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数据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茎叶植物

        在生活史中产生茎叶体的植物称茎叶植物。是.L.Emdliecher(1826)最早作为分类群而提出的。相当于现在的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如果去掉苔藓植物则基本是一个自然的类群,即所谓的维管植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茎周学说pericaulom theory

        H.Potonie(1903)提倡的有关茎、叶建立的学说。是针对叶性学说(phytonic theory)提出的。受裸蕨类(Psilopsida)发现的影响,重点是放在二叉分枝和茎、叶一元起源的论点上,即从叶状体发展成的机体二叉分枝被调节分化为主轴和侧枝。主轴为原中轴,侧枝为原叶,但其基部围绕中轴形成茎周。原中轴和茎周合起来形成茎。从引入二叉分枝起源这点是与中轴说、顶枝说相同的,从坚持茎面上有叶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经卵传染 transovarial passage

        病原体特别是植物病毒,是通过媒介虫的卵传给其下一代虫体Ne-photettix),稻叶斑枯病毒——一种浮尘子(Arae-opus crassicormis)。经卵传染的病毒在植物和虫体内均可增殖。经卵传染是仅限于雌性虫体带有病毒时发生的。这种感染形式称为垂直感染(verticalinfection)。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惊动反应 phobic response

        自由运动的生物对刺激的一种反应。在光、温度、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变化时,暂时地发生运动形式的变化,以致妨碍向前运动。此反应是由生物感受到刺激强度的时间的变化而导致出来的。刺激强度减弱时引起的反应称下降刺激惊动反应(step-downphobic response),反之称上升刺激惊动反应(step-up phobic response)。惊动反应与趋性有密切关系。与刺激源逐渐远离时,如发生下降刺激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惊恐物质 fright substance

        在成群生活的某种鱼类(Moroco stemdachnerii)中,如果某一条鱼受到捕食者的袭击伤害,便从皮肤放出一种物质在水中扩散,这时感觉到的全群个体可一瞬间四处逃散。这种物质称为惊恐物质,它是一种惊戒信息素。同样的物质也见于赡蜍的幼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鲸须 baleen,whalebone

        在须鲸亚目(mystacoceti),于胚胎期一度生有齿,但在成体则退化而代之以鲸须。为起自腭部的横褶襞,左右成列、前后并排的,多数呈三角形角质板。组织学上各为由内外致密角质板挟持着的3—4层角质细管束组成。由于鲸须前端磨耗,细管露出而成房状。可将浮游生物等食物与海水一起纳入口中滤获。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胺

        H2N(CH2)3NH(CH2)4NH(CH2)3NH2氨丙基丁二胺,多胺的一种。广泛存在于活细胞中,在哺乳类的前列腺中尤多,在人的精液、牛的胰液中也含有。分解物可使精液具有特异的臭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氨酸

        碱性氨基酸之一。L-精氨酸系蛋白质的固定成分,尤其在核蛋白的组蛋白或精蛋白中含量最多,鲱精蛋白(鲱鱼)、鲑精蛋白(大麻哈鱼)的总氮80%以上为精氨酸氮。少量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植物种子中。可由精氨酸酶的作用,水解生成鸟氨酸与尿素。由大肠杆菌的脱羧酶作用生成胺(鲱精胺)和CO2。在碱性条件下,与α-萘酚和次氯酸作用时呈现特有的红色(坂口反应)。虽然精氨酸可在动物体内合成,而是非必需氨基酸,幼小动物不能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氨酸磷酸 arginine phosphate

          系迈耶霍夫与洛曼(O.Meyerhof and K.Loh-mann,1928)首先在甲壳类肌肉中、以后又广泛在无脊椎动物肌肉中发现。因为与高等动物的磷酸肌酸一样具有高能的磷酸胍键(在37℃时的△F≈-12000卡/摩尔?),所以作为一种磷酸原在生物体内起着能量的贮藏和传递体的重要作用。在系统发育和海胆等的个体发育中,初期出现精氨酸磷酸,而后期则出现磷酸肌酸。因为精氨酸转移脒基给甘氨酸,再接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氨酸酶

          是催化水解L-精氨酸生成鸟氨酸与尿素的反应的酶。EC3.5.3.1。亦作用于具有游离胍基与羧基的刀豆氨酸、真蛸碱等物质。一般含于产生尿素的动物(哺乳类、板鳃鱼类、两栖类、海龟类)的肝脏、肾脏、精巢中,作为尿素循环的一个环节而起作用。硬骨鱼类虽具有精氨酸酶,但不能形成尿素。同一种动物雄性的脏器比雌性的酶活性高。在肝细胞的核里特别多,也含于植物的种子、酵母和霉菌中。可为Fe2 、Co2 、Mn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包

          又称精荚。在部分涡虫类、部分蛭类、头足类、有尾类等动物,其精子束被生殖器附属腺的分泌物所包裹,以送入雌性或雌雄同体的对方个体中进行受精,把这种精子的包块称为精包。昆虫类,由雄性的1对长丝状的腺体分泌的分泌物,硬化后形成筒状、球状的结构,把精子收藏其中。头足类精包的构造最为精巧,在贮精囊内的许多小沟中,精子形成长约2厘米的束,它在精包囊内分泌,形成其外部的外鞘、螺旋形的弹簧等,构成了精包,靠交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巢 testis

          动物体中形成精子的器官。特别是哺乳类,其形态多数呈球状或近似球状,故又称睾丸。无脊椎动物中各类群的精巢,在起源和构造上是各种各样的。例如,腔肠动物中水螅类的精巢起源于外胚层,其它动物则一般起源于内胚层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这些原始的生殖细胞藉变形运动,从始发地点到达特定的位置,进行增殖,形成雄性生殖细胞团即为精巢。水母的精巢有4个或其倍数。扁形动物中的涡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虫头粒蛋白 acrosin

          在哺乳类动物的精虫头粒中存在的特殊的蛋白质分解酶,由Zaneveld等(1972)由兔的附睾中的精子中提出的。在人、猪和羊等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精子中也有。射出的精液中,由于与某种抑制物结合而降低活性,在酸性液中则抑制物分离从而活化。与胰蛋白酶一样Ca2 可使其活化和稳定。是丝氨酸蛋白酶,分子量约3万,从对各种抑制剂的性质来看,是与胰蛋白酶有区别的。从生理功能来看,认为由于此酶能溶解卵膜(透明带)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荚

        又称精包。包裹精子的囊。不同动物其形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作为受精的方式,将精子送入雌体时都具有囊的机能。例如,大家所知的乌贼、蛭、蜘蛛、蛴螬、蝾螈等许多动物就是这样。乌贼等的精荚具有精巧的构造。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囊 seminal vesicle

        即贮精囊。但是,在哺乳类中,精囊并不具有贮精的机能,这与未射出的精子的破坏、吸收有关,所以使用“精囊”这一名词。精囊是位于输精管外端附近、附着在输精管外侧的腺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器形成诱素(成精子囊醇) antheridiol

          1967年由莫利斯(T.C.McMorris)从水霉类的一种称为两性绵霉的雌株中提取出来的性激素。相当于由拉佩尔(J.R.Raper)命名为激素A的物质。它从雌株的营养菌丝中分泌出来,具有对雄株诱导形成精器原基的作用。在结构上它是具有豆甾醇碳母核的一种类甾醇: 分子式为C29H42O5;分子量470;熔点250—255℃(G.P.Arsenault等,1968)。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神病 psychosis,mental disease

        某种精神现象之所以称为病态的精神现象是因为其脑内的病理过程。一般病人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是特异常的,或出现妄想、妄觉,对社会生活缺乏适应性。这种病态的精神现象称为精神病。然而在精神异常当中不仅有精神病,也包括先天性的智力缺陷或精神病质(psychopathy)等性格异常。目前对精神病的脑内过程并未全部了解,不明之处还有很多。譬如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其身体内的病理基础还很不了解。然而最近脑的生物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神错乱 amentia,feeble-mindedness

        患者有轻度的意识紊乱,因倾向于幻想,所以不能分辨外界和自己的状态,但还能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可是缺之系统性,又因语无伦次,自然就处于不解的状态。如病情发展,则说胡话,病情较轻,则趋于幻想。对此期间发生的事一般能保留有某种程度的记忆。在英国,常将精神错乱作为精神脆弱的意义来使用。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主要是在青年期无任何外因或心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病,可呈现种种症状,以致成为人们不能了解其心理的不可理解的人,最后情怠意懒麻木不仁而终其一生。这种疾病在精神病中最为多见。在日本,一般成年人中发病率为0.75%,和德国的发病率大致相同。日本精神病院大约75%的住院患者是精神分裂症。本病的遗传关系是确定不疑的,但关于遗传形式有双因子劣性遗传,有单因子劣性遗传,尚未能确定。一卵性双生儿中两个孪生子共同发病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精神缺陷(白痴) mental dehciency

          先天性的或由于生后早期的病因所发生的持久性的以智力、感情及意志上的缺陷为主的精神状态,称为精神缺陷。在日本,按其程度分为:白痴(idiot)智力商10—25,其智力年龄不满6岁;痴愚(imbe-cile)智力商25—50,6—12岁;愚鲁(debile)智力商50—70,12—16岁。发病原因除了遗传性的染色体异常(Duwn氏症侯群)外,也可见于遗传性内分泌异常或代谢异常。还有一些是由于出生时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