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作用 transpiration 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汽的形态向大气中排出的现象。与蒸发不同的地方在于植物有气孔的调节作用。叶面的蒸腾主要是通过气孔进行的。气孔关闭时仍保持着通过角质层的蒸腾。为了对两者区别 分别称为气孔蒸腾(stomatal transpiration)及角质层蒸腾(cuticular transpiration)。此外,水分也有从水孔和皮孔中排出的。在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 ...
蒸腾流 transpiration stream 指由于叶面蒸腾的结果,叶片产生了吸水力,在导管和管胞内形成连续的系统水流称为蒸腾流。其压力最高时可达负数十个大气压(内聚力学说)。把小型加热器插入茎中使其产生热量时,热的传导因蒸腾流的速度而发生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定蒸腾流的上升速度(B.Huber, E.Schmidt,1937) ...
将病原性细菌或病毒等以各种条件在离开天然寄主的情况下培养时,导致对原来寄主的致病力减弱或消失,此过程称为减毒作用。有人将这种作用看成是一种适应性变异,但许多学者则以选择作用来解释这种现象。在连续培养时,有的可看到这种变化的渐进过程,有的则伴随着明显的变异型的分离过程而减毒,前一种情况一般也可以用这种现象来说明。这种现象极为平常,可以说很少有不减毒的情况(如炭疽杆菌)。著名的例子有痘病毒,巴斯德 ...
蒸腾孔 transpiration pore 指石炭纪的化石蕨和鳞木类的叶座的下部而紧靠叶痕下边开口的一对孔。此孔连通茎的皮层,在那里与叶痕上开口的一对通气道的沟会合。蒸腾孔周围的叶座组织富于通气性,从蒸腾孔进入的空气入皮层,可能通过通气道的孔穴往叶里送入空气。 ...
蒸腾计 po(te)tometer 为测定植物的芽或切枝吸水速度的装置。如图所示。在U形管的一端插放植物体,在另一端连接有已测定过直径的毛细管,根据毛细管内水的移动而测出不同条件下的水分吸收速度。 ...
蒸汽灭菌器 steam sterilizer, sterilizationsteamer 一般称为柯赫蒸汽锅,是铜板制的大型筒状锅,其盖呈倒置的漏斗形,中央孔加有棉塞,下部盛水,上部分成数格,将需要灭菌的培养基瓶等放置其中,从底部加火。现在已有较此更优良的高压灭菌器,因而已不再使用。 ...
蒸发计 evaporimeter 测定由水面向大气中蒸发水分比率的装置。在植物生态学中所使用的蒸发计比气象学上所使用的装置小,便于移动和安装。例如Dietrich蒸发计是直径13厘米、高4厘米的水盘形,是里面镀锡的铜制品。根据1厘米水深重量的减少来求算蒸发量。最近经常使用的piche蒸发计,是把装满水的试管状的玻璃管,倒置于圆形滤纸的中央,根据管内水位的降低,就可以求出蒸发量。 ...
震颤 tremor,nystagmus (1)指手足、头部、眼球等在静止时所表现的微小运动。是控制随意肌肉的长度和张力的反射系统中的一种振动现象。人的这种振动的频率为100赫兹,振幅约为肌肉收缩高度的 1/100-1/50。通过用弯曲起来的左右手指做相互牵引而使膝反射增强时,震颤的振幅增大,但切断来自肌梭的向中纤维时则震颤消失。因小脑齿状核的损伤而出现的震颤称为企图震颤,以与上述正常个体中所出 ...
指在减数分裂中由同源染色体的不等分离所引起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的综合机制。它对个体适应值无利害关系,可使减数分裂中分离染色体多的一方增加连锁群的频率。众所周知的例子有果蝇的SD基因。在这种情况下,在雄性,具有SD的染色体可传给95%的子代。 ...
在一个茎节上,即一轮的叶数比其他茎节(轮)上的叶数减少的现象。例如东北堇菜(Viola mand-shurica)的花叶,其萼片、花瓣和雄蕊各有5枚,而心皮则由3故形成,因此雌蕊属于减数性。在普通叶的叶序上也容易出现,在一个茎节上,由轮生到对生,以至互生的叶序变换,都是基于减数性。 ...
振子强度 oscillator strength 分子或原子的电子系统由于光的作用由能量为Ej状态向较高的Ej状态跃迁时,随着跃迁,光吸收带在振动频率Vkj=(Ek-Ej)/h(h为普朗克常数)的地方成为极大。振子强度是这个吸收带对光的吸收强度,它是用相当于多少个具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为m及电荷为e,且振动频率Vkj的经典谐振子来表示的。假说电子系的电偶极矩为P、状态j与k之间的矩阵元为Pkj时,气 ...
振荡培养 shake culture,shaking culture 亦称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是指把微生物或动植物的细胞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置放在振荡器上不停地摇动而进行的培养。是与静置培养、或霉菌的表面培养相对而言的。在细菌细胞培养时,可改善与培养基成分的接触和氧的供应,繁殖比较均一,而且效率也高,特别是对霉菌的培养,不会形成菌膜,也不会形成长菌丝所形成的小球(p ...
核酸含有4种碱基,碱基之间的比例因核酸的种类而有一定,这种比例称为碱基比。例如,在双链结构的核酸DNA分子中,碱基比的关系是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鸟嘌呤与胞嘧啶,即嘌呤与嘧啶之比都是1。E.Chargaff首先发现这种关系,后来成为华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决定DNA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
振动觉 pallesthesia, sense of vibration 感受振动刺激的感觉。虽是一种变形的压觉,但往往具有远距感觉的性质。对于人,小于每秒约1000次的重复压刺激并不融合,而被感觉为振动。在其它动物也可观察到以触感受器和特别的振动觉器官为媒介的振动觉发达的情况。特别是在低等动物(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与接触觉相并列成为决定其行为的重要感觉之一。多系由关节或皮肤处的机械感受器 ...
指DNA中的某一碱基为另一碱基对所取代。根据代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转换和颠换。它是DNA变化的最轻微的一种突变,镰形红血球细胞贫血症就是由于这种突变而产生的遗传病。 ...
振鞭体 vibraculum 为多形性群体的苔藓虫个员的一种类型,以群体为主配置于背面的一定位置,用短柄附在群体上,有细长的鞭状物,这部分的剧烈振动,可清扫群体的表面。 ...
核酸或核苷酸具有嘧啶核或嘌呤核的部分,通常为碱性,为了与糖部分和磷酸部分加以区别称之为碱基。大致区分为嘌呤碱与嘧啶碱,前者有腺嘌呤、鸟便嘌呤,后者有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等。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而以游离状态存在,大部分存在核酸及核苷酸中。
核酸的碱基在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或尿嘧啶)以及鸟嘌呤和胞嘧啶间以氢键进行特异的结合,这种关系称为碱基的互补性。当二条多聚核苷酸或低聚核苷酸在整个部分都具有这样的互补的碱基排列时,则二条核苷酸链按华生-克利克的模型形成双链结构。复制、转录、翻译、重组和修复等基本遗传的分子机制,都是以碱基的互补性为基础。 ...
化学结构与核酸的碱基成分类似的化合物。通常指人工合成的,如嘌呤类似物有8-吖鸟嘌呤,6-巯基嘌呤,二氨基嘌呤;嘧啶类似物有5-溴尿嘧啶,5-氟尿嘧啶等。多数作为碱基、核苷、核苷酸的代谢颉颃物质而起作用,对核酸的合成起阻碍作用,并阻碍细菌或动植物细胞的繁殖生长。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或核酸合成等机制的研究。有时还会引起变异作用。 ...
阵挛 clonus 亦称搐搦。急剧地用外力使骨骼肌伸展时,其间出现节律性的伸张反射,因而骨骼肌反复收缩,称为阵挛。当锥体路发生损伤,从而解除了对反射中枢的抑制,或是由于中枢的兴奋性异常增高时则出现此种现象。医学上的膝阵挛(knee clonus)和踝阵挛(ankle clonus)是众所周知的。例如膝阵挛,将使下肢保持平位,以拇指和食指将膝盖骨向脚的方向急剧推挤,使大腿肌肉保持牵引时则膝盖骨出现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