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皮柄 carpophore 指被子植物子房中央的柱状组织,在牛儿苗科(Geraniaceae)明显可见。花各部虽由集中于枝端的花叶构成,但生长点不是终止于实花叶,而是花茎顶端分生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为贯穿子房中央的圆柱状组织,是为心皮柄。发育的程度有很多阶段,有的到达花柱便愈合,也有这个组织发育而再成为枝的。 ...
心输出量 cardiac output 心脏输出的血液容量,1次心脏搏动输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beat,volutme), 1分钟输出的血量叫每分钟输出量(minute、volume)。人在安静时,每搏输出量约属80毫升,心率如按69次/分计算,则每分钟输出量约为5.5升,心输出量的确定,可直接测定动物心室的容量,或通过心缩期、心舒期的投影照像间接测出心室容量再乘以心率来求得。另外,往静脉中 ...
心皮 cerpel 指构成种子植物雌蕊的特殊分化的叶。相当于蕨类植物的大孢子叶。裸子植物为叶状,其上直接着生胚珠,被子植物是从茎顶端(花茎端)稍下方的轮生的原基而发生的,进而发育分化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由一个心皮形成雌蕊的,从原基发生到雌蕊形成与普通叶发生相同,只是在两缘卷曲愈合这点上有所不同。此称为离心皮,例如李属(Prunus)、豆科(Leguminosae)等,李属有时心皮不形成雌 ...
心内膜垫 endocardial cushion 心内膜垫是哺乳类和鸟类胚胎的心脏中,由连接心房和心室的房室管(atrio-ventricular canal)的背壁、腹壁所生成的心内膜突起,它与心房、心室间的中隔形成及房室瓣的形成有关。人类出现于第五周的胎儿,鸡出现于孵育第3—4天的胚体,不久,背腹的两个突起在中间愈合,将房室管先分成左右两部分,随后,在心房前背侧生出的薄膜延伸与心内膜垫愈合 ...
心门 ostium 系具开放式循环系动物的血液由围心窦流入心脏的入口。例如,节肢动物之心门位于心脏的侧壁上,左右成对,体节性排列,呈小的裂隙状,具2个心门瓣(ostialvalve)。 ...
心囊 cardiacvesicle, cadiac sac, perica-rdial membrane (1)亦称心泡。柱头虫类的背血管前端进入吻内的部分,即紧靠着中央窦背壁的小囊。腹壁为肌肉组织,作节律性的收缩,由收缩压力使血管内的血液流动。一般认为是幼虫心脏的残存结构,但它不和血管系直接通连。 (2)=围心腔。 ...
心率 heart rate 指1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人约70次,在正常状态下是在 50—100次/分的较大范围内变动。一般初生儿心率快,而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心率慢。心动周期与动作电位的周期相等,这是决定于起搏电位的周期。因此凡是能改变起搏电位周期的因素都能改变心率。体温的变动、运动、睡眠、摄食状态、情绪激动等都能使心率发生变化;在病理上,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热性病等可使心率增加。给与甲状腺激素时,能 ...
心灵进化 psychogenesis 由米瓦特(St.G.J.Mivart)提出的用以批判达尔文进化论的一种学说。他集中于罗马天主教徒(katholik)的虔诚信仰与科学间的调和,而提出灵性、精神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在进化过程中它起着伟大的第一因素(即神)的作用。 ...
心理物理学 psychophysics 狭义地指继承G.T.Fechner传统的数种阈值测定法之总称(参见威伯-费希纳法则、贝克法则)。但近来一般则指与刺激的物理性质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信号检拾理论)。特别是近来应用仪器的条件反射训练方法,以动物作研究对象的动物心理物理学(animalpsychophysics)已有很大的发展。 ...
心磷脂 cardiolipin 一种磷脂,亦称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是潘伯恩(M.C.Pangborn)1941年从新鲜的牛心肌中分离出来的,显示有梅毒患者血清诊断的特异性抗原。广泛存在于高等动物、植物、微生物界。在动物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特别在心肌甚至占总磷脂的15%,在牛心肌的心磷脂中脂肪酸(结构式中以R,R′,R″,R″表示)残基的80 ...
心理拉马克主义 psycho-Lamarckism 拉马克在动物的进化上强调感觉能力发展的意义。把沿袭这条路线的进化论一般称为心理拉马克主义。其中和拉马克的根本思想有极大距离的人也很多,例如,派利(A. Pauly,1850—1914)认为,作为淘汰的因素是生物一般存在着的心理的意志。西蒙(R.Semon)的铭记(mneme)论,也被当作是心理拉马克主义的一种。 ...
心肌 heart muscle, cardiac muscle 构成心脏的实体,是完成其收缩的主体的肌肉,且形成心肌层(myocardium)。脊椎动物的心肌,在形态上虽属横纹肌,但为单核的,肌原纤维少,肌浆(sarcoplasm)丰富。各细胞呈分支状并和其它细胞成网状连接。在机能上,作为心脏的整体像单一网状的合胞体进行活动,这种机能上的连续,一般认为是由于各细胞间有原生质相连的缘故,但是,根 ...
心肺制备 heart-lung preparation 此制备,只保持心与肺相联而与其它部分完全隔离。可利用灌流液进行循环,主要用于血液循环和呼吸相关关系的研究。 ...
心包(围心膜) pericardial membrane 包围在心脏外表面的上皮即心外膜(epicardi-um),折回而成为包围整个心脏外面的第二膜(即围心膜)。从发生学来看,围心膜和心外膜均起源于中胚层,心外膜是内脏上皮(splanchnopleure),围心膜接触体腔上皮。 ...
心材 heartwood 指经过很多年月的树木其近中心部分的木材。是边材的对应词。因常着色而与周缘部分有别,一般亦称为红色材。柿、黑檀为黑色,漆树、桑、榧为黄色,紫檀为红黄色,日本柳杉,紫杉、红材栎、光叶榉等为红褐色。这种心材的颜色是由于死细胞的细胞壁浸润着各种色素,如苏木素Haematoxylon)、檀烯(紫檀属)、桑色素Maclura)、硅酸Tectona grandis)、碳酸钙(榆属、 ...
心侧体 corpus cardiacum,pl.corpora ca-rdiaca 属于昆虫脑后方内分泌腺群的腺体组织。有前头器官的昆虫、弹尾目无此组织,石蛃类不发达,双尾虫类是次生退化,其它昆虫则普遍存在。从胚胎后期至成虫期,都可看到。多数为近于球形小体,胚胎发育期与脑下神经节(hypocerebral ganglion)同是口凹的背壁陷入形成的,由间脑的神经分泌轴索的球粮状末端、真正神经分 ...
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缩写为: ECG(英法), EKG(德), ЭКГ(俄),即心脏活动电位曲线。因心脏局部发生的电位变化沿着形成容积导体的组织到达体表,可从体表记录下来。在人是指一般以电极贴附于体表的特别指定部位导出电位而记录下来的波形。主要的导出方法有从两手导出的第一导联(Ⅰ),右手左脚导出的第二导联(Ⅱ)和左手左脚导出的第三导联(Ⅲ)。但也试行着单极诱导等新的其他 ...
心动(曲线)描记器 cardiograph 记录心脏活动中各种变化的装置。由此描记出的曲线称为心动描记曲线(cardiogram)。心电图也是其中的一种。通常是将动物的心壁切开或把心脏取出于体外,直接地将杠杆安装在心脏上,来描记其物理变化的心动物理曲线;或者把人体的心尖搏动记录单称为心动描记曲线。这种装置一般通称为心动(曲线)描记器。心尖搏动描记器,是将金属圆筒放在心脏部,并使圆筒橡皮膜上的触 ...
文昌鱼(Branchiostoma)围鳃腔的水向外界的排出口,位于肛门前腹面。而排泄器宫(有管细胞和褐漏斗(brown funnel)的排泄物,也同样由此口排出。 ...
亦称围食管接索。 (1)系环状包围食管之神经细胞群。最初出现于线形动物,为这类动物的神经中枢。由该神经环发出至前方和后方的神经纤维束,其发达程度大致相同。随着高等动物的出现,这些神经纤维中背面、腹面和侧面的纤维较其他纤维更为发达。最后腹正中线的神经纤维呈腹神经节链而残存。 (2)节肢动物横连左右后大脑的神经纤维称之。因其围绕食管故得此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