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繁殖优良植物株系 组织培养具有时间短、增殖率高和全年生产等优点,比大田生产快得多。加上培养材料和试管苗的小型化,这就可使有限的空间培养出大量个体。例如兰花(Cymbidium)、桉树(Eucalyptus)、杨树、秋海棠等植物,用一个茎尖或一小块叶片为基数,经过组织培养,一年内可以增殖到10000~100000株,繁殖速度如此快,说明组织培养对于短期内需要大量繁殖的植物,如引入的优良品种、优 ...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Haberlandt)在细胞学说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要在试管中人工培育植物。他预言离体的植物细胞具有发育上的全能性,能够发育成为完 ...
(一)温度: 对大多数植物组织20~28℃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其中26~27℃最适合。 (二)光: 组织培养通常在散射光线下进行。光的影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植物组织在暗处生长较好,而另一些植物组织在光亮处生长较好,但由愈伤组织分化成器官时,则每日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质的形成,光是决定三因素。 (三)渗透压: 渗透压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很有关系。在培养基 ...
①根据配方要求,用量筒或移液管从每种母液中分别取出所需的用量,放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粗天平称取蔗糖、琼脂放在一边备用。 ②将①中称好的琼脂加蒸馏水300~400毫升,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煮沸溶解呈透明状,再停止加热。 ③将①中所取的各种物质(包括蔗糖),加入煮好的琼脂中,再加水至1000毫升,搅拌均匀,配成培养基。 ④用1N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滴入③中的培养基里,每次只滴几滴,滴后搅拌均匀, ...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 【目的】:学习和掌握共培养过程关键技术环节及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要求】:以烟草叶片为材料,与对数生长期的带有外源基因的农杆菌共培养,遗传转化烟草叶片,筛选抗性再生植株。 【内容】:1、烟草无菌苗的准备 2、带有外源基因农杆菌的培养 3、烟草叶片与对数生长期农杆菌的共培养 4、抗性再生植株的筛选 【用具】 ...
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广,在晚秋和早春时期发生的冻害和冷害两种低温危害,常常给越冬作物和果木造成严重伤害。冻害由0℃以下低温造成,冷害由0℃以上低温引起,冷害对植物的伤害程度,除取决于低温外,还取决于低温维持时间的长短。植物抗寒性的强弱决定其生长季节,因此蔬菜作物利用抗寒品种,可以将露地栽培提前,提早供应市场;而选育抗寒性强的果树品种,不仅是寒带果树育种者的主攻方向,而且也是温带甚至热带果树育 ...
一、原理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过硫酸铵(AP)和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简称TEMED)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通过改变聚丙烯酰胺单体的浓度和交联度可以控制凝胶孔径的大小。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用量,可以控制凝胶聚合的速度。本实验采用不连续的电泳体系。以聚丙烯酰胺为支持物,采用电泳基质的不连续体系,即凝胶孔径的不连续性、缓冲液离子 ...
一、原理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是一切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盐溶法是提取DNA的常规技术之一。从细胞中分离得到的DNA是与蛋白质结合的DNA,其中还含有大量RNA,即核糖核蛋白。如何有效地将这两种核蛋白分开是技术的关键。DNA不溶于0.14mol/L 的NaCl溶液中,而RNA则能溶于0.14mol/L 的NaCl溶液之中,利用 ...
一、实验目的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玉米(Zea mays)2n=20、水稻(Oryza sativa)2n=24、蚕豆(Vicia faba)2n=12等作物的花药,任选一种。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 ...
一、生物显微镜(BiologicalMicroscope)的结构和使用 放大倍数: 10X4低倍观察 10X10中倍观察 10X40高倍观察 10X100油镜 1、生物显微镜的结构 将本文分享到下面的网站: 更多 ...
第一章 植物制片的方法及准备 植物制片技术是植物显微技术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关植物形态建成、植物杂交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药用植物的培育和鉴别以及林木材性鉴定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都需要应用显微制片技术,由于各种作物器官的性质差异以及研究目的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制片方法,但因限于学时及篇幅,本书仅根据常用的基本原理及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介绍。 第一节植物制片的基本要求与主要制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根尖的内部构造。 2.了解根的初生结构、初次生结构。 3.掌握被子植物根尖的吸收分泌功能。 二、实验原理 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叫做根尖,主根、侧根和不定根都具有根尖。根尖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根的生长和根内组织的形成都是在根尖进行的。根尖一般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经过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植物体发育出成熟的根结构,这种由顶端 ...
一、目的 学习应用秋水仙碱诱变园艺植物染色体加倍的操作技术,以及掌握染色体倍性鉴定的常用方法。二、材料和设备 黄瓜种子以及幼苗;秋水仙碱、二甲基亚矾(DMSO)、聚乙二醇(PEG);蒸馏水,小滴管,50ml量筒,100ml容量瓶,卷尺、放大镜等。三、说明 应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植物产生变异,进行选择育种的方法是化学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分为两类,一类是诱导产生多倍体,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碱(Col ...
在育种工作中,有时需要将花粉保存一段时间。虽然人们已经知道,花粉保存以温度较低(0~15℃),空气湿度稍干(不能太干)、黑暗条件下为宜。但是各种不同植物花粉寿命长短相差悬殊,这一是由花粉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二是由贮藏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说,禾谷类作物花粉的寿命较短,自花授粉植物花粉的寿命尤其短,如小麦在花药开裂后30min,花粉即由鲜黄色变为深黄色,此时已有大量花粉丧失活力。在许多特殊条件下,花粉的生 ...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果实中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缺乏它就会患坏血病。但人体中一般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需要的维生素C,必须从植物产品中获取。因此,植物产品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是植物产品质量,特别是果蔬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 鲜草莓、鲜枣或干枣。2.仪器 恒温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烘箱以及移液管、烧杯、容量瓶等玻璃器皿。3.试剂及配制(1)4.5mol/L H2S ...
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果树作物,可溶性糖与酸的含量及其配比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低糖中酸,风味淡,品质差。因此,可溶性糖的定量研究对果树的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 新鲜或冷冻的植物材料2.仪器及试剂 高速组织捣碎机、电热恒温水浴锅、1000W调温电炉以及20 ...
一、目的要求 掌握蓝藻门代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繁殖和生活史;掌握 蓝藻门的基本特征及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和制片观察方法。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颤藻属、念珠藻属、微囊藻属、色球藻属、0.2%亚甲蓝溶液等。三、实验内容和方法1.颤藻属(Oscillatoria) 植物体为单条藻丝或多条藻丝组成的皮壳状或团块群体。用解剖针挑取少许生活材料,做水封装片观察以下内容: (1) 藻体形态和运动(用低 ...
一.目的要求 本门植物种类繁多,体形多样,分布极广,是植物界进化的主干,也是教学和实验的重点,为此安排两次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要: 1.的代表植物的形态构造、繁殖和生活史。从而掌握本门的征。 2.了解植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分化到有分化,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核相交替到世代交替的演化趋向。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衣藻属、绿球藻属、栅列藻属、实球藻属、团藻属、I―KI溶液等。三 ...
一、目的要求: 本门植物种类繁多,体形多样,分布极广,是植物界进化的主干,也是教学和实验的重点,为此安排两次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要: 1.的代表植物的形态构造、繁殖和生活史。从而掌握本门的征。 2.了解植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分化到有分化,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核相交替到世代交替的演化趋向。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水绵属、刚毛藻属、丝藻属、竹枝藻属、轮藻属、海生绿藻标本、 ...
一、目的要求 掌握三门藻类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的形态构造、繁殖和生活史。二、实验材料 海带属、水云属、紫菜属、舟形藻属、海藻标本。三、实验内容和方法(一) 褐藻门(Phaeophyta)1.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1)孢子体:藻体褐色,可分为三部分。 带片:扁平不分枝的带状体为带片。两侧缘薄,具波状皱褶.中部较厚,带片的中下部最宽,向上变窄,顶端渐尖。有两条纵沟贯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