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也是当前心血管疾病研究热点,动物实验是研究和探索治疗心血管疾病途径必不可少的环节。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包括Apoe敲除小鼠、Ldlr敲除小鼠、在其基础上调控其他基因的品系以及其他基因调控方式调控相关基因的动物模型(表1)。表1.不同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对比Pcsk9D377Y ...
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以血运重建治疗为主。然而,目前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缺血心肌组织恢复血流供应后,心肌受损程度仍可能进一步加重,对心肌造成二次损害,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可占全部梗死心肌面积的 ...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中医上称之为“中风”。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使用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为什么脑卒中被称之为“中风”? 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1.症状 脑卒中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 ...
癌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癌症研究领域中公认的缺陷之一是缺乏能够研究癌变和癌症治疗的模型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抗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但是绝大多数新疗法都不能顺利通过III期临床试验,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合适的体内模型。我们常用的人类肿瘤细胞系或患者源性肿瘤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肿瘤动物模型,使用人类肿瘤细胞系建立的动物模型称作肿瘤细胞系异种移植模型(Ca ...
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是转移性,建立与临床表现相近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关键环节。人体肿瘤移植于裸小鼠建立人癌异种移植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原位移植可为人体肿瘤生长提供相似的微环境,更利于肿瘤恶性行为的表现,因此,大多采用原位移植的方法建立肿瘤转移动物模型。 根据我们多年的肿瘤模型构建经验,为大家介绍几种我们常遇到的几种肿瘤模型构建方法,以供参考。一、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 将人肝癌细胞株(如:HepG2等)传代 ...
小鼠视网膜铺片及免疫荧光染色 在研究血管性视网膜疾病时,由于小鼠眼球较小,不便于进行眼底血管的直接观察。病理切片染色是诊断及评判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只能观察切面形态。视网膜铺片是研究血管性视网膜疾病的常用方法。下面介绍详细操作流程:第一步:心脏灌流固定小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小鼠四肢, 剪开胸腔,充分暴露心脏,在心尖左旁2 mm处用输液针头刺入并剪开右心耳, 迅速灌注生理盐水100mL, 肝肠变白表明灌注成功, 旋转输液开关, 再灌入多聚甲醛溶 ...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及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是指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密度和骨质量降低,从而引起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导致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和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其症状表现为疼痛,主要,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其次是身长缩短、驼背,严重者可见骨折。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较多,涉及的实验动物种类也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后诱发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其机理是模拟人类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代谢紊 ...
发展现状 骨缺损是由于严重创伤、感染、骨肿瘤切除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骨结构完整性破坏,是目前骨科疾病领域一大挑战。兔构建骨缺损模型是目前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与大小鼠等啮齿类动物不同,兔具有与人类相似的骨骼哈弗氏系统,骨架大小适中,便于手术操作,且相对于犬、小型猪等大动物成本低。下面介绍骨缺损模型构建方法及要点:一、实验动物选择:实验兔年龄的选择是后期骨缺损愈合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西兰兔在18~20周 ...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病症之一,常见于大手术后、创(烧)伤、危重病等患者中,可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容量负荷过重,并最终可发展成为尿毒症。 肾缺血再灌注(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RIR)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灌注不足所致,伴随着一系列连贯的细胞事件发生,包括活性氧(ROS)释放、凋亡、坏死、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导致组织损伤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长期、复杂的血管病变。在其研究过程中,有一种损伤反应假说,即:脂质浸润和内皮损伤是产生粥样硬化病变最基本条件,粥样硬化形成的起始阶段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而血管内膜受损可以加快其的形成。常用的方法是球囊拉伤法,其主要原理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内膜反应,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在这种方法中,脂喂养造成的动物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各种方法导致内膜损伤,加快了 ...
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致抑郁症动物模型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伴随行为学改变、神经系统改变和其他生理病理变化的心身障碍性疾病,主要以 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有自杀念头及行为。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研究,该方法造模所引起的模型动物病理生理改变与人类抑郁症相似。建模方法:1,慢性不可预 ...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充分证明高盐饮食(氯化钠)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肾衰竭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研究也将盐的摄入与大脑健康联系起来,但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由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 Costantino 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始探索高盐饮食和大脑功能之间的联系,他们给小鼠喂食的高盐饲料中氯化钠的含量是通常氯化钠含量的 16 倍。研究小组估计,这一水平与摄入过多盐的人类相似。该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 2018 年 1 月 15 日的《 ...
炎症性肠病 (IBD) 以肠慢性炎症为特征,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西方国家,估计有 1/1000 的人患有 IBD。虽然 IBD 与遗传易感性有关,但也发现这种疾病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将西方的高脂肪饮食与 IBD 联系起来,此外,过去的几十年内,全世界的发病率都在增加,这可能部分归因于发展中国家饮食习惯的改变。临床证据表明,高脂肪饮食和肥胖可能会增加 IBD 的风险。在临床中,体重指数 (BMI) 高的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患者住院需求 ...
兔心肌缺血模型构建方法现状 Present situation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的关键环节。目前,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在实验动物选择上从啮齿类大、小鼠到兔、犬、小型猪等均已实现模型构建,且方法也较为成熟。选择哪种实验动物要依实验研究目的、实验方案以及实验动物行业相关规定(如 3R 原则等),确定适合于自己实验项目的模式动物。这 ...
比较常用的加速 NAFLD 和 NASH 动物模型的诱导方法,例如四氯化碳(CCl4)和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以及第二代胆碱缺乏饮食。开发临床前 NASH 纤维化模型1. 使用四氯化碳进行炎症、脂肪变性和细胞死亡的毒素诱导2. 通过 MCD 饲料诱导的肝脂肪变性3. 增强 NASH 的新一代胆碱缺乏饮食,没有早期模型中观察到的重度体重减轻本文对比了这些传统纤维化模型,探讨它们在纤维化和 NASH 药物开发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四氯化碳诱导 NASH 模型溶剂四氯化碳(CC ...
1.慢病毒载体概述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是一类改造自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病毒载体,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基因组是RNA,其毒性基因已经被剔除并被外源性目的基因所取代,属于假型病毒。可利用逆转录酶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实现稳定表达,具有感染分裂期与非分裂期细胞的特性。慢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后,在细胞浆中反转录为DNA,形成DNA整合前复合体,进入细胞核后,DNA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整合后的DNA转录 ...
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无过量饮酒,以肝脏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弥散性肝小叶炎症为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综合征。它是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一个重要阶段。据报道 NAFLD 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表现为成人 30%、儿童 13%,其中大约有 10% 的 NAFLD 患者发展成为 NASH,而 NASH 患者中的 10% 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非酒精脂肪性肝炎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 NASH 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发现其与胰岛素抵抗、氧化 ...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含了一系列的疾病发展阶段,从一般脂肪变性进展到脂肪变性与炎症并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随后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大多数肥胖的成年人有脂肪肝型态,他们的患病率达到 30% 以上,因此,NAFLD 的患病率会随着肥胖率的升高而升高。为研究 NAFLD 的发病机制并找出治疗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科研人员大多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建立 NAFLD 模型,但近几年建立的 NAFLD 动物模型所采用的 ...
肺纤维化模型简介: 博莱霉素是具有多种抗肿瘤作用的多组分复合抗生素,其毒副作用之一是引起肺纤维化。由于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人类肺纤维化最为接近,故被广泛用于诱导肺纤维化模型。 气管内给药是最为常用的给药途径,方法是是BLM进入动物气管后立即通过直立旋转等手段,使药物均匀分布于肺组织,导致肺部病变发生PF。气管给药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重复多次的。其中使药物进入动物气管内有三种方法:1.直接支气管插管,然后滴入BLM。2.麻 ...
在全国疫情逐步清零时,北京的疫情却出现了“反弹”,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截止6月18日24时,北京8天内已出现新增确诊病例183例,还有一些主动筛查中发现的无症状携带病例。这无疑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疫情尚未结束,仍需加强防疫!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由新冠病毒(SARS-CoV-2) 引起的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疫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深入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与宿主分子相互作用机制,探讨病毒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