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illus

传染痢疾的一群细菌。其典型种是1898年志贺洁发现的志贺菌(Shigaella)属。为革兰氏阴性、2—3×0.5—0.7微米大小的杆菌。性质虽极似一般肠道杆菌,但它是非运动性的,一般不产生气体(主要是乳酸发酵)。根据对甘露醇及其它糖和糖醇的利用性,可把它分作数种,并可根据各自的凝聚反应,划分为许多菌型;但根据病原性的大小,在抗原性上,与副大肠杆菌的界限不甚明显。一般其寄生生活特性比大肠杆菌强,能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栗钙土 chestnut soil

发育于欧洲大陆直到中亚的温带半干旱草原(年降雨量250—350毫米)的低草植被之下,分布于黑钙土地带和棕钙土地带之间,与黑钙土相比较,A层较薄,腐殖质含量(3—5%)较少,呈栗色。在土壤剖面中碳酸钙积聚的位置较浅,盐基淋失较少,如能进行灌溉,则可成为良好的麦作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连合器 commissural organ

甲壳类后脑连合(食管连合)附近连接血窦的扁状神经丛。亦称后连合器(post-commissure or-gan)。这种神经丛后脑连合开始,由进入附近肌肉的2条神经组成,但在这种神经丛内,可见有游离盲端的多数纤维。可能是后脑连合神经分泌细胞末端连接循环系的地方。这个部分的抽出液可呈现强的色素胞刺激效果,另外据说与心脏围心器官的抽出液起着相反的即使运动减弱的作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连合 connation,coalescence

  指植物同质细胞或器官愈合的现象。就细胞来说,生殖细胞的连合接合或受精就是显著的例子。作为器官,表现于花部构成的各轮花叶间,而合萼、合瓣、单体或聚药雄蕊和子房的形成就是重要的例子。也有聚合果(美洲四照花Cornusflorida)。叶子也有伪似单子叶(美花草Callianthemum insigue、白根葵Glaucidium palmatum)、贯穿叶(贯叶油点草Hypericum samps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连环体 concatemer

指象噬菌体基因组那样,由一个单位的DNA连接成几个链状所成的集合体;直线状的 DNA分子相互在末端连接而成为长形的集合体;或者各自闭合而成轮状的单位DNA间组合,结成链状的集合体。已知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于细胞内部可形成这种连环体;另外也可人为地从带有附着端的噬菌体DNA等制成连环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携带者 carrier

一般是指表型正常,但带有有害的基因的杂合体和具有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携带者都可将有害基因传递给后代,是群体中使有害基因的频率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检出杂合体对于预防有害基因的纯合,降低群体中有害基因的频率都是十分重要的。若查出的携带者尚未结婚则可建议及劝阻他们不要和另一同类型携带者结婚。若偶尔两个同类型携带者已经结婚,那么就要建议他们不要生育,或妊娠时做产前诊断。所以法律规定所有儿童均须接受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化 transformation

指在生物之间通过细胞外DNA片段的途径来传递遗传物质。经遗传重组转化的DNA分子的一部分能和受体染色体的同源部分置换。转化可以用于确定基因顺序和基因间距离。细菌转化的现象是在1928年被Griffith. F首先发现的。1944年Avery O及其同事确定细菌转化因子是DNA。在转化中游离DNA的片段被活的细菌所接受,而导致部分后代遗传性状发生了稳定的改变。转移过程通常用来进行制作细菌的基因图,这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分子病 molecular diease

分子病这一概念是由Pauling其同事于1949年提出的。分子病是指由于基因的突变引起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的疾病,如镰形细胞贫血(sickle cell anenia)。 附注:镰刀形贫血是J.Herrick首次报导。他发现患有这种病人的红细胞在缺氧时不是球形的,而呈镰刀形。镰刀形细胞比正常细胞要脆弱得多,容易破裂。1949年P auling等通过正常人和镰刀形贫血患者之间血红蛋白的自由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染 transfection

指用裸露的噬菌体整体DNA转原核受体细胞的过程。用于真核细胞时,对任何裸露DNA的吸收都称为转染。在酵母和植物中转化和转染的概念是相似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导 transduction

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细菌的DNA从供体转移到受体中的过程。转导可以通过小段染色体来进行细菌精细结构作图。转导是通过F’因子通过接合将某个特异的基因传递给受体的过程。转导分为广泛性转导和特异性转导两种。广泛性转导是以P1或P22为媒介,通过“偷渡”和同源重组可将供体的任何基因传递给受体。两个基因间同时被P1转导的现象称为共转导。共转导可用于细菌的精细作图。特异性转导是以λ噬菌体为媒介而通过定点整合或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F因子 Fertility factor

F因子是一种质粒(plasmid),由共价环状闭合DNA双链构成,全长94.5 Kb,主要分为三个区域:1、重组区;2、自主复制区;3、转移区。重组区中有4个插入顺序(insertion sequence IS),通过和宿主染色体上的IS同源重组或通过转座(transposition),F因子可以整合到宿主不同位点上。由于宿主染色体上的IS方向不同,所以整合的方向也随之不同。自主复制区有转移的起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高频重组 High frequence recombination

就在F因子发现之前,Luca Cavalli-Sforza (1951年)偶然发现,用氮芥处理A品系后从存活的细菌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品系,将这种新品系和经典的B品系进行杂交所得到的重组体比一般的杂交要高出一千倍。这个品系就称为高频重组(High frequence recombination,Hfr)品系。1954年海斯也分离出了Hfr品系,称为Hfr H,Cavalli分离出的Hfr品系就称为Hf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性伞毛 pili

细菌表面的性伞毛(pili)是由F因子编码的。tra A编码了伞毛蛋白(pilin)的单个亚基,由此聚合为伞毛。至少有12个tra基因是修饰和聚合伞毛蛋白的,为伞毛所必需。F性伞毛为毛发状结构,长2-3μm,由细胞表面伸出,一个典型的F+细胞有2~3根性伞毛。这些伞毛蛋白亚基聚合成中空的管子,直径8 nm,中间有2 nm的轴孔。并不是遗传物质转移的孔道。供体细胞不会接触其它F+细胞,那是因为tra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性导 sexduction

以F' 因子为媒介将特定的基因转递到受体中的现象就称为性导(sexduction)。F' 和F因子不同:(1)F' 品系转变成Hfr品系的频率要高于F+品系;(2)F' 变成Hfr时F' 因子整合到相同位点上,而F+变成Hfr时可整合到不同位点;(3)F+×F-高频传递特定的基因,形成部分二倍体,要么产生F+但不转移任何基因,要么以10-7将宿主的基因按顺序转入受体,但受体仍为F-。所转移的基因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噬菌体 phage

噬菌体有三种不同形态:20面体无尾的,如PM-2;20面体有尾的,如SPO1;丝状的如M13。有尾噬菌体一般有头、颈、核心、鞘、尾板、尾丝几部分组成。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有的是DNA,有的是RNA;有的是双链,有的是单链;有的是线状,有的是环状。噬菌体的生活史分成两种途径—裂解途径(lytic pathway)和溶原途径(lysogenic pathway)。仅能裂解生长的噬菌体叫烈性噬菌体(viru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λ噬菌体 λ phage

1951年J. Lederberg的妻子Esther Lederberg证明了J. Lederberg和Tatum用来杂交的K12中有原噬菌体,并命名为λ,经10年的研究搞清了溶原化的实质。λ噬菌体的基因组长达50 Kb,共61个基因,其中38个较为重要。其生活史可分为裂解周期和溶原周期。细菌处于溶原化状态时,细胞质中有一些λ CI基因的产物CI蛋白这是一种阻遏蛋白,可以阻止λ左、右两个早期起动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共转导 contransduction

一个以上的基因同时被转导的现象称为共转导。共转导也可用来作图。中断杂交实验方法复杂,且结果不精确,重组作图构建交互突变的品系也很不容易,而采用共转导的方法既简单又精确,同时无须构建交互突变的供体、受体品系。由于转导的片段较短,一般不能共转导3个基因,因此可以提供紧密连锁的资料。现以供体为thr+leu+azis E.coli,受体为thr-leu-azir,用P1进行转导,如果两个标记离得很近,那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左旋DNA Z-DNA

左旋DNA的发现是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重大发现之一。1972年Pohl等发现人工合成的嘌呤与嘧啶相间排列的多聚核苷酸顺序(GCGCGC)在高盐的条件下,旋光性会发生改变。接着王惠君(Wang A.H.J)和A.Rich对六聚体d(CGCGCG)单晶作了分辩率达0.09nm的X-衍射分析,提出了Z-DNA模型。Z-DNA的结构特点: (1) 糖磷骨架量“之”字形(Zigzag)走向。在Z-DNA中C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共合结构 Cointegrate structure

两个复制子融合产生的结构,一个复制子带有一个转座子,另外一个缺少,但是整合体中出现两个在复制子汇合处的转座子,方向是正向复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控制成分 Controlling elements

玉米中的控制成分是最初由其遗传性质确认的转座单位。分自主(能够独立转座)或者非自主(只有在一个自主元件存在下转座)两类。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