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动、植物染色体C带分带技术。 二、实验原理 C带是显带技术中最简单的一种带型。使用这种技术,能使着丝粒型的异染色质着色,这种异染色质通常位于着丝粒周围并常含有高度重复序列的DNA。因为通常都在着丝粒处出现,所以称之为C-带。 关于产生C带的机理,有人认为用氢氧化钡和盐类处理染色体,能从染色体中提取高达 ...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低渗法原为人类和哺乳动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后引用于植物。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经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处理后,其中胶层的果胶质及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被消化,成为游离的原生质体。然后用低渗溶液处理,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向细胞质中自然扩散,经固定、火焰干燥、染色,即可制 ...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并熟悉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以及染色体的变化,为学习遗传基本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实验材料及器具 显微镜、若干张玉米减数分裂永久片。 三、实验说明 (一)概述 减数分裂是形成性细胞前在性母细胞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是由连续两次细胞分裂所组成的统一过程。这一过 ...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的一般步骤 二、实验原理 每一物种的细胞一般都具有一定数目、形状和大小的染色体,在秋水仙素的作用下可使分裂细胞阻断在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最典型,然后通过低渗、固定、染色等步骤,便可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其形态。 三、实验用品 器具:显微镜、培养皿、手术剪、镊子 ...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根尖压片方法的基本技术。熟悉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的变化,并学会染色体简易永久片的制片技术。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一般发生在植物根尖或茎尖的分生组织中。在有丝分裂时,细胞核与细胞质有很大的变化,但以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而且是有规律地进行。各种生物染色体在数目上 ...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通过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制片和观察,了解小孢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掌握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在高等生物里雌雄性细胞形成的过程中,都是先由有性组织(如花药和胚珠、精巢和卵巢)中的某些细胞分化为孢母细胞(2n)以及精母与卵母细胞(2 n)。进一步由这些细胞进行一种连续二次 ...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细胞的过程。在自然情况下,体内和体外培养的细胞均能发生自发融合现象。人工方法诱导细胞融合开始于50年,现在这项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及细胞工程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了解细胞融合的原理,掌握细胞融合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在诱导物(如仙台病毒,聚乙二醇)作用下,相 ...
相关专题 一、用51Cr铬酸钠标记靶细胞 短期标记法 1.用RPMI-1640培养液洗涤107靶细胞,去上清液。用0.5ml不含碳酸氢钠的完全培养液悬浮细胞。加入100μCi(3.7MBq)51Cr铬酸钠,37℃水浴中标记1小时,每5~10分钟摇晃一次,混匀细胞。 2.如上用RPMI-1640培养液洗涤细胞3次,每次400×g 10分钟。用5 ...
相关专题 在真核生物中 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一直可以作为此物种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进化和个体发生 以及细胞的增殖和生理过程的平衡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个物种的细胞一般都有一定数目、形状和大小的染色体。将体细胞核中全部染色体按照其大小、着丝粒位置,以至带型有序 ...
相关专题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的意义,在植物遗传工程和育种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植物同源、异源多倍体获得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克服远缘杂交有性不亲和障碍,也可克眼传统的通过有性杂交诱导多倍体植株的麻烦,最终将野生种的远缘基因导入栽培种中,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望成为作物改良的有力工具之一。 植物原生质体 ...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动、植物细胞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 2. 掌握显微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任何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对其进行固定和染色等处理,便可以在显微镜下分辨清楚,然后借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便可测量大小。 三、实验用品 器具: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 材料:H.E染色标本: ...
相关专题 1.培养IL-2依赖细胞株CTLL-2细胞或HT-2细胞(检测IL-2),或者IL-3依赖细胞株FDC-P1细胞或FL5.12细胞(检测IL-3)到对数生长期。 2.取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0.1ml含1×104~2×104上述细胞之一的DMEM培养液(加10%小牛血清)。 3.每孔加0.1ml系列稀释的待测细胞因子(IL-2 ...
相关专题 1.ATP反应液(Bio-Orbit)是粉末状混合物,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0.5mmol醋酸镁、50mg BSA和0.1μmol无机焦磷酸。在4℃可以保存1个月。用前用10ml含2mmol/L EDTA的0.1mol/L pH7.75 Tris-醋酸缓冲液稀释。稀释液分装后可在-20℃长期保存。 2.在已经完成促增殖或抑生长试 ...
相关专题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质流动现象了解影响细胞质流动的因素。实验原理在多种植物的细胞中都能观察到植物细胞质流动现象,它是细胞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细胞质流动现象的产生,是细胞骨架中微丝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滑动的结果,此过程要消耗能量,受各种因素诸如温度、渗透压及各种离子的影响。材料用品**材料:紫鸭趾草花丝,黑藻(水王荪、轮叶黑藻)叶 ...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的裸露部分。它在培养条件下,①具有再生细胞壁,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并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能力;②具有摄取外源大分子、细胞器,以及细菌,病毒的能力,因此是进行遗传操作,基因转移的好材料;③通过同种和异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可产生异核体,实现体细胞杂交,培育出新品种。通过此实验,要求初步掌握原生质体 ...
相关专题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涉及越来越多的如某一疾病状态组织中,多种基因或遗传变化,区别发展中的组织细胞群以及疾病状态组织细胞,将有助于了解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因此,在下一代的分子分析方法将需要进入微观世界及自动化程度高。对某一特殊个体的切片进行遗传指纹图谱鉴定,将有助于诊断及指导治疗。 然而,即使是最经典、可靠的检测方法,也不 ...
相关专题 概述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床与细胞实验室检验项目对快速处理样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样品分离的常规离心技术,更是需要具有尽可能快的加速和与之相应的减速,以缩短许多诸如培养细胞等温度敏感的样品在离心机中存留过长的时间。eppendorf根据这方面应用的要求,开发并推出5702、5702R、5702RH系列离心机,已经成功地将离心机加速和减速 ...
相关专题 1.培养用水:体外培养的细胞对水质特别敏感,对水的纯度要求较高。培养用水中如果含有一些杂质,即使含量极微,有时也会影响细胞的存活和生长,甚至导致细胞死亡。用金属蒸馏器制备的蒸馏水,可能会含有某些金属离子,一般不作为培养用水。配制培养用液应使用经石英玻璃蒸馏器三次蒸馏的三蒸水或超纯水净化装置制备的超纯水。最好用龙头瓶贮存,存放时间一般 ...
相关专题 一、微载体培养应用 此技术于1967年被用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该技术目前已渐日趋完善和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生产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等。微载体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其兼具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的优点,放大容易。目前微载体培养广泛用于培养各种类型细胞,生产疫苗、蛋白质产品,如293细胞、 ...
相关专题 按现代的观念,凡是混入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产生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该视为污染。根据这一概念,组织培养污染物应包括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和支原体)、化学物质(影响细胞生存、非细胞所需的化学成分)、细胞(非同种的其他细胞)。其中一微生物最为多见。另外,随着使用细胞种类增多,不同细胞交叉污染,尤其是Hela细胞的污染也时有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