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 书教学过程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杂种 隐性子一代 纯合 YyRr yyrr ↓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1:1:1:1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 ...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七)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相同: 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 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八)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育种方面:例:培育抗锈病小麦。 2.医学实践方面:①遗传病:白化病、并指等。 ②血型。 第三课时引言: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提问:纯种高 ...
教学目的 1.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学用具 豌豆粒色遗传和粒形遗传的示意图,两对相对性状试验挂图,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分析图投影片。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归纳推理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第二课时引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
教学目的1.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用具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挂图。。塑料筒2个,四色小球各10个。豌豆花、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减数分裂等的投影片。教学方法教师讲述、谈话与学生活动相结合。课时安排三课时。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第二书遗传的基本规律 ...
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6.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 ...
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6.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 ...
教学目的 1.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理解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和意义。 3.通过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设同—议论—补充—结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重点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教学难点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教学用 ...
教学目的 1.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理解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和意义。 3.通过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设同—议论—补充—结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重点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教学难点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教 ...
教学目的: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培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用具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录像带。噬菌体的投影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投影片。 ...
教学目的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3.通过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3.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像片,介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及草原生态系统拥有的丰富资源。美丽的草原风光配上优美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一种美丽的令人遐思意境之中。忽然画面一转,草原上许多珍稀的动物被捕杀,草场变成了沙漠…… 通过这段前后内容对比强烈的录像片,使学生在课初的几分钟就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学生想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热情。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1. ...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草原生态系统的作用(知道)。 (2)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现状(知道)。 (3)草原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学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通过学习草场沙 ...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识记);(2)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识记)。2.态度观念方面通过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使学生热爱大森林,增强保护森林的意识。3.能力方面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观看录像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模 ...
教学目标 1.利用不同浓度二氧化硫气体对植物影响的对照实验,理解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进而提高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环保意识。2.学会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影响的实验方法。3.在实验观察中培养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难点、重点分析 学生完成本实验似无多大难度,但是要使实验比较准确,应把实验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1.测试放入植物的幼苗后玻璃罩容 ...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二氧化硫的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2.通过实习初步学会一种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简易方法。3.在实习中,通过亲自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程度,认识二氧化硫污染的严重性,进而提高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实习指导中提供了两种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简易方法,具体到一个学校,只需 ...
一、材料引入 以《“生物圈Ⅱ号”的终结》为背景材料,引起学生对生物圈问题的思考,并作为本课的开场白。思考以下问题: 1.“生物圈Ⅰ号”、“生物圈Ⅱ号”分别代表什么? 2.进行“生物圈Ⅱ号”实验的意义是什么? 3.设计“生物圈Ⅱ号”的原理是什么? 4.“生物圈Ⅱ号”由哪些成分组成? 5.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实验的失败?6.实验的失败又说明了什么? ...
一、设疑,引入课题在我国,每年死于冠心病者约60万人,死于脑梗塞、脑溢血者约120万人,约有80%的病例是由于阻止血液流向大脑的凝血块引起而导致突发性死亡的。最近,天津市轻工学院研究人员从一种根霉中分离出了一种溶血栓的物质——“血栓溶解酶”,对血栓溶解活力很高,而对血细胞无分解作用,即有很强的专一性,用于治疗因血栓而引起的疾病起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那人们怎样把生物体内的酶提 ...
教材分析 我们面对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又在以更大的代价遭受着环境的惩罚。人类社会要进一步发展,首先要解决环境问题。教材以一定的篇幅介绍了生物圈的概念、现状、保护,教材从让学生了解环境的视角阐述人类面临的危机,使学生明确了肩负的历史责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们面对的学生将是2 ...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酶工程的概念以及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的基础知识(知道)。(2)使学生了解酶工程发展的概况。 (3)一些酶工程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之间具有相互交叉渗透的关系(知道)。2.态度观念方面(1)通过酶制剂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生物工程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