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细胞免疫荧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2分子

网络   三、C2分子   C2的序号似是补体的第2个成分,但在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顺序上却在C4以后被活化。C2分子的一级结构已全部搞清楚,它是由7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肽链糖蛋白,分子量约110kDa(图5-5)。当C2与已固定于细胞膜固相上的C4b结合为复合物时,C1s丝氨酸蛋白酶可从C2肽链的精氨酸和赖氨酸(223-234)间,将C2裂解为两个片段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4分子

网络   二、C4分子   C4是经典激活途径中第二个被活化的补体成分,分子量约为210kDa,由α(90kDa)、β(78kDa)及γ(33kDa)三条肽链借二硫键连接组成(图5-4)C4的分子结构较为特殊,其α链中含有一个在半胱氨酸和谷氨酸残其间形成的内硫酯键。α链的N端有C1s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点。当C1s将C4α链的精氨酸-丙氨酸键(76-77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

网络 第五章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   补体系统由30多种蛋白分子所组成,是迄今所知机体中最复杂的一个限制性蛋白水解系统(limited proteolysis system)根据各成分功能不同,将它们分为三组。第一组为补体系统的固有成分共14个蛋白分子。即C1(含三个亚组分:C1q、Clr和Cls)、C4、C2、C3、C5、C6、C7、C8、C9、B因子、D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核酸标记技术检测法

网络   四、 核酸标记技术检测法   通过核酸标记技术可将细胞因子cDNA作为基因探钊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基因组DNA或mRNA。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应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经Northern blot后细胞因子mRNA水平或采用打点杂交法。   2.应用标记cDNA探钊与细胞或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然后进行放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胞浆或胞膜细胞因子(或受体)的检测

网络   三、胞浆或胞膜细胞因子(或受体)的检测   许多细胞因子产生过程中,有一个胞浆到胞膜,再释放到体液或培养上清中的动态变化。一般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细胞因子(或受体)定位(胞浆、胞膜),产生细胞的频数,以及胞浆、胞膜、上清中浓度改变的动态变化。目前已报道IL-2、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以及几科所有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学检测法

网络   二、免疫学检测法   免疫学检测法的基本原理是细胞因子(或受体)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结合,通过同位素、荧光或酶等标记技术加以放大和显示,从而定性或定量显示细胞因子(或受体)的水平。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实验周期短,少受抑制物或相似生物池功能因子的干扰,如抗体的特异性高可区分不同型或亚型的细胞因子(如IFN),一次能检测大量标本,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网络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疾病时,体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可发生异常,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发生病理损伤有关。因此,在临床免疫学中越来越重视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在基础免疫研究中,常需检测不同条件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活性,并探讨细胞因子产生水平与免疫细胞表型、增殖、杀伤及其它功能的关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网络   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在自然关态下,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orCK-R)主要以膜结合细胞因子受体(membrane-bound cytokine receptormCK-R)和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soluble cytokine receptorsCK-R)两种形式存在。细胞因子复杂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因子受体中的共用链

网络   二、细胞因子受体中的共用链   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单位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或多聚体,通常包括一个特异性配体结合α链和一个参与信号的β链。α链构成低亲和力受体,β链一般单独不能与细胞因子结合,但参与高亲和力受体的形成和信号转导。应用配体竟争结合试验、功能相似性分析以及分子克隆技术发现在细胞因子受体中存在着不同细胞因子受体共用同一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因子受体

网络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调节细胞功能作用的多肽分子,细胞因子不仅作用于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还广泛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对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效应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因子发挥广泛多样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并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因此,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研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

网络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免疫遗传学是基础免疫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枝,它是研究机体免疫应答遗传控制或基因控制的一门学科。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开创了免疫遗传学,以后从输血发展到器官移植。随着免疫球蛋白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一段时期内,免疫遗传学又主要研究免疫球蛋白多肽链的遗传标记。目前机体免疫应答遗传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补体的遗传学特征

网络   二、补体的遗传学特征   补体的遗传学特征学特征表现为多种补体分子具有遗传的多态性在染色体上密切连锁的,形成不同的基因家族。   (一)补体的遗传多态性   补体的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是指在同一集团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非连续性突变体或基因型(称型态),以极小的频率有规律地同时发生的现象。补体成分的多态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补体的结构及遗传学特征

网络 第四节 补体的结构及遗传学特征   近年来,补体的分子生物学进展迅猛,对补体系统的活化机理和功能得到了分子水平的解释。各种补体分子的cDNA已克隆成功,绝大多数补体蛋白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已被确定,并通过对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发现许多补体蛋白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相连锁,在结构上具有共同性。   一、补体蛋白结构的共同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3a、C4a和C5a受体

网络 八、C3a、C4a和C5a受体   本节暂缺,如果您能帮助寻找,请与管理员联系,谢谢。 相关新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因子受体

网络 七、H因子受体   本节暂缺,如果您能帮助寻找,请与管理员联系,谢谢。 相关新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Ⅴ型补体受体

网络   六、Ⅴ型补体受体   Ⅴ型补体受体受体(CR5)中C3bi中的C3d部分、C3dg和C3d片段的特性受体,但只能与液相中的上述片段起反应。CR5的生物学活性是通过125I标记的液相C3dg二聚体而被确定的。未标记的C3bi、C3dg与C3d对125I标记的C3dg二聚体的结合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而C3b则无此作用。曾认为中性粒细胞上的C3dg二聚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Ⅳ型补体受体

网络   五、Ⅳ型补体受体   Ⅳ型补体受体(CR4)、又称CD11c/CD18,或P150,95,也是由α、β两条肽链借非共价键而结合的异二聚体糖蛋白,α链的分子量为150kDa,β链与CD3的β甸相同为95kDa.CR4主要分布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上,其配体为C3bi和C3bg。CR4的功能是增强Fc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但也可介导F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Ⅲ型补体受体(CD11b/CD18)

网络   四、Ⅲ型补体受体(CD11b/CD18)   Ⅲ型补体受体(CR3)为由α、β两条肽链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分子量分别为165kDa和95kDa。CR3属于粘附分子整合素(integrin)家族中的成员,与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和CR4的结构极为相似,三者的β链完全相同(命名为CD18),而α链则各不相同:LFA-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Ⅱ型补体受体(CD21)

网络   三、Ⅱ型补体受体(CD21)   Ⅱ型补体受体(CR2)按白细胞分化抗原归类为CD21。CD2为分子量140kDa的单链糖蛋白,主要分布于B细胞、单核细胞、某些T细胞、咽上皮细胞及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上。其配体C3bg、C3d和C3bi中的C3d部分。CR2也是EB病毒的受体,CR2与C3d结合的部位和同EB病毒结合的部位相距甚远。另外,最近报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I型补体受体(CD35)

网络   二、I型补体受体(CD35)   I型补体受体(CR1、C3b/C受体,又称CD35) 为单链穿膜糖蛋白,分子量160-260kDa。CRI有四种同种异型,其分子量与基因频率分别为,A:190kDa(0.83)、B:220kDa(0.16)、C:160kDa(0.01)和D:260kDa(0.002),但它们的功能相同。CR1广泛分布于红细胞、粒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