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常用设备/其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樟目

樟目(Laurales) 本目包括樟科、蜡梅科、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等9科,樟目是由木兰目起源较进化的类群,表现在花部定数、轮状排列,3基数,雄蕊花丝明显,心皮结合,胚珠少数等。 樟科(Lauraceae,Laurel Family) 本科约50属,2500余种,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热带和亚热带,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和巴西。我国产20属,400多种,多产于长江流域及其南部诸省、区,为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有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木兰目

木兰目(Magnoliales) 本目包括木兰科、番荔枝科(Annonaceae)和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等6科。木兰目是被子植物中较原始的一个目,其原始表现在木本、单叶、网状脉、虫媒花、花单生、花托伸长、各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丰富等。 木兰科(Magnoliaceae,Magnolia Family) 在恩格勒(Engler)系统中木兰科包括五味子、八角等属。但由于其无托叶、花托不伸长,现多数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葡萄目

葡萄目(Vitales) 本目仅有葡萄科和火筒树科(Leeaceae)2科,被置于真双子叶植物群核心群的基部。该目被认为与蔷薇目的鼠李科和卫矛目关系密切,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均为外轮对萼的雄蕊消失而形成雄蕊对花瓣)。 葡萄科(Vitaceae,Vine Family) 本科为分布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一个多为木质藤本的中等科,约12属700多种;我国有7属约100多种,南北均有分布。其中葡萄为著名的果树,其次还有不少为药用植物。 科的特征 多为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罂粟科

罂粟科(Papaveraceae,Poppy Family) 本科主产北温带,多为草本,约40属,770种;我国产19属300多种,南北均产。本科植物大多含生物碱,可供药用。在Cronquist系统中,将具总状花序,花两侧对称,雄蕊定数的紫堇亚科提升为紫堇科(Fumariaceae)。 科的特征 1~多年生草本(稀为灌木),常具乳白色或黄色汁液。叶常分裂,无托叶。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2(3),早落;花瓣4~6,2轮;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石竹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本目包括石竹科、商陆科(Phytolaccaceae)、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苋科、番杏科(Aizoaceae)、仙人掌科(Cactaceae)及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等15科。该目被认为与毛莨目有联系(通过商陆科),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都认为是一个明显单系的类群。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Pink Family) 本科为世界分布的一个草本科,约70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蓼目

蓼目(Polygonales) 本目包含蓼科、茅膏菜科、蓝雪科(Plumbaginaceae)、猪笼草科等4科。被认为起源于石竹目,但种子不具外胚乳,胚为胚乳包被。 蓼科(Polygonaceae,Knotweed Family) 本科为主产北温带的一个草本科,约40属1100多种,全球均有分布。我国产14属200余种,分布全国各地。其中荞麦可供食用,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可入药,其余大多为田间杂草。 科的特征 草本,稀为木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无患子目

无患子目(Sapindales) 本目包括芸香科、无患子科、槭树科、楝科(Meliaceae)、苦木科(Simaroubaceae)、漆树科、橄榄科(Burseraceae)等13科。该目被认为是从蔷薇目演化而来,多数植物具复叶或分裂叶,雄蕊数目减少,下位花盘,心皮合生,每室仅1~2胚珠,成为独立的一个类群。 芸香科(Rutaceae,Rue Family) 本科为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一个木本科(稀为草本),约155属1000多种,主产非洲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山茱萸目

山茱萸目(Cornales) 本目包括山茱萸科(含珙桐科Nyssaceae、八角枫科Alangiaceae)、绣球科等3科。本目被认为是菊亚纲核心群的姐妹群,置于菊亚纲的基部。该目常见植物有: 山茱萸科(Cornaceae)的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果肉(称萸肉)药用,主产浙江西北部的淳安和临安一带;红瑞木(C. alba L.)和洒金珊瑚(Aucuba japonica Thunb. var. variegata D’Om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杜鹃花目

杜鹃花目(Ericales) 本目包括报春花科、山茶科、杜鹃花科、柿树科、紫金牛科(Myrsin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山柳科(Clethraceae)、猕猴桃科等25科。这些科以往常被分成几个目,如报春花目、山茶目、杜鹃花目和柿目等。但它们多数叶缘具山茶型(theoid)齿,即单叶脉延伸入锯齿,齿端有不透明的帽状或腺状体,且分子系统学证据支持这些科归在一个目。 报春花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茄目

茄目(Solanales) 本目包括茄科、旋花科、紫草科等7科。被认为可能起源于龙胆目的马钱科,与唇形目有共同的祖先。 茄科(Solanaceae,Nightshade Family) 本科为分布热带和温带的一个草本或灌木科,约147属近3000种,主产美洲;我国有24属约110种,全国均有分布。其中有很多经济植物,如蔬菜作物茄子、番茄、马铃薯、辣椒等,卷烟工业原料的烟草,以及不少药用植物。故茄科植物的经济价值较大。 科的特征 直立或蔓生草本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龙胆目

龙胆目(Gentianales) 本目包括龙胆科、茜草科、夹竹桃科、马钱科(Loganiaceae)等6科。本目植物叶对生或轮生,心皮2,合生,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 茜草科(Rubiaceae,Madder Family) 本科为广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一个大科,约550属9000多种,是被子植物第四大科。我国有70属450多种,主产西南和东南部。其中有不少经济植物,如饮料植物咖啡;药用植物金鸡纳;观赏植物栀子花、六月雪等;还有一些为田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伞形目

伞形目(Apiales) 本目包括伞形科(狭义)、五加科等。 伞形科(Apiaceae或Umbelliferae,Carrot Family) Judd系统的伞形科包含了五加科的植物,是一个有460属4000多种的大科。但两者叶和果实形态很不相同,本书仍分立。本科为主产北温带的一个草本科,约270属2500多种,在热带或亚热带的高山上也常见。我国约有90多属600多种,分布全国。其中有不少蔬菜植物和很多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川续断目

川续断目(Dipsacales) 本目包括忍冬科(广义)和五福花科(Adoxaceae)。 忍冬科(Caprifoliaceae,Honeysuckle Family) Judd系统中本科的范围与以往的系统有很大变化,包含了川续断科、败酱科等,但将原属本科的接骨木属、荚�属置于五福花科(Adoxaceae)。约36属800余种,世界广布,主产北温带;我国约有15属165种。本科许多种类为药用植物,也有些种类为野生蔬菜。 科的特征 草本、灌木或藤本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唇形目

唇形目(Lamiales) 本目包括木犀科、玄参科、唇形科、车前科(Plantaginaceae)、列当科(Orobanchaceae)、紫葳科、爵床科(Acanthacea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 )、马鞭草科、醉鱼草科(Buddlejaceae)、透骨草科 (Phrymataceae )等20科。与茄目接近,是系统发育上达到高度专化的类型。本目植物因含寡糖、横列型气孔、柳叶菜型胚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骆驼

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的1种。体型高大,体长3米,肩高2米,重约500千克;头似绵羊,耳短而圆,双重眼睑;鼻孔斜开,内有似瓣膜的构造,能自由启闭;上唇分裂如兔;颈长,弯曲如鹅颈;背具前后排列的2个峰,内贮脂肪;四肢细长,脚下仅有第3、4趾,趾的前方有小的悬蹄;足呈盘状,底面为胼胝状的肉垫,足的前方有小的悬蹄;双峰驼的胸部、肘部和膝部共有 7块厚的胼胝体;尾短小;胃分3室;冬季体毛厚密,呈褐黄色,峰顶、鬣、髯、前膊毛和尾毛都较长而粗,呈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马面(Navodon modestus)

  脊椎动物,鱼纲,草�科。又称绿鳍马面�,俗称“剥皮鱼”或“象皮鱼”。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长12~21厘米。体蓝灰色,体侧具有不规则暗色斑块。第1背鳍仅有1大1小两条棘。第2背鳍、臀鳍、尾鳍和胸鳍均为绿色。左右腹鳍合并成1条短棘,不能活动。吻长。口小,端位。牙门齿状。鳃孔小,位于眼的下方。为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杂食性,以底栖小生物为食,白天多上浮水面,夜间下沉水底,在外海越冬,3~5月产卵。我国东海、黄海、渤海均产,为新发展的捕捞鱼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角亚目

��目的1亚目,有11科34属约110种,通称角��。体延长或粗短,侧扁。腹部膨大。头大。眼小,上侧位。口颇大。两颌具强牙,大而尖锐。鳃孔为一小圆孔,位于胸鳍基部下方或后方。前鳃盖骨直形或弧形。舌颌骨与颅骨相接处分叉或不分叉。鳃膜条骨5~6。背鳍第一鳍棘游离,形成发达的吻触手,吻触手构造复杂,形状依种类而异,有杆状、长丝状、穗状、树枝状、球茎状、流苏状、瓣片状、皮须状等,为分类依据之一,有些种类吻触手末端具发光器,以引诱食饵,雌鱼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目的1科,有4属25余种,通称��。体长一般为200~300毫米,大的可达500毫米,个别达1.5米。体平扁,躯干部粗短。头大,圆盘状。吻宽阔。眼位于头背面。口宽大,上位。下颌突出。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均具大小不等的犬牙或尖牙,可向内倒伏。体裸露无鳞,头的周缘及体侧具许多发达的皮质突起。第一背鳍具 5~6鳍棘,第一鳍棘在吻上形成吻触手,端部长圆形具皮瓣;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称;胸鳍宽大,侧位,边缘具小皮瓣,2鳍条基骨在鳍基形成假臂;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刺科

�形目的1科,有2属15种。通称刺�。又名刺黾。中国古书名鱼虎。体短圆形,头和体的背面颇宽圆。尾部短小,似圆锥状。鳞已变成粗棘,棘下有2至3棘根,棘很长或粗短,仅吻端与尾柄后部无棘。端位,中小形,上下颌的牙齿各愈合成一个大牙板状,中央无齿缝。眼中大或稍大,侧位而高。鼻孔2个或无。鳃孔短小,侧位。背鳍与臀鳍相对,位于体的后部,均甚短小,无鳍棘;胸鳍侧位;无腹鳍;尾鳍圆形。有鳔。有气囊。广布于三大洋的暖水海区。刺�为热带海藻和珊瑚礁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树科

食虫目的1科,通称树�。外貌近似长嘴松鼠,但无松鼠般的长口须。吻尖细,齿分化不明显。共5属15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热带与亚热带丛林,从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印度经印支半岛、马来半岛而至加里曼丹和菲律宾。中国只有树�1属,分布于华南、西南各地,包括海南省。笔尾树�吻部不长,尾部近乎裸露无毛。体型细长,体长10~22厘米,尾长9~22.5厘米,体重不超过500克。毛被与食虫目其余各科不同,除底绒外,另具针毛。部分种类肩部乃至脸部有浅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