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植物的一部分营养器官从母体切离后,扦插于砂土或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独立的植物的一种无性繁殖法。通常有插枝、插根、插叶等三种方法。利用母体的一部分,使其生长不定根,然后切离长成新植株的称为压条。扦插用的枝、梢、叶等称为插穗。在用种子进行繁殖时,往往分离出祖先的性状,而用扦插繁殖能获得与母本同样性状的植物。扦插的成活与否是随植物的种类而不同,即使同一植物,也会因部位、树龄、季节和外界环境条件( ...
指生物种群的一部或全部离开原来的栖息场所移到他处的行为。引起迁出的因素很多,在种群密度增高,食物不足、环境恶化等条件下常可看到这种现象,迁出个体(emigrant)增多。在高密度下,迁出率的增加对生物密度起着调节作用,在繁殖的高峰期往往看到集群性迁出(mass emigration),飞蝗和短翅天牛是有名的例子,不过有人认为这是集群自杀(mass suicide),现在看来是个疑问。迁出是迁入的反 ...
隐藻门Cryptophyta 植物分类系中的一门。由A. Pascher于1914年所设立的甲藻门(Pyrrophyta)中,依类囊体结构的不同和藻胆素的有无等而趋向于分为二个独立的门,即甲藻门和隐藻门。隐藻门有24属100种左右,少数是单细胞,带有二条鞭毛(葺鞭型、片羽型各一条),具有由四重套膜所包裹的二层类囊体。它们所含的藻胆素为藻蓝素和藻红素,这二种色素与光化学系统Ⅱ有关,与甲藻门的色素有很 ...
指肌肉在外力或自身的其它肌肉收缩的作用下而受到牵拉时,由于本身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诱发同一肌肉产生收缩的一类反射。本体反射可以看作与此牵张反射是同种反射。
指生物个体或种群从某一场所移向另一场所,特别是由一个栖息地迁移至另一栖息地。迁移是与食物和栖息地的条件变化、过密、繁殖等因素有关,凡迁移仍返回原来的栖息地,称为回归迁移(recurr-ent migration, two-way migration,对水生生物则称之为洄游),也有人单把回归迁移称为迁移(mi-gration)。回归迁移是应环境的周期变化而起的,诸如季节迁移、潮汐迁移、昼夜迁移等等, ...
隐芽植物geophytes 为C. Raunkiaer(1907)所用的生活形之一,其抗性芽受土壤或水层保护的植物,称为隐芽植物。前者是指狭义的地下芽植物,后者则有沼泽植物及水生植物。芽的着生器官,常有地下茎(竹类、矮),块茎(马铃薯,报春花),块根(甘薯,茄科)、鳞茎(百合科、石蒜科)。另外,沼泽植物则有莲、萍蓬草、芦苇等,水生植物幼芽脱离后沉入水底能够越冬(如钓棒、栎藻等),而接近泥土或水底的 ...
亦称张力感受器。系与肌肉牵张度(张力)有关的感受器,作为动物姿势反射的起点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脊椎动物中,肌梭和腱梭即为这种感受器。在无脊椎动物中研究得最多的是甲壳类与腹部体节相连结的小肌,首先由亚历山德洛维茨(Alexandrowiz.1951)所记载,在一小块纵向伸肌中可见大小(直径达100微米)两个牵张感受细胞。两者均伸出短的树突,在这一突起上伴有数条纤细的离中抑制性纤维。这种感受细胞是神经 ...
隐现状态 pharate condition 昆虫在进行变态和脱皮时,例如从外表上看还是蛹、在蛹表皮下面,已经出现象成虫的表皮和器官的状态,称这种状态为隐现状态。这种单从外表来考虑认为是蛹,是不合理的。所以,主张把这状态称为隐现成虫(pharate adult,pharata是希腊语,为隐现的意思)(H.E.Hinton,1965)。同样也应该有隐现状态的幼虫(pharate larva)和蛹(p ...
隐头花序hypanthodium 花序的分枝肥大并愈合形成肉质的花座,其上着生有花,花座从四周把与花相对的面包围的形式,而形成隐头状花序。结出的果实称为隐头果。此例在无花果属最为显著。果实成熟时花序轴显著膨大,成为肉质,即所谓隐头果。西印度产的桑科植物Dorst-enia contrajerva的海星(starfish)状的花序可以说是由岐伞花序的原始类型演化向隐头花序的过渡类型。 ...
十二指肠憩室主要是先天性发育不佳,造成十二指肠肠壁局限性向外呈囊状突出(原发性憩室)或由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形成的疤痕牵拉所引起(继发性憩室)。 本病多发生于40岁至60岁中年人,男略多于女。90%以上的憩室并不产生症状而于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时发现。仅少数病人可出现梗阻,穿孔,出血等症状或继发胆管炎,胰腺炎,胆石症等并发症而需要治疗。临床表现 1.上腹部不适和胀痛,与进食有关,但无规律性,严 ...
胰腺脓肿是一种继发性的化脓性感染。临床主要表现有上腹痛,寒战,高热,上腹部肌紧张,压痛,触及边界不清的压痛性肿块。发病前有急性胰腺炎或胰腺损伤。 本病有发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对本病目前有特效药和方法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病死者多数未经正规和及时的治疗,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临床表现 1.急性胰腺炎好转后再出现上腹痛,寒战,高热,半数患者出现黄疸。 2.上腹部压痛,肌紧张,并可触及边 ...
昆虫不完全变态的一种类型。是蜉蝣目所具有的特征,其水生幼虫(稚虫)逐渐接近于成虫形态,成为完全有翅的亚成虫。亚成虫再脱皮即变为成虫。由于亚成虫已经具备许多成虫的特征,所以是有翅昆虫中成虫脱皮的唯一例子。具有前变态的昆虫称为前变态类(Prometabola),并且与无变态类合称为古变态态类(Palaeometabola)。 ...
隐类水母体cryptomedusoid 有刺胞动物水螅类子囊体的四种类型之一,相当真类水母体的下一阶段。真类水母体都具有辐水管,而隐类水母体则没有,在该位置上只有内胚层细胞排成一列的棒状构造。有伞腔生殖细胞见于口腕上。例如裸贝螅的某些种类,棒螅属(Cla-va)、殖口螅属(Gonothyrca)的某些种类。 ...
隐花果 syconus, syconium,sycon 假果的一种。如桑科的无花果(Ficus carica)、天仙果(F. erecta)、雀榕(F.wightiana)是由花轴顶端膨大,中央凹陷成囊状的特殊形态花序(隐头花序)所构成的果实。在膨大的花托内侧着生许多小花,在此壶状花序内进行受粉,一个隐头花序直接成一个果实状的器官。 ...
隐花植物 cryptogamous plants, cryptog-ams 为与显花植物相对应的分类群。根据花的有无将植物分为二大类时,一群无花的植物总称为隐花植物。因为它们可只靠形成孢子来繁殖(孢子植物)以及不具有维管束的简单形态结构,所以可看成为与高等植物相对应的一群植物,这一点自A.Brongniart(1843)以来已是一般常识了。其以后隐花植物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类,但相反地显花植物则看成 ...
隐睾病 cryptorchi(di)sm 在哺乳类,其应下降到阴囊的睾丸停留在腹腔内,这种睾丸称为隐睾或留睾(setentio testis)。隐睾是构成不妊的原因之一,还常发生肿瘤。在实验上,可将动物睾丸由阴囊推回腹腔然后将其缝在腹膜上或把腹股沟管缝合造成实验隐睾。由于腹腔内的温度比阴囊内温度高数度,所以精子的生成受到障碍。但间隙细胞可继续分泌雄性激素。在正常状态下,也有发生精巢下降的动物, ...
隐睾 retained testis, undescended testis 亦称睾丸未降(undescended testis)。 ...
在脊椎动物中,消化管从发生上可以从前向后顺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前肠是肝脏形成部前方部分(肝前部prehepatic portion),可以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起始部等,前肠这个词,有些学者将之作狭义的解释。最狭义的是指食管和胃两部分,与此不同也有人只把来源于外胚层的前方部分即口窝称为前肠。在昆虫中则把由咽经食管、嗉囊、前胃等到贲门瓣(cardiac valve)的起源于外胚层 ...
昆虫的第一对翅附属于中胸。低等有翅昆虫大小与后翅略同,结构也相似,但在完全变态昆虫中,前翅一般比后翅大,且结构不同。鞘翅目的前翅(甲虫类)已演化为极度硬化的程度,形成所谓鞘翅来保护腹部,飞翔时,只能增加上浮力,对推进身体则几乎不起作用。还有穴居性的伪步行虫类及其他多数地上性鞘翅目昆虫,左右鞘翅在中央是癒合的(后翅退化不能飞翔)。半翅目(蝽象等)仅前翅基部硬化,称为半鞘翅。直翅目则全翅成为革状称为复 ...
隐得来希entelechy 最初是由亚里士多德使用的词(希腊原文为ent-elecheia),在近代生物学中H.Driesch从实验胚胎学的研究到新生气论,对其中心概念有所运用。根据他的说法必须考虑到属于调和等能系的胚胎区域发生命运的决定,预先目的就包含于自身中的这一作用。因此作为这样的一种自体因子遂导入“隐得来希”。隐得来希并不是空间存在,然而可对空间施以作用。这一词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概念,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