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本方法先借助长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获得抗原特异性CTL,然后再进行细胞毒试验。其原理为:外周血淋巴细胞包含针对不同抗原的特异性CTL克隆,在体外经某一特定(或同种异体细胞)抗原刺激后,能识别该抗原的T细胞克隆被选择性激活、增殖,而其他T细胞克隆则逐渐死亡;经3~4次刺激后,存活的均为识别特异性MHC/抗原肽复合物的细胞,即抗原特异性CTL 。二、试剂及材料1. 丝裂霉素C(Sigma) ...
一、原理活细胞的胞浆内含有LDH。正常情况下,LDH不能透过细胞膜,当细胞受到NK细胞的杀伤后,LDH释放到细胞外。LDH 可使乳酸锂脱氢,进而使NAD还原成NADH,后者再经递氢体吩嗪二甲酯硫酸盐(PMS)还原碘硝基氯化四氮唑(INT),INT 接受H+被还原成紫红色甲月赞类化合物。在酶标仪上用490nm比色测定。二、仪器和材料酶标仪、YAC-1细胞、Hank''s液(pH7.2~7.4)、RP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鼠精原细胞的分离纯化。 方法 用组合酶消化法制备7~8d小鼠的生殖细胞悬液;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精原细胞。 结果 所获细胞悬液内活细胞、死细胞及细胞团的百分比分别为90.08%、9.92%及8.91%;平均每个睾丸可获得4.136×105个细胞;精原细胞主要分布于位于27%~35%间的Percoll梯度中,其超微结构与7~8d小鼠睾丸切片内精原细胞的超微结构一 ...
原理:苏丹红染料在脂类物质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如果染料与含有脂类的试样接触,便有大量染料进入脂类物质的结构内,使这些结构呈红色。多用苏丹红染料、油红O、尼罗蓝等溶于脂类的染料染色,使脂质呈色。也可用四氧化锇染色,脂肪酸或胆碱可使四氧化锇还原为二氧化锇而呈黑色。配制试剂:1.苏丹红Ⅲ染色液:将1g苏丹红Ⅲ溶于加温的70%乙醇溶液中过滤备用;2.甲醛钙固定液:将10ml甲醛和1g CaC ...
原理:细胞伤口愈合实验被研究者广泛应用和改进,用来研究各种实验条件比如基因敲除和化疗在细胞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该实验操作简单,费用廉价,实验条件容易根据不同的目的改进。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单层培养细胞间制作划痕以产生愈伤区域,然后监控该伤口周围细胞的向划痕迁移的现象,即伤口愈合。改变细胞迁移和/或生长的因素可以增加或降低伤口愈合率。该方法可以定量,适用于自动化系统高通量筛选。材料和仪器:1.人M ...
材料和试剂1. 恒温旋转式摇床2. 三角烧瓶(容量为1或2L)3. 50ml灭菌离心管4. 低温高速离心机5. SB培养基细菌培养用胰化蛋白胨 20g 细菌培养用酵母提取物 5g NaCl 0.5g 去离子水 950ml
材料:6孔板marker笔直尺20微升枪头(灭菌)无血清培养基PBS准备:所有能灭菌的器械都要灭菌,直尺和marker笔在操作前紫外照射30min(超净台内)流程:1、先用marker笔在6孔板背后,用直尺比着,均匀地划横线,大约每隔0.5~1cm一道,横穿过孔。每孔至少穿过5条线。2、在空中加入约5X105个细胞,具体数量因细胞不同而不同,掌握为过夜能铺满。3、第二天用枪头比着直尺,尽量垂直于背 ...
发生细胞凋亡时,内源性核酸酶被激活,染色体DNA链在核小体之间被切割,形成180~200个碱基或其整数倍的DNA片段,将这些DNA片段抽提出来进行电泳,可得到DNA梯状条带(DNA ladder)。一、材料与试剂凋亡细胞;蛋白酶K(500μg/ml)8mol/L 醋酸钾白细胞裂解液:pH8.0,10mmol/L Tris-HCl,10mmol/L NaCl,10mmol/L EDTA,1% SDS ...
转染 ,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胞内的一种专门技术。随着基因与蛋白功能研究的深入,转染目前已成为实验室工作中经常涉及的基本方法。转染大致可分为物理介导、化学介导和生物介导三类途径。电穿孔法、显微注射和基因枪属于通过物理方法将基因导入细胞的范例;化学介导方法很多,如经典的磷酸钙共沉淀法、脂质体转染方法、和多种阳离子物质介导的技术;生物介导方法,有较为原始的原生质体转染,和现在比较多见的各种病毒介导的转染 ...
原理: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并且克隆形成率与接种密度有一定关系,做克隆形 ...
(一)实验原理双缩脲法(Biuret法)和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的明显缺点和许多限制,促使科学家们去寻找更好的蛋白质溶液测定的方法。1976年由Bradford建立的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是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的。这种蛋白质测定法具有超过其他几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因而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一方法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蛋白质测定法。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 ...
(一)实验原理这种蛋白质测定法是最灵敏的方法之一。过去此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由于其试剂乙的配制较为困难(现在已可以订购),近年来逐渐被考马斯亮兰法所取代。此法的显色原理与双缩脲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加入了第二种试剂,即Folin―酚试剂,以增加显色量,从而提高了检测蛋白质的灵敏度。这两种显色反应产生深兰色的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铜结合生成复合物。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 ...
1. 学习血红蛋白电泳分离方法;2. 能辨认正常人和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图谱;血红蛋白是一种结合蛋白质,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正常人所含珠蛋白的多肽链有a、b、d 、e、g和z六种。这六种肽链的基因在人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状况不一。正常成人红细胞中有三种血红蛋白即HbA、 HbA2 和 HbF。HbA(a2b2)是正常成人红细胞中的最主要的血红蛋白,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总量的96%以上,PI=6.7 ...
实验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微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测量。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图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mm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物像重迭,用于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 ...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可与IC中IgG的Fc段结合。将待测血清用低浓度PEG沉淀后加至SPA包被的固相载体上,再以酶标记的SPA与之反应,即可检测样本中有无IC。1、试剂(1)5%与2.5%PEG用0.02mol/LpH7.4PBS配制;(2)牛血清白蛋白(BSA)缓冲液:用0.05mol/L pH 7.4PBS配制。含0.01mol/L ...
实验材料1、活材料:培养3d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根瘤菌(Rhizobium sp.)、培养24h的大肠杆菌(E. coli)、巴斯德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养5d的吸水链霉菌“5102”(Sterptomyces hygroscopicus “5102”)、培养24~48h的金黄色葡萄球 ...
试验目的血清分型标本出血热恢复期病人血清材料1、 毒株汉滩病毒标准株 76-118,汉城病毒标准株 Seoul;2、标准血清兔抗汉滩病毒、汉城病毒血清;3、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常用试剂。步骤1、将待检血清用牛血清Hanks 氏液稀释成1:10,56℃灭活30分钟;2、进一步2倍稀释血清成1:20、1:40、1:80……,对照血清1:10稀释;3、稀释两种病毒(在冰浴中进行)至含200pfu/m ...
一、材料及试剂1、胰岛素标准品(不同浓度的)2、125 I-胰岛素3、抗血清4、第二抗体5、分析试剂 为0.05 Mol/L pH7.4 PBS液+1%正常兔血清。6、计数仪7、试管、加样器、离心机等二、操作方法1、按表进行。2、测定和计算反应完毕后,将各管于室温3 000 r/ min离心30min,仔细吸取上清液,收集于放射性废液贮存容器内。用-计数仪分别测量各管沉淀物(B)的放射性强度(c ...
实验原理有些细菌具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可以分泌胞外淀粉酶。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细菌产生的脂肪酶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脂肪生成甘油及脂肪酸。脂肪酸可以使培养基pH下降,可通过在油脂培养基中加入中性红做指示剂进行测试。中性红指示范围为pH6.8(红)~8.0(黄)。当细菌分解脂肪产生脂肪酸时,则菌落周围培养基中出现红色斑点。某些细菌分泌蛋白酶分解明胶,产生小分子物 ...
实验目的:体外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用于验证两个已知蛋白的相互作用,或者筛选与已知蛋白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实验原理:利用重组技术将探针蛋白与GST(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融合,融合蛋白通过GST与固相化在载体上的GTH(Glutathione)亲和结合。因此,当与融合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层析柱时或与此固相复合物混合时就可被吸附而分离。试剂:NaCl,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