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昆虫纲 第一节 概述 昆虫纲是动物界种类最多(75万种以上)、数量最大的一个纲。与人类经济和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是医学节肢动物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成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图20-1)。 图20-1 昆虫外部形态模式图(雌) 形态 1.头部 头部有触角1对,为感觉器官,司嗅觉和触觉;复眼1对,由许多蜂房状小眼面(facet)组成;有的昆虫还有单眼若干个。口器由上唇(labrum)、上颚(mandible ...
蛛形纲 第一节 概述 蛛形纲的特征是躯体分头胸部及腹部或头胸腹愈合为一体,无触角,无翅,成虫有足4对。本纲中有医学意义的是蝎亚纲(Scorpiones)、蜘蛛亚纲(Aranea)和螨亚纲(Acari)或称蜱螨亚纲。现以蜱螨亚纲为代表叙述。 形态 蜱螨类是小型节肢动物,外形有圆形,卵圆形或长形等。小的虫体长仅0.1mm左右,大者可达1cm以上。虫体基本结构可分为颚体(gnathosoma),又称假头(capitulum)与躯体(idio ...
医学节肢动物 第十八章 概论 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是指与医学有关即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动物。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是研究节肢动物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地理分布、与传病的关系及防制措施的科学。由于昆虫纲在节肢动物中占绝大多数,所以通常称为医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它是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本身又是一门独立 ...
第十六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论 线虫隶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 Nematoda),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很大的类群,不但种类多,而且数目也极大,估计全球约有1万余种。大多数线虫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淡水、海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营寄生生活的只是其中很少的种类,常见的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约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 形态 1.成虫 典型的线虫呈两侧对称的圆柱形,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则逐渐变细,体不分节。寄生人 ...
绦虫 第一节 概论 绦虫(tapeworm)或称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ClassCestoda),该纲动物全部营寄生生活。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长如带状,大多分节,无口和消化道,缺体腔;除极少数外,均是雌雄同体。成虫绝大多数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生活史需1~2个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metacestode),各种绦虫的中绦期结构和名称不同。寄生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里 ...
医学蠕虫 蠕虫(helminth)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藉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在动物分类学史上,蠕虫曾被认为是独立的,具有特殊性的一类动物。但在分类学研究不断发展之后,人们发现蠕虫,实际上与人体有关系的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和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所属的各种动物。因此在分类学 ...
孢子虫 孢子虫隶属于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的孢子纲(ClassSporozoa)。全为寄生性。细胞内寄生阶段一般无运动细胞器,如有伪足则是摄食作用。生殖方式包括无性和有性两类。无性生殖有裂体增殖(schizogony)产生裂殖子,以及孢子增殖(sporogony)产生具感染性的子孢子(sporozoite);有性生殖是通过雌雄配子结合进行的配子生殖(gametogony)。以上两种生殖方式或可在一 ...
鞭毛虫 鞭毛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Class Zoomastigophorea),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无色素体。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泌尿道、血液及阴道毛滴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第一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和无鞭毛体(amasti ...
第十章 叶足虫 叶足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叶足纲(Class Lobosea),以具有宽大叶状伪足的细胞运动器为基本特征。多数种的生活型含一个形态各异的泡状核,营无性繁殖,一般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生活史期,个别种缺包囊期。寄生人体的常见种类多为消化道腔道型原虫,计有3属7种(见表9-1),均归属于内阿米巴科(Family Entamoebidae),其中仅溶组织内阿米巴一个种对人致病,可 ...
第二篇 医学原虫 第九章 概论 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体积微小而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功能。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约65000余种,多数营自生或腐生生活,分布在海洋、土壤、水体或腐败物内。约有近万种为寄生性原虫,生活在动物体内或体表。医学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管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约40余种。其中的一些种类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和传播规律危害人群或家畜,构成广泛的区域性流行。 形态 原虫的结构符合单个动 ...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人体寄生虫学由医学原虫学(medical protozoology)、医学蠕虫学(medical helminthology)和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三部分内容组成。学习本学科的目的是为 ...
确定诊断标准 有人对500例健康者和120例肝病病人测定了肝大指数*,数据见附表6-1。二者都接近正态分布,它们的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 健康人 χ=6.08,s=0.45; 肝病病人 χ=8.38,s=0.81。 附录6-1 健康人和肝病病人的肝大指数分布
三、行比较: 1.观察人数与完成时间 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观察的人数较少,调查完成后现场工作也就完成了,不需随访。因此比队列研究经济得多。如拟用队列法研究罕见病,则主要力量几乎都花在对没有患病的人的随访上了。假定拟研究在受孕前后母亲用雌激素会不会使子女中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度增高。假定在未暴露的妇女中每1000个生产中有8个患先天 ...
进一步学习用参考书目录 1.耿贯一 主编.流行病学(第二版)第一卷.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钱宇平 主编.流行病学研究实例.第一、二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991 3.王家良 主编.临床流行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王天根 主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徐端正.医学序贯试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6.王枢群等.医院感染学.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7.MacMahon B.Pugh TF.Epidemi ...
率的调整或标准化 大多数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有密切关系。所以,对年龄、性别或某种构成不同的人群的粗率,不应直接比较。分性别、年龄的专率虽可以直接比较,但分组多,不能概括全人群的情况。为了能用一个单一的、概括性的指标进行比较,而又不受被比较人群某种构成不同的影响,可以采用调整(adjustment)又称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方法,计算出调整或标准化率(adjusted或stan ...
分析流行病学有关计算 (一)OR、ORMH的可信限和ORi的齐性检验 ⒈Miettinen法 即是以显著性检验为基础的(test-based)可信限。计算ORMH的100(1-α)%可信限公式 此公式同样可用于计算单个OR(即从一张四格表数据算出的OR)的可信限。这时,上式中用OR代替ORMH,用x2代替X2Mh 。匹配数据的OR也可同样计算。用函数型电子计算器来算,都很简单。 式中的U,可查标准正态差简表(附表5-1),Uα/2可查α/2 ...
灭鼠 在医学上,灭鼠是指消灭能作为传染源(病原宿主)的啮齿动物。啮齿动物不仅是一大批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而且对人类生活带来危害,给农业、林业、畜牧业及水利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灭鼠方法可分三类:①机械灭鼠法;②化学灭鼠法;③生物灭鼠法。 一、机械灭鼠法 机械灭鼠法包括:器械捕鼠、挖洞法、水灌洞法及翻草垛法。 器械捕鼠是民间流传的方法,现在常用的有木板夹、铁板夹、弓形夹和捕鼠笼等捕鼠器。捕鼠器的优点是使用安全,鼠尸容易清除,适用于不能使用灭鼠剂 ...
附录三 杀虫 杀虫在医学上是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杀灭能传播传染病的媒介昆虫,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杀虫是项科学工作,必须掌握媒介昆虫生态习性和各种杀虫剂的性能,选择有效措施。杀虫又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必须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因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法,经常和突出相结合,坚持不懈地进行,才能秦效。杀虫是预防和控制许多传染病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近年来杀虫技术取得很大进展,如各种媒介昆虫的孳生地的查明及生态环境 ...
附录二 消毒 消毒是指杀灭或消除传播因素上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消毒可分为预防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后者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消毒方法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物理消毒法,如煮沸、冲洗、燃烧、高压蒸气、紫外线、微波等;另一种为化学消毒法,如漂白粉、来苏儿、过氧乙酸、戊二醛、新洁尔灭、环氧乙烷等。 近年来为了减少医源性传播,对注射器、针头、输液器、输液管和手套等逐步使用一次性的器材,使用后即随污物一起焚烧 ...
附录一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和病人及接触者的管理方法 病 名潜伏期传 染 期隔 离 期接触者观察期最长最短常见麻疹6~21天,被动免疫后可延至28天10~11天出疹前后各5天出疹后5天医学观察21天,若接受被动免疫可延长7天流行性感冒数小时~3天1~2天从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