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关 薇 王 建 贺福初_(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 摘 要:随着2000 年酵母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谱的成功描绘,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别是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个研究热点。酵母、果蝇、线虫以及人类蛋白的大规模相互作用图谱的相继完成,不仅对系统研究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有着重要 ...
相关专题 实验目的掌握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利用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技能。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法也称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多孔凝胶作固定相的层析技术。当混合物随流动相经过凝胶层析柱时,其中各组分按其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技术。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样品回收率高。凝胶是一种不带电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 ...
相关专题 摘要: 生物通原核表达技术专辑:表达不同于其它一些实验,比如:提取质粒、PCR、电镜切片,这些人为控制的因素比较多,出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好分析。表达呢,你把质粒克隆好啦,交给细胞,然后有些事情就不全是你要怎样就怎样了。原核表达在表达当中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细菌培养条件简单、生长速度快,需要的仪器和培养基都比较便宜。当然,它也存 ...
相关专题 测定原理待测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氮转变成氨,氨再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为了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反应,在消化时常加入促进剂,硫酸铜可用作催化剂,硫酸钾或硫酸钠可提高消化液的沸点,氧化剂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操作方法样品处理 测定某一固体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都是按100克物质的干重中所含蛋白质的克数来表 ...
相关专题 在原核蛋白表达过程中,选择构建一个合适原核表达体系需要综合考虑3大因素:表达载体、宿主菌株、表达诱导条件以获得最满意的表达效果。事实上,在平时的实验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宿主菌的选择——多数人会直接选择自己实验室曾经用过的表达菌株,或者是载体配套的菌株,而不去追究原因——即使表达结果不佳,大多在表达条件和载体上找原因,也不会考究菌株 ...
相关专题 在临床活检工作中,对于各种肿瘤的正确判断,历来是外科病理学的核心问题。因它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问题。在免疫组化技术没开展以前,主要靠HE,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来进行鉴别和诊断各种肿瘤,这些在当时虽然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对于较为复杂,较为多型性的肿瘤,就不能对其起源及所含的成分作出正确的判断。 随着免疫组化工作的开展,给许多以往 ...
相关专题 染色体分离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近期一个由奥地利、德国等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运用RNAi技术、蛋白定位等技术对近百种之前未被全面认识的人类蛋白复合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近年来,利用酵母等真核模式生物突变体,研究人员克隆了一些调控细胞分裂早期姊妹染色体黏着和后期黏着素酶解的关键基因,初 ...
相关专题 一、目的:1、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2、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3、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二、呈色反应(一)双缩脲反应:1、原理:尿素加热至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下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与双缩 ...
相关专题 一、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1、 目的:了解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学习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一种方法。2、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蛋白质分子的解离状态和解离程度受溶液酸碱度影响。当溶液的PH达到一定的数值时,蛋白质颗粒上正负电荷的数目相等,在电场中,蛋白质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此种蛋白的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等电 ...
相关专题 免疫细胞化学的 技术关键之一是制备特异性强、亲合力大、滴度高的特异性抗体,由于每种抗原都有几个抗原决定簇,用它免疫动物将产生对各个决定簇的抗体,即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则是由一个产生抗体的细胞与一个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形成的杂交廇细胞经无性繁殖而来的细胞群所产生的,所以它的免疫球蛋白属同一类型,质地纯一,而且它是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 ...
相关专题 1.标记酶的选择条件⑴ 活性高,分解底物的能力强。⑵ 特异性强,即作用于底物的专一性强。⑶ 与抗原抗体结合后仍保持酶的活性。⑷ 与底物作用可以显色。⑸ 纯度高、易纯化,即含杂蛋白少。⑹ 可溶性(水溶性)好,在溶液中稳定。⑺ 测定方法简单。⑻ 酶来源方便、价格低廉。2.符合条件的酶⑴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 ...
相关专题 一、原理:含盐蛋白质溶液流经凝胶层析柱时,低相对分子量的盐分子因浸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所以向下移动的速度较慢;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以较快的速度流过凝胶柱,从而使蛋白质与盐分开。二、材料与试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洗脱液(蒸馏水或适宜的缓冲溶液)、含盐的蛋白质溶液、蛋白质检测试剂、无机盐检测试剂 ...
相关专题 一、原理:还原糖可以将斐林试剂中德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反应终点可由次甲基蓝指示,根据一定量德斐林试剂完全还原所需的还原糖量,可计算所加入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二、试剂与材料 1、斐林试剂:甲液:称取69.3g硫酸铜(CuSO4 5H2O)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乙液:称取346g酒石酸钾钠,100g氢氧化钠,用蒸馏 ...
相关专题 一、原理:有机含氮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消化,氮转化为氨,再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硫酸铵与强碱反应,放出氨。将氨蒸馏到过量的标准无机溶液中,再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测得的氨量,计算样品的总氮量。 二、试剂与材料: 浓硫酸、硫酸钾-硫酸铜粉末(称取80g硫酸钾和20g硫酸铜(五水),0.3g二氧化硒研细混合)、30%氢氧化钠溶液、2% ...
相关专题 一、原理:蛋白质含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因此有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是指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二价铜离子结合,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的反应。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氨基酸的组成无关。 二、材料与试剂 双缩脲试剂:称取1.50g五水硫酸铜和6.0g酒石酸钾钠(四水),用500ml左右的蒸馏水溶解,在搅拌下加入 ...
相关专题 一、原理:维生素C具有化学还原性。2,6-二氯酚靛酚钠盐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环境中为玫瑰色,当其被还原时,则脱色。根据其各自性质,利用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环境中滴定有维生素C的样品溶液。开始时,样品液中的维生素C立即将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还原脱色,当样品液中维生素全部被氧化时,再滴入2,6-二氯酚靛酚就不再被还原脱色而呈 ...
相关专题 如何实现完美的免疫组化实验 1、染色过强 原因 解决办法 抗体的浓度过高或抗体孵育时间过长 降低抗体滴度(一般指浓缩性抗体)抗体孵育时间:室温1小时或4℃过夜 孵育温度过高,孵育温度超过37 ...
相关专题 Western Blot技术专题 Western印迹要想做的好,当然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 一.配胶 这些小孔的孔径随 “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 比率的增加而变小,比率接近 1:20 时孔径达到最小值。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大多按“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1:29 配制,试验表明它能分离大小相差只有3% 的蛋白质。 分离胶及浓缩胶均可 ...
相关专题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分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等。近些年来,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采用生物素、地高辛等非放射性物质标记探针,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密切结合,发展为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不同的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各具有独特的试 ...
相关专题 Western Blot技术专题 蛋白提取与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RIPA Lysis Buffer (1L) Triton-X100 10ml SDS 1g NaCI 8.77g Tris HCI 2.42g Deoxycholatic Acid 5g 四种抑制剂: 1、Aprotinin(抑肽酶) 2、PMSF 3、Peps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