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目前我国细胞培养器皿主要仍使用能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清洗的主要目的为清除杂质和微生物,使在器皿内不残留任何影响细胞生长的成份。因而在组织细胞培养中清洗和消毒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环节。 (一) 清洗 在组织细胞培养中,体外细胞对任何有害物质都非常敏感。微生物产品附带杂物,上次细胞残留物及非营养成分的化学物质,均能影响培养细胞的生 ...
相关专题 绒毛来源于胚胎的中胚层,最早的初级干绒毛出现于孕三周初,孕8周左右是绒毛发育最旺盛时期。目前国内外绒毛取材多选于8-9周。研究资料表明,绒毛取样不影响胚胎的发育及胎盘的功能。但取样的失败可导致胚胎丢失而终止妊娠。 绒毛取样前者首先要检查阴道分泌物以判别阴道的洁净度,防止取样导致宫内感染。其次需做B超检查,一是确定胚胎大小,二是确定胚 ...
相关专题 根据动物细胞的类型,可采用贴壁培养、悬浮培养和固定化培养等三种培养方法进行大规模培养。 一、动物细胞生长特性及培养温度 1.细胞生长缓慢,易污染,培养需用抗生素 2.细胞大,无细胞壁,机械强度低,环境适应性差 3.需氧少,不耐受强力通风与搅拌 4.群体生长效应,贴壁生长(锚地依赖性) 5.培养过程产品分布细胞内外,成本高 ...
相关专题 1.基本营养物质 (1) 糖 六碳糖主要能源、维持渗透压,含葡萄糖1-5%。 (2) 氨基酸 维持生存需12种氨基酸(精、胱、亮、异亮、赖、蛋、苯丙、苏、色、组、酪、缬)。谷氨酰胺需量最大缺乏时细胞生长不良。 单细胞培养或细胞量少时所需氨基酸的种类和量增多,细胞主要利用左旋氨基酸异构体。 (3) 维生素 细胞大部分 ...
相关专题 植物血凝素也称为植物凝集素(PHA),可自制也可购自商品。自制的方法常用生理盐水提取法。 (A)干品制备法(1)选广东鸡子豆10g,用蒸馏水冲洗,置培养皿内用75%酒精一次性浸洗,倒掉酒精留间隙置37℃。恒温箱内24-48小时;(2)在无菌条件下研碎鸡子豆,加生理盐水30ml,摇匀后放入4℃冰箱24小时,第二天再加生理盐水70m ...
相关专题 真核细胞内存在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内质网。其中线粒体和质体携带自身的DNA。它们编码着线粒体和质体执行功能所必需的部分RNA,蛋白质并以特殊的方式遗传给子代。通常情况下线粒体和质体的DNA和质体的DNA被通称为细胞器DNA或细胞质DNA。 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大小在16kb左右。在同一种动物细胞中,线粒体 ...
相关专题 细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有些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而另有些细胞器如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细胞质内的这些结构,除叶绿体外,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必须经过一定的固定染色方法处理后,才能看到大多数细胞器,或直接用相差显微镜观察。 线粒体 线粒体是一种动态的易变结构。经过处 ...
相关专题 细胞融合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现象,在自然情况下,受精过程及某些病变组织中的多核细胞均属于融合现象。1961年Barski在研究中观察到组织培养体细胞融合现象。1962年Okada首先成功地用仙台病毒诱导了细胞融合,此后引起了不少学者研究细胞融合地兴趣。30多年来,细胞融合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如在动物或植物种内或种 ...
相关专题 一、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二、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 ...
相关专题 组织细胞用于遗传学分析最常见的是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多为恶性肿瘤细胞株,且呈贴壁生长,仅小数细胞株为悬浮生长。培养细胞有来源易得、细胞分裂率高和染色体标本制出清晰度高等优点。组织细胞染色体制备的关键是掌握好体外细胞的生长动态,只有处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才能出现较高的分裂相,所以积水仙素处理的时机及量是染色体标本形态及分裂指数的关键。 ...
相关专题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的意义,在植物遗传工程和育种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植物同源、异源多倍体获得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克服远源杂交有性不亲和障碍,也可克服传统的通过有性杂交诱导多倍体植株的麻烦,最终将野生种的远源基因导入栽培种中。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望成为作物改良的有力工具之一。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 ...
相关专题 一、原理 (一)什么是荧光,简单地讲,当用一定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照射某种物质时,经过照射的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出一种可见的光,这种光即为荧光。 在生物中,由于产生荧光的方式不同,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几种: 1.自发荧光:在生物的某些组织中,经紫外线照射后能直接发射出荧光的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经紫外 ...
相关专题 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包括: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顾名思义,就是将活体结构成分(如活体组织、活体细胞或者活体器官等)从体内或其寄生体内取出,放在类似于体内生存环境的体外环境中,让其生长发育的方法。广义组织培养与体外 ...
相关专题 通过大规模体外培养技术培养哺乳类动物细胞是生产生物制品的有效方法。20世界60-70年代,就已创立了可用于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的微载体培养系统和中空纤维细胞培养技术。近十数年来,由于人类对生长激素、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疫苗及白细胞介素等生物制品的需求猛增,以传统的生物化学技术从动物组织获取生物制品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随着细胞培养的 ...
相关专题 1. 如何选用特殊细胞系培养基? 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1640做悬浮细胞培养是一个好的开始。 2. 何时须更换培养基? 视细胞生长密度而定, 或遵照细胞株基本数据上之更换时间,按时更换培养基即可。 3. ...
相关专题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专题:http://ask.bbioo.com/special/experiment/Cellculture.htm细胞培养是将器官、组织或细胞从生物机体中取出,模拟该器官、组织或细胞在机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种类的动物或植物的细胞都能 ...
相关专题 一、原理 细胞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层后,已基本上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就必须进行传代(再培养)。 传代培养也是一种将细胞种保存下去的方法。同时也是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实验的必经过程。悬浮型细胞直接分瓶就可以,而贴壁细胞需经消化后才能分瓶。二、材料和试剂 1、细胞:贴壁细胞株 2、试剂: ...
相关专题 显微放射自显影就是运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掺入生物样品,以及用核乳胶记录生物样品内放射性同位素释放核射线的技术。根据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性质和银粒的分布部位与数量可显示生物样品内生物大分子合成的特异性、部位、相对数量及其动态变化。因此放射性自显影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新陈代谢的研究工作。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放射自显影的原理与用 ...
相关专题 染色体显带技术是在显示染色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其优点是能显现染色体本身更细微的结构,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每条染色体及染色体异常疾病。染色体分带技术能适用于各种细胞染色体标本。 染色体显带是沿着整条染色体的长轴,能显现出着色深浅不同、横向走的带型。目前认为染色体显带现象是染色体结构所致。但用特殊方法处理后,再用染料染色,则带型更 ...
相关专题 在恶性肿瘤的胸腹水中有大量的分裂期细胞,其中多以非整倍体细胞存在,并含有各种标记染色体。 1、 实验材料 2.5%碘精、75%酒精、无菌棉球、镊子20-22号无菌腰穿包、50ml离心管、秋水仙素、KCL、甲醇、冰乙酸、载玻片等。 2、 操作过程 (1)采样:选择有胸或腹水患者,在无菌条件下,轻腹穿刺或于手术取胸或腹水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