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稗属的1种。稈直立或铺散,分蘖多。叶片扁平,不具叶舌。圆锥花序由10余枚直立或斜升的穗状花序组成。小穗卵圆形,无柄,成2~4行密生于穗轴之一侧。第二成熟花外稃和内稃坚硬,光滑,紧包颖果,成熟后谷粒易脱落。染色体2n=48或42,54,大多为4倍体植物。稗的生活力强,能耐涝抗旱,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稻田和旱地的有害杂草。 稗属有10余种,其中可供食用的栽培种食用稗它的谷粒成熟后不易脱落 ...
腔菌纲的1目。又称小盾壳目。本目真菌子囊果表生,或生于表皮下,扁平,半圆形或式盾状,下部为假柔组织,上部为坚实的子座,单腔或多腔,借孔或缝开裂。有格孢腔菌属的核心组织类型,菌丝体多为暗色,在植物寄主上表生,但有些属的菌丝体完全或部分内生,也有些属的菌丝体可形成附着枝。本目真菌是热带植物叶的寄生菌或腐生菌。 E.S.勒特雷尔(1973)将本目下分4科,其中的星盾炱科和微盾壳科在分类学上较著名。 ...
裸子植物已绝灭的一个目,又称拟苏铁目,外形和乔木状的苏铁植物相近似:茎球状或柱状;叶羽状,聚生于茎顶;种子裸露,生于大孢子叶上。但是本目具双唇型的气孔器和结构特殊的孢子叶球,与苏铁目不同。通常,本目、苏铁目和五柱木目一并列入裸子植物亚纲,也有人为本目建一本内苏铁门(Cycadeoidophyta)或本内苏铁纲。本目内含两科,即拟苏铁科(Cycadeoidaceae)和魏兰德科(Williams ...
子囊菌亚门的1纲。菌体结构比较简单,菌丝体无或发育不良。无性繁殖主要为细胞的芽殖或裂殖;有性生殖是在两个性细胞结合后,直接形成子囊或子囊枝。子囊裸露,薄壁,无专门的开口。多数腐生,少数是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寄生菌,还有一些属种是与昆虫共生的虫道真菌。本纲包括酵母菌和外囊菌等。 依据子囊产生方式的不同,本纲下分3目,即①内孢霉目:子囊直接由两个细胞接合形成接合子,或是由单个细胞孤雌生殖而产生。②外 ...
报春花科的1属。多年生,稀1或2年生草本。叶基生成莲座状叶丛。花通常排成伞形花序或一至数层轮生于花葶上,很少单生或排成总状或头状花序;花冠钟状至高脚碟状,黄、白、淡红或紫红色,筒部比花萼长,喉部不收缩;雄蕊贴生于花冠筒上;花柱常有长短两型。蒴果瓣裂,稀不规则开裂。50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极少产于南半球。中国约有300种,分布遍于全国,尤以四川、云南、西藏种类最丰富,多生长于高山草地、草甸 ...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茎直立或匍匐,具互生、对生或轮生叶,或无地上茎而叶全部基生,并常形成密集的莲座丛。花两性,整齐。花萼(3~)5(~9)裂,宿存;花冠合瓣,(3~)5(~9)裂;雄蕊5,与花冠裂片对生;花丝分离或下部合生,多少贴生于花冠筒上。子房1室;胚珠多数,生于特立中央胎座上。果实为蒴果。花粉粒为超扁球形至长球形,具3(~4)或3~10孔沟。 ...
裸藻门裸藻纲裸藻目裸藻科的1属。又名扁虫藻属。体形稳定,明显地背腹侧扁,正面观常为圆形、卵形或椭圆形,有的螺旋状扭转,背侧隆起成脊状,后端多延伸成刺状;色素体绿色,圆盘形,无蛋白核;同化产物为副淀粉,形状有环形、圆盘形、球形及哑铃形。 本属约160种,中国现有的记录约60种。分布较广,为湖泊及其他小型静水水体中常见的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时,可使水呈绿色。常见的种类有尖尾扁裸藻、宽扁裸藻、长尾扁 ...
蓝藻门的1属。藻体由单列细胞所组成的丝体,具倒“V”形分枝,绝大多数在一侧发生,为真分枝或伪分枝,藻丝外的鞘薄而坚固,或胶化而粘滑。细胞一般为腰鼓形或圆柱形;异形胞间生,球形或椭圆形。段殖体和孢子未发现。在胶鞘中往往有碳酸钙的沉淀。 本属仅1种,即层理鞭枝藻,是普生性的温泉蓝藻。生长在世界各地的30~70℃温泉中,在冷水中绝少。 ...
水龙骨目铁角蕨科巢蕨属的1种,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在中国产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本属的所有种类均附生树干或树林下的石头上,具粗短的直立根状茎,单一的叶片,莲座状排列于茎顶端呈鸟巢状,中央积聚林中落叶,经雨水作用而腐烂,在叶柄基部和交织的不定根之间形成厚的腐殖质层,为全株储存和提供水分和养料。本种叶片阔披针形,向两端渐变狭,渐尖头或短尖头,基部长下延,几达叶柄基部,全缘并具 ...
裸藻门裸藻纲裸藻目变胞藻科的1属。均为具一条鞭毛的单细胞体,体形易变,常为纺锤形或圆柱形。没有眼点;不具色素体;同化产物为副淀粉。 本属约35种,中国现有的记录仅6种。多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中。营渗透性的腐生营养。在处理污水的活性污泥中也有。常见的种类有尾变胞藻。 变胞藻属在形态上与裸藻属很相似,而且可通过实验室培养方法把裸藻属中的某些种类去色,从而使与变胞藻属种类的特征近似,如纤 ...
甲藻门薄甲藻科的1属。植物体为单细胞,球形、卵形、圆锥形;横断面椭圆形或肾形。横沟环状或呈螺旋状环绕,将植物体分为上、下壳,位于腹面的纵沟明显。胞壁薄,整块或由大小不等的多角形板片组成,板片平滑、具点纹、线纹或乳头状突起;上壳的顶板、沟前板和前间插板的数目按种类而异;下壳的板片数目恒定。鞭毛2条,色素体多数,圆盘形、卵形,呈金黄、黄绿、褐色;少数种类无色素体。具或不具眼点。具一个间核型细胞核。 ...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1科,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基出或近基出,叶脉多少平行,不具托叶。花期出花茎,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小,常两性,整齐,无小苞,风媒或部分虫媒,萼筒状,4裂,花冠合瓣,4裂,膜质和萼裂片均覆瓦状排列,雄蕊4(稀1~2),有极长花丝及丁字形花药,含多数花粉粒,子房上位,常由2心皮合成,2室(有时1~4室),中轴胎座,每室有1至多数半倒生胚珠(如1室时为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 ...
蔷薇科蔷薇亚科的1属。矮小多年生草本,有短而粗壮根茎,紧贴地面上,由叶腋生出细长匍匐茎,茎上有长节间,节上生根与叶,供繁殖用。叶互生成簇,叶柄通常较叶片长,叶为羽状。3或5小叶,托叶鞘状,附着在叶柄基部,与叶同时长大。花常成总状或伞房状花序,生于直立的花葶上,两性或单性,花托突出成圆锥状,萼片5,有5片副萼,在果时宿存;花瓣5,白色,着生在花托边缘上,雄蕊多数,有时少数或不存;心皮多数,着生在 ...
红藻门串珠藻目的1属。植物体串珠状,具明显的中轴、节和节间;并有节丝和节间丝,具胶质,常为浅蓝绿色、橄榄色或紫色。细胞具几个盘状或长圆形色素体,一个蛋白核。果孢子萌发成微观的丝状体系,这种体系或由繁枝丝体形成壳状,或为一很疏松的组织,后者曾被称为假垺氏藻。这一双相的微观叶状体其后直接长成直立的串珠藻藻体。除单孢子的无性生殖外,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雌雄同株或异株,囊果集中生长在节上,聚集呈球型。 ...
豆科的1属。1~2年生草本。复叶有3片椭圆形或长圆形、边缘具细齿的小叶。花小,黄色或白色,排成狭长的总状花序;萼钟形,有5裂齿;花冠蝶形;雄蕊10,二体(9 1);子房有数颗胚珠。荚果广卵形,不开裂,荚瓣常有网状脉纹。约20余种。多分布于温带,中国有9种。栽种较多有白花草木犀和黄花草木犀两种重要牧草。草木犀适应性广、生长快、产量高,可作饲料和绿肥,且因其生活力强,有改良土壤和防止冲刷的作用,故 ...
蓝藻门念珠藻目颤藻科的1属。原植体为单一藻丝、直走或屈曲;或许多藻丝互相交织而形成片状、束状或皮革状的蓝绿色团块。藻丝细长、圆柱形、不分枝;藻丝外表无胶鞘。藻丝端部细胞往往逐渐狭小而成尖细的针头,有的弯曲如钩,或作螺旋状转向;有的其游离端处的壁增厚而成一帽状体。一般细胞为圆柱形,细胞间的横壁处平直或出现缢缩,细胞的内容物一般为灰蓝或深蓝绿色,均质,或具少数或多数的小颗粒,无定点的或有规律地分布 ...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几乎全为阳性木本植物。叶互生,无托叶,通常无叶柄,叶体小,多呈鳞片状,草质或肉质,且多具泌盐腺体。花集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稀单生;通常两性,整齐,4~5数。花萼深裂、宿存。花瓣分离,散落或宿存。雄蕊同数至多数。花丝常分离,稀基部结合,花药2室、纵裂。子房上位,1室,心皮2~5,侧膜胎座,稀为基底胎座。花柱离生或无,有时结合,柱头头状。蒴果圆锥形,内生多数种子,室 ...
亦称蜈蚣草、圆羊齿。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骨碎补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状茎有直立的主轴和向四周蔓延的匍匐茎。匍匐茎的短枝上生有圆球形块茎。叶丛生、亚革质,叶片线状披针形,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多数、常成覆瓦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圆齿,无柄,与叶轴间有关节相连。根状茎、叶柄及叶轴均被有棕色鳞片。孢子囊群生于叶背面侧脉的小脉顶端,在中脉两旁各成一行。囊群盖肾形,广布 ...
指植物在环境胁迫(如干旱、冷冻或高盐浓度)下,在细胞内通过代谢活动,合成某些对原生质无伤害的有机物质以降低水势、平衡其周围环境的胁迫。这些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和各种糖等,在原生质中具有相对高的浓度,但对酶活性无损伤。 ...
亦称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由于水溶液中有溶质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这种水势差即为该溶液的渗透势。因为纯水水势被定为零,所以渗透势为负值。某溶液的渗透势的绝对值与该溶液的渗透压的数值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