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目的了解听诊器的主要结构和使用方法;指出心音听诊部位;初步学会分辨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2、实验原理心音是心动周期中主要由心肌收缩和心瓣膜关闭引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将听诊器置于心前区胸壁的一定位置,可在每一心动周期中听见两个声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3、实验用品听诊器4、方法与步骤生物秀模式生物与实验动物论坛(1)确定听诊部位①受检者坐在检查者对面,解开上衣。仔细观察(或用手触诊)受检 ...
【目的和原理】临床上常规记录的心电图,是将测量电极放置在肢体或体表一定部位记录的心脏电变化曲线,这必需通过容积导体的作用。所谓容积导体(volume conductor)是指具有一定体积的导电体。机体的组织及体液含大量可导电的电解质,可作为一个容积导体,心脏在这容积导体内。产生心电的基本组织是心肌细胞。心肌兴奋时,细胞膜出现去极和复极过程。根据心电的电偶学说(electric dipole do ...
【目的和原理】关于心电的产生、怎样传到体表和体表电位大小的确定等,已如前述。体表电位怎样导入心电图机描记和心电图的分析,现已有统一的规定和方法。正常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因测量电极位置和导联方式不同,波形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P、QRS和T三个波形和两个间期。P波反映心房去极化过程,QRS波群反映心室去极化过程;T波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P-R(或PQ)间期为心房开始兴奋至 ...
【目的和原理】多数哺乳动物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在颈部并入迷走神经,进入延髓。而兔的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自成一束,在颈部与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并行,称为减压神经(depressor nerve)。减压神经在动脉血压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增多,经减压神经传入中枢,使心迷走紧张增强,交感性紧张减弱,从而使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 ...
【目的和原理】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受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机制的调节。神经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反射调节心血管的活动,各种内外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进入心血管中枢后,经过中枢的整合处理,改变了交感和副交感传出神经的紧张性活动,进而改变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使动脉血压得到调节。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激活心肌膜上的b1受体,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内兴奋传导加速,从而使心 ...
【目的和原理】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压)(intrathoracic pressure)虽随呼气和吸气而升降,但始终低于大气压,称为胸内负压。若紧闭声门而用力呼气,在肺内压远高于大气压时,则胸内压可高于大气压而呈正压。倘因创伤或其他原因使胸膜腔与大气相通,因外界空气进入胸腔形成气胸(pneumothorax),此时胸内压便和大气压相等,不再呈现负压,肺亦随之萎缩。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习 ...
【目的和原理】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能够经常有节律(rhythm)地进行,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是由于体内呼吸中枢(respiratory center)调节的缘故。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作用于中枢或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某些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材料】家兔;信号处理系统或二道记录仪、四路放大器、马利氏气鼓、张力换能器、哺乳类 ...
【实验目的】验证心动周期中心脏兴奋性变化的规律及有效不应期长的特点。【实验原理】1. 心肌发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心肌兴奋性的特点是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早机械反应的舒张期开始之后。因此,在心脏收缩期间,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兴奋与收缩。2. 在舒张中期以后,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前,给心脏施加人工的或病理性异常刺激可引起一个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 ...
【目的要求】1.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2.分析探讨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原理】 刺激坐骨神经能引起腓肠肌产生收缩。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不断增大刺激频率可引起肌肉收缩形式发生改变。若刺激频率较小,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和舒张所持续的时间(即单收缩)时,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若增大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而小于单收缩时, ...
一、红细胞渗透性试验【目的】 通过红细胞渗透性实验,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的盐水中发生的变化,进而了解细胞外渗透压的相对恒定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生理功能的重要性。【原理】 生理状态下,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约相当于0.9%NaCl溶液的渗透压,因此,将红细胞悬浮于等渗的NaCl溶液中,其形态与体积可保持不变。若将红细胞悬浮于低渗的NaCl溶液中,则水分过多进入红 ...
【目的】 观察在体心脏在施加有效刺激时的反应,掌握心室肌在兴奋过程中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原理】 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在于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个心脏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在有效不应期内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兴奋而收缩,但此后给予一次阈上刺激,可以产生一次兴奋。由于该兴奋发生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前,故称为期前兴奋,由期前兴奋产生的收缩为期前收缩。期前兴奋亦有不应期,如果下次正常节律 ...
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心电图机、导电 ...
【原理】用电刺激家兔大脑皮层不同部位的方法观察皮层运动区不同部位,对特定骨骼肌或肌群能引起的收缩的效应。在动物中脑的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则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伸肌的紧张作用减弱,而易化作用就相对加强。动物表现为四肢僵直,头尾角弓反张的去大脑僵直现象。【对象】兔等哺乳类【器材与药品】手术器械一套、颅骨钻、咬骨钳、电子刺激器、银丝电极、兔解剖台、脱脂棉、纱布、骨腊、0.9%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已酯溶 ...
【原理】 动物的离体心脏,用理化特性类似于其血浆的代体液灌流时,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保持有节律的舒张活动。改变灌流液的理化特性,这种节律的舒缩活动也随之发生改变,说明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活动的必要条件。【器材与药品】二道生理记录仪、肌张力换能器、蛙心陶罐、蛙心夹、常用蛙手术器械、铁架台、双凹夹、滴管、小烧杯、氯化钠溶液(1%NaCl)、氯化钙溶液(2%Ca Cl)、氯化 ...
【原理】作为蛙心起搏点的静脉窦能按一定节律自动产生兴奋,因此,只要将离体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活动。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血钾浓度过高时(高于7 ...
【原理】各种脊髓反射的中枢间可出现抑制关系,如果同时刺激皮肤的两个不同部位,较弱刺激原可引起的反射,将被抑制或延迟出现。腓肠肌和胫骨前肌是一对拮抗肌。前者收缩时,后者则放松;反之亦然。【器材与药品】蟾蜍或蛙、蛙手术器械、秒表、支架、直棒、滤纸、培养皿、烧杯、滴灌、0.3%硫酸、铁夹、双凹夹、棉球、任氏液、二道生理记录仪、蛙板、通用杠杆、刺激器、刺激电极、探针等。【步骤】1、脊髓蟾蜍(或蛙)标本的制 ...
【原理】通常肌肉的力量可用肌肉的绝对力量和比肌力来表示。肌肉的绝对力量是指肌肉最大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它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有关,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越大,肌肉的绝对力量也越大。比肌力是指肌肉单位生理横断面积的绝对力量。由于直接测量人体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较为困难, 而身体某一部位的净围度与该部位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成正相关, 因此通过测量身体某部位的净围度,可间接了解该部位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大小。如已知该 ...
实验概要本实验要看小鼠气管内的cilia和眼睛中的primary cilia的”9 2”结构,故做透射电镜。主要试剂glutaraldehyde(EMS进口,电镜专用)PFAPBS or PB buffer1-4% osmium tetroxide in buffer0.5% uranyl acetatethanolepoxypropaneresin主要设备通风橱电镜实验步骤1. 取 ...
心肌每兴奋一次,其兴奋性就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变化。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在于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内,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兴奋而收缩,但在舒张早期以后,给予一次较强的阈上刺激就可以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以前,产生一次提前出现的兴奋和收缩,称之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同理,期前收缩亦有不应期,因此,如果下一次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 ...
【目的和原理】节律性呼吸(rhythmic respiration)运动是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反映。呼吸中枢的节律性活动通过支配呼吸肌的膈神经(phrenic nerve)和肋间神经(传出神经)引起膈肌和肋间肌(效应器)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从而引起节律性呼吸运动。本实验的目的是用电生理方法观察和记录家兔在体膈神经传出冲动发放,借以加深对呼吸节律(respiratory rhythm)来源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