行修剪整形。 ...
又名细叶水团花,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不耐高温和干旱,但耐用水淹,以肥沃酸性的沙壤土为佳。 繁殖: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10月采种,冬季室内贮藏,翌春播种,播后约30天发芽。扦插,以梅雨季节最好,选取二年生成熟枝条,长10-15厘米,插后30-40天可生根。 栽培: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并加以修剪整形。春季萌芽后,施肥1次,促使多萌发新枝,对徒长枝适当进行摘心,使株形均衡美观 ...
七叶树又名天师栗,原产我国。喜温暖稍湿润环境,较耐寒,略耐阴,宜在土层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阳光过强或土壤过于干燥时对生长不得利。 繁殖: 主要用播种繁殖,10月采种后应立即播种,种子干燥后容易丧失发芽力。幼苗出土力较弱,播种覆土不宜过深,播后25-30天发芽,苗期需适当遮阴。 栽培: 栽植前应施足基肥。生生过程中,一般不需修剪整形。天气干旱时,应注意浇水。成年树每年冬季落叶后应开沟施 ...
又名米仔兰,原产我国南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稍耐阴,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 繁殖: 常用压条和扦插繁殖。压条,以高空压条为主,在梅雨季节选用一年生木质化枝条,于基部20百厘米处作环状剥皮1厘米宽,用苔藓或泥炭敷于环剥部位,再用薄膜上下扎紧,2-3个月可以生根。扦插,于6-8月剪取顶端嫩枝10厘米左右,插入泥炭中,2个月后开始生根。 栽培: 盆 ...
合欢又名夜合树,原产我国和日本。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中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 繁殖: 主要用播种繁殖。10月采种,种子干藏至翌年春播种,播前用60摄氏度热水浸种,每天换水1次,第三天取出保湿催芽1周,播后5-7天发芽。 栽培: 育苗期及时修剪侧枝,保证主干通直。移植宜在芽萌动前进行,但移植大树时应设支架,以防被风刮倒。冬季于树干周围开沟施 ...
又名佛竹,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干旱和烈日曝晒,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 繁殖: 主要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在梅雨季节选取基部带有腋芽的嫩枝条3-5节,带部分小叶,斜埋在土壤中,浇水保湿,约20天可萌发出不定根。待新笋萌发后再移植。栽培: 移栽以早春2月或梅雨季节最好。选3-5支母竹,多带地下竹鞭,移植后放阴湿处养护。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多向叶面 ...
又名叶子花,原产南美巴西。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高温,过于阴蔽影响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的沙壤土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7摄氏度。 繁殖: 常用扦插繁殖。6-7月花后剪取成熟的木质化枝条20厘米长,插入沙床,一般30天左右生根。 栽培: 露地栽培,选择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或窗台南面。生长期保持土壤过湿也会引起落叶和根部腐烂。生长期每2周施肥1次,花期增施2-3次磷肥。开花期落花、落叶较 ...
又名栀子,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积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 繁殖: 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扦插,在梅雨季节用嫩枝15百米长,插于苗床,10-12天生根。压条,4月选取二年生枝条,长20-25厘米,压埋在土中,保持湿润,约30天生根,夏季与母株分离,翌春分栽。 栽培: 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为好,在梅雨季节进行,需带土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盛夏要多浇水 ...
又名夜香树,原产美洲热带。喜温暖湿润和向阳通风环境,适应性强,但不耐寒,要求肥沃、疏松和微酸性的土壤,冬季温度不低于5度。 繁殖: 常用扦插、分株和播种和繁殖。扦插,以春、秋季为好,剪取成熟枝条10--12厘米长,插于沙床,约30天生根。分株,春季可结合换盆时进行。播种,5月播种,播后2周发芽。 栽培: 生长期要及时浇水,每半月施肥1次。花后将枯枝和过密枝条剪除,对徒长进行截短处理。冬季南京地区应 ...
蜡梅又名腊梅,原产我国中部。喜阳光充足环境,耐旱,较耐寒,耐阴,怕风和水,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 繁殖: 可用播种、分株、压条繁殖。播种,6月采种,随采随播最好,播后约10天发芽。分株,在落叶后至萌发前进行,在蜡梅周围剪取带根小苗栽种即行。压条,用堆土法和高压法均可,高空压条在梅雨季节进行。 栽培: 蜡梅于秋冬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可移栽植株。种植地需选高燥避风场所,切忌积水和碱土。每年秋、 ...
现有的苔藓植物约有4000种。我国约有2100种,这是一类结构比较简单的高等植物。一般生于阴湿地方,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比较低级的种类其植物体为扁平的叶状体;比较高级的种类其植物体有茎、叶、体的分化,可是还都没有真正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和植物体的功能,由一些表皮细胞突出物形成的假根来完成。它们没有维管束那样真正的输导组织。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生活。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 ...
木兰科约18属,300种,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1属,120多种,大多产西南部。木兰科多为乔木和灌木,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在小枝上留下环状托叶痕;花大,两性,单生于枝顶或叶腋,花被不分花萼与花瓣,花被片6至多数,每轮3片。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与柱状花托状花托的下部。花药长于花丝。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与柱状花托上部。子房1室,每室胚珠2个或多颗。果实为聚合蓇葖果,花 ...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是植物界最高一级的一类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种子或胚珠被在果实或心皮中。果实在成熟前,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种子成熟后,则以各种方式散布种子,或继续保护种子。它们的孢子体,占绝对优势,而又高度分化。木质部中 有了导管和纤维;韧皮部中有了筛管和伴胞。相反的它们的雄雌配子体,则进一步分别简化为成熟的花粉粒和成熟的胚囊。这是对陆生生活的高度适应,是进化的表现。同时双受精作 ...
子囊菌亚门是真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亚门,全世界有2720属,28650种,除少数低等子囊菌为单细胞外,绝大多数有发达的菌丝,菌丝具有横隔,并且紧密结合成一定的形状。子囊菌的无性生殖特别发达,有裂殖、芽殖、或形成各种孢子,如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厚壁孢子)等。有性生殖产生子囊(ascus),内生子囊孢子(ascospore),这是子囊菌亚门的最主要特征,除少数原始种类,子囊裸露不形成子实体外,如 ...
酿酒酵母菌属于酵母菌科。单细胞,卵圆形或球形,具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极微小,常不易见到)、液孢、粒线体及各种贮藏物质,如油滴、肝糖等。繁殖方式有3种:①出芽繁殖,出芽时,由母细胞生出小突起,为芽体(芽孢子),经核分裂后,一个子核移入芽体中,芽体长大后与母细胞分离,单独成为新个体。繁殖旺盛时,芽体未离开母体又生新芽,常有许多芽细胞联成一串,称为假菌丝;②孢子繁殖,在不利的环境下,细胞变成子囊, ...
麦角菌属于麦角菌科。寄生在禾本科麦类植物的子房内,菌核形成时露出子房外,呈紫黑色,质较坚硬,形状象动物的角故叫麦角。麦角落地过冬,春季寄主开花时,茵核萌发生成红头紫柄的子座。每一个菌核可生出20—30个子座,子座头部近圆形,从纵切面观,可见沿外层有一层排列整齐的子囊壳,于囊壳瓶状,孔口略露于外,其内长有许多长圆柱形的子囊,每个子囊含有8枚针形的子囊孢子。孢子散出后,借助于气流、雨水或昆虫传到麦穗上 ...
冬虫夏草菌是麦角菌科一种寄生于蜗蛹蛾科昆虫幼虫体上的子囊菌。这种菌的子囊孢子为多细胞的针状物,由子囊散出后分裂成小段,每段萌发,产生芽管,侵入昆虫的幼虫体内,蔓延发展,破坏虫体内部的结构,把虫体变成充满菌丝的僵虫,冬季形成菌核,夏季自幼虫体的头部长出棍棒状的子座,子座上端膨大,近表面生有许多子囊壳,壳内生有许多长形的子囊,每个子囊具2—8个子囊孢子,通常只有2个成熟,子囊孢子细长、有多数横隔,它从 ...
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真菌,全世界有1100属,16000余种。都是由多细胞的菌丝体组成的有机体,菌丝均具横隔膜。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产生两种形式不同的菌丝:一种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具有单核的菌丝,这叫做初生菌丝。以后通过单核菌丝的接合,核并不及时结合而保持双核的状态,这种菌丝叫次生菌丝。次生菌丝双核时期相当长,这是担子菌的特点之一。担子菌最大特点是形成担子(basidium)、担孢子(basid ...
木耳(黑木耳)属于木耳科。子实体叶状或耳状,半透明,胶质,有弹性,深褐色至黑色。黑木耳的担子,每个横裂分隔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生出细长的小梗,小梗上着生担孢子。分布于全国各地。腐生于柞、械、榆、榕树等砍伐段木和树桩上,也有人工栽培。木耳含有麦角甾醇、脑磷脂、卵磷脂、甘露糖等,能补气益血,润肺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