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朵花内有雄蕊5枚,其花丝分离,而花药互相连合成筒状,环绕花柱,如向日葵的管状花、蒲公英的舌状花等的雄蕊。
K5C5A(∞)G(3 ∞∶3 ∞)双子叶植物纲,草本或木本,皮部纤维发达,有粘液,单叶互生,掌状脉,托叶早落,花常两性,辐射对称。萼片5枚,常基部连合,其下常有由苞片变成的副萼;花瓣5枚,近基部与雄蕊管连生;雄蕊多数,花丝下部连合成管,为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大而有刺;子房上位,由3至多数心皮组成3至多室,每室具1至多数倒生胚珠。蒴果,种子有胚乳。产于温带及热带。我国南北各地均产。本科包括重要 ...
雄蕊花丝顶端膨大呈囊状的部分。由2个或4个花粉囊(小孢子囊)组成,分为二半,中间以药隔相连。花粉囊中产生花粉,花粉粒成熟后,花粉囊自行裂开,花粉粒由裂口处散出。花药在花丝上着生的方式有几种类型。有的花药的基底着生于花丝顶端,叫底着花药;有的花药以背面中部着生于花丝的顶端,叫丁字型花药。 ...
雄蕊的花药中产生花粉粒的地方。花药由2个或4个花粉囊(小孢子囊)组成,分为两半,中间有药隔相连。每个花粉囊最外为1层表皮,其内有1层细胞,体积较大,在发育早期叫药室内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到花药成熟时,这层细胞进一步增大,并在垂周壁和内切向壁上出现不均匀的木质或栓质加厚,此时叫纤维层。纤维层壁的加厚有利于花粉囊的开裂。纤维层内通常有1~3层薄壁细胞叫中(间)层。中层细胞初期贮有淀粉,在花药发育过程中 ...
种子植物花粉粒的总称。单核花粉粒是被子植物的小孢子,成熟花粉粒是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花粉粒的结构有两层壁,外壁较厚,其上有花纹和颜色,组成外壁的成分中有孢粉素(是类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酯的氧化多聚物的衍生物),性质坚固,具抗酸和抗生物分解的特性;内壁薄,由果胶和纤维素组成。许多植物的成熟花粉粒由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组成。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外壁的颜色和花纹等特点是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有些植物几个或多 ...
一朵花中的雌性生殖器官。着生在花托的中央,由柱头、花柱和子房3部分组成,构成雌蕊的单位叫心皮,它是一个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植物种类不同,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也不同,由1个心皮组成的雌蕊叫单雌蕊,如蚕豆、大豆;由2个以上心皮组成的雌蕊叫复雌蕊,其中有的各心皮分离,因而雌蕊也分离,叫离生雌蕊,如牡丹、玉兰;复雌蕊中各心皮彼此联合组成1个雌蕊,叫合生雌蕊,如棉、番茄,多数被子植物为此类型。合生雌蕊可以是柱 ...
雌蕊中连接柱头与子房的部分。一般为细长管状,也有极短的,如水稻、小麦。花柱是花粉进入子房的通道,花柱的内部结构有两种类型:开放型(中空的)和闭合型(实心的)。开放型花柱中有宽或窄的花柱道,如百合。其结构是在花柱道周围常有一层特殊的内表皮细胞,称为通道细胞,是分泌细胞,能向花柱道分泌物质;闭合型花柱中没有花柱道,由引导组织充满。引导组织细胞长形,壁薄,细胞内含丰富的细胞器,细胞间逐渐形成大的胞间隙, ...
子房内胚珠着生的部位,是心皮腹缝线(心皮边缘结合处)形成的肉质突起,胚珠着生于其上。由于心皮数目和结合方式的不同,胎座有不同类型。边缘胎座:1室单子房,胚珠沿腹缝线着生,如大豆;侧膜胎座:1室复子房,胚珠沿相邻两心皮的腹缝线着生,在边缘成若干纵行,如紫花地丁;中轴胎座:多室复子房,各心皮内卷在子房中央合成中轴,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百合;特立中央胎座:多室复子房,其中的隔膜和中轴上部均消失,只剩下中 ...
胚珠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器官,受精后发育成种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包被,即裸露的,如松柏类植物球果的果鳞,其向轴面上有两个裸露的胚珠;被子植物的胚珠发生在子房内,由子房壁包被,胚珠着生在胎座上。一个子房中含有胚珠的数目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如桃只有一个胚珠,而棉有多个胚珠。胚珠由珠心、珠被、珠柄和珠孔组成。珠心是发生在胎座上的一团胚性细胞,是胚珠的中心部分,珠被包围在珠心的周围。珠被包围珠心时在顶端 ...
十字花科植物花茎从心叶中间抽出来的现象。抽苔的快慢与气温有关。如油菜,气温在10℃以下时,抽苔的速度缓慢;超过10℃,抽苔则明显加快,抽苔时需要较多的养分,须及时追肥灌溉,促使花茎大量分枝和多结角果。 ...
亦称筒状花。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中,具有管状花冠的花。为合瓣花,花冠连合成管状,缘部5裂,稀4裂,不甚展开。如向日葵花序的中部小型花。 ...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只有雄蕊的花称雄花,只有雌蕊的花称雌花。如黄瓜是雌、雄单性花,生于同一植株上,柳、杨则是雌、雄单性花分别生于不同植株上。生雄花的叫雄株,生雌花的叫雌株。
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中,具有舌状花冠的花。为合瓣花,花冠下部连合成筒状,上部连合呈扁平舌状,如向日葵花序外缘呈花瓣状黄色的大型花、蒲公英花序上的花等。
表示一朵花结构的简单公式。花各部分的代号一般用每轮花名称的第1个字母表示。通常用K表示花萼(kalyx);C代表花冠(corolla);A代表雄蕊群(androecium);G代表雌蕊群(gynoecium)。如花萼和花冠不能区分,可用P代表花被(perianth)。每个字母的右下角可记上一个数字,表示各轮的实际数目,如缺少某一轮可记“0”,如数目极多时用“∞”表示,如某一部分的各单位联合,可在数 ...
用花的横剖面简图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的图式。花图式也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图。以百合和蚕豆为例说明。图中中空的弧线表示苞片,实心弧线表示花冠,带横条的弧线表示花萼;雄蕊和雌蕊以它们的横切面图表示。图中也可以看到联合或分离,整齐或不整齐的排列情况。
桃树的花。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萼片卵圆形或长圆状三角形,被短柔毛。花瓣分离,粉红色。雄蕊多数,子房被毛。开花期在4~5月。 ...
小麦花集中着生在麦穗上,按一定方式排列,整个麦穗是小麦的复花序。麦穗有一主轴,周围生出许多小穗,每个小穗基部有2片坚硬的颖片,称外颖和内颖。颖片之内有几朵小花,一般基部的2~3朵花能正常发育,上部的花往往是不育花。每朵能育花的结构是:最外面有2鳞片状薄片,称稃片其中外边的1片叫外稃,里面的1片叫内稃。从发育形态和解剖学看,一般认为外稃是小花的苞片,有的小麦品种具芒是因外稃的中脉延长成芒状。对内稃来 ...
禾本科植物小花的外稃内基部的小囊状突起。从来源上看,一般认为是退化的花被,原始者3片,如竹亚科;禾亚科通常2片。开花时浆片吸水膨胀,把外稃、内稃撑开,使雄蕊露出,现常把浆片称做鳞被。 ...
许多小花着生在花轴上的次序,也指着生在共同花轴上的一簇花和苞片。花轴也叫总花柄或花序轴。花轴分枝或不分枝,其上除着生花外还可着生小的苞片,没有营养叶。有的花序的苞片密集成总苞,如蒲公英花序外具总苞。花序的形式变化很多,表现为花轴的长短、分枝与否、小花有无花柄、各小花开放的顺序等。一般根据小花开放的顺序将花序分为两大类,即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无限花序的特点是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期间总花柄仍可继续生长,不 ...
无限花序的一种。其特点是花轴直立,其上着生许多无柄小花。小花为两性花,如车前(Plantago asiatica)、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