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need 要求同欲求,经常在同样的意义上被使用。明确地用“要求”这个词的是赫尔(C.L.Hull),这是构成他的行为理论的基础概念。赫尔认为,当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了必须采取某些行为的情况时,动物就处于“要求”的状态。 ...
药用植物 medicinal plants 广义的药用植物是指香辛料和杀虫用的以及包括部分工业原料的植物。药用植物如为草本则称为草药。整株植物或其一部分未经任何加工或干用或煎用者称为生药(vegetable drugs)。一般认为作为药用原料的植物已超过400种。 ...
咬合occlusion 指正常状态下当上、下颌闭合时,上下齿列的相互位置关系。现代人大都属于前齿部的上颌齿列在下颌齿列之前的剪式咬合(psalidodontia) ;另与此相反的有退后咬合(opistodontia)和上颚的门齿倾斜覆于下颚门齿之上的斜盖咬合(stegodontia)都是少数。上、下颚的门齿不一致的钳状咬合(labi-dodontia)在古人类是常见的。还有病态的间离咬合(hiat ...
药室内壁endothecium 亦简称内壁,指于花药的表皮和绒毡层之间的细胞层。紧贴表皮细胞内侧的细胞所组成,开始时与绒毡细胞或表皮细胞等不易区别。随着花药的成熟各细胞沿径向伸长,体积也变大,遂与其他细胞有所区别。此细胞近中心的切向壁呈次生性部分增厚,形成为条纹状以至梭状结构,并沿径向达至表皮侧壁。成熟时各细胞失去水分,收缩时由于增厚的内侧壁收缩度弱,表皮侧壁的收缩,致药壁向外侧弹出,花粉散出。然 ...
药理学pharmacology 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德国人施米德贝尔(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创的实验药理学成为近代药理学的基础。药物同毒物有时也难于严密区分,药理学实际上也以毒物为研究对象,因此把药理学中特别关于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为药物学(原意为药饵学),与以毒物为对象的毒物学(toxicology),相区别。 ...
恙虫病立克次体 Rickettsia orientalis 日本的一种地方病(分布于秋田、山形、新瀉县河川流域)。恙虫病的病原体。是由寄生于鼠耳壳部的恙虫(亦称恙螨)为媒介。可引起高热、发疹等症状,常常可以致死。恙虫病亦称为“日本河川热”(Japanese-river-fever)。 ...
样线法 line transect method 指在某个植物群落内或者穿过几个群落取一直线(用测绳、卷尺等),沿线记录此线所遇到的植物并分析群落结构的方法。与样带法(belt transe-ct method)相同,适于分析逐渐过渡的群落结构。 ...
样方法 quadrat method 设置一定面积方框等的样方,调查框中的个体数、生物体量、种数等的方法。这是广泛用于调查动植物的种群密度或分布方式,或群落的种类组成的方法,亦称方框法。原来是指采用正方框(quadrat)的方法,但在土壤动物、底栖生物的调查中是钻筒(core,采土的称为土钻)来采集一定体积基质的方法,在浮游生物的调查中是用浮游生物网作定量采集,在昆虫类的调查中经常使用植物的植株、 ...
氧债 oxygen debt 在肌肉及其他有关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系统中,由激烈的活动而消耗以及通过糖酵解和呼吸补给不及时,该系统为了回复到原来的水平需要超过正常时所需的氧。这种情况称为氧债。 ...
样带法 belt transect method 与样线法相似的植被(群落)调查方法,贯穿于某个或几个群落引出标准线,再沿着此线设一定的带状调查区进行调查。这是对海岸沙丘或水边植被的带状结构、从林缘至林内的群落结构的变化、群落内结构的变异等的分析,或对群落边界的确定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
氧效应 oxygen effect X射线和γ射线照射时,由于氧分压的高低或存在与否所出现的生物学效应的增减现象。(G.Sch-warz(1909)在通过压迫人的皮肤使血行发生障碍时,发现了可使皮肤的放射线伤害减轻的氧效应,这是人工控制放射线效应的最早的例子。从细菌到高等生物,都能看到这种现象,说明在放射线间接作用时,细胞内产生的游离基与机体物质的反应是受氧的影响。对于LET高的放射线(中子、 α ...
氧素因子 oxygen factor 生物的环境因子之一。在大气中,约占大气体积的20%,在水或土壤中则要少得多。水中的溶解氧量是随温度和生物的代谢量而变化,在富营养湖和腐殖质营养湖的底层常形成无氧状态。在过湿或紧实的条件下,土壤通气不良,特别是腐殖质含量高时,由于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土壤含氧量极低。生物根据其对氧的需要分为专性需氧(obligate aerobic)、专性厌氧(obligate a ...
氧释放 oxygen evolution 光合作用中释放氧的过程称为氧释放(或放氧)。在绿色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中,水在光化学系Ⅱ的氧化端受到氧化,所得到的电子经由光化学系Ⅰ使NADP 还原。虽将这种水的氧化(脱氢)称为光分解,但这一名称并不妥当。水因受氧化而释放分子态氧,释放的氧量与被还原的NADP 或被同化的二氧化碳之间存在着当量关系。就氧的释放来说,水分子经历四个阶段而受到氧化,已知锰和氯离 ...
氧容量 oxygen capacity 使血液人为地达到最大限度的氧化时所显示的值叫做氧容量。它表示与单位体积完全氧化的血液的血色素相结合的氧气量。因此这里不包含以物理方式溶存的氧。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能力最强。 ...
氧利用率 ratio of oxyen utilization 呼吸中对呼吸介质氧的用量以百分比表示者,称为氧利用率。鱼的鳃呼吸吸入水与呼出水的氧量差对吸入水的氧量百分比则氧利用率,即呼吸水通过鳃而由鳃摄取利用的溶存氧量的百分率。此值可随鱼本身(生理状态等)及其环境方面(溶存氧量及流速等)的各种因素而变化,最大可达80%。哺乳类的肺呼吸约为25%。在鳃,呼吸水与鳃叶(gill filam-ents ...
氧解离曲线 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在一般性的解离曲线中,使血液及纯粹的血红蛋白的稀薄水溶液和具有各种氧分压的空气相平衡,测定血液和血红蛋白的含氧量,对表示含氧量和氧分压pO2关系的曲线称为氧解离曲线。 ...
氧化性同化 oxidative assimilation 生物体在分子态氧存在下,利用氧化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其他的呼吸底物时所获得的能量,将底物的一部分同化成生体物质的代谢反应的一种形式。虽然许多好氧性的生物和组织细胞进行氧化性同化,但就酵母、细菌等的微生物来说,有些表现为同化的直接生成物系具有(CH2O)n组成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大肠杆菌就是按下式 2C2H4O2(醋酸) 3O2→CH2O ...
氧化酶oxidase 是氧化还原酶的一种,是能利用分子态氧催化氧化反应的酶的总称。虽然也是以氧分子为氢(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酶,但有的也包括加氧酶。并广义的指整个氧化还原酶。脱氢酶中有以氧作为电子受体的,例如:黄嘌呤氧化酶,其辅基黄素被底物还原后,氧化形成过氧化氢,因此,是一种需氧的脱氢酶。又如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以氧将含有Ⅱ价的血红素铁还原型细胞色素C氧化变成含Ⅲ价血红素铁的氧化型细胞色素并生成水 ...
氧化脱羧 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 伴随着氧化而引起的脱羧反应。多数是伴随着如丙酮酸、2-酮戊二酸那样的α-酮羧酸、苹果酸、异柠檬酸等的羟基羧酸的脱氢反应而引起的脱羧。催化该反应的酶分类上属于氧化还原酶。 ...
氧化磷酸化(反应)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与电子传递偶联并从ADP生成ATP的过程。在呼吸基质的氧化中游离出来的能量确保持了ATP的高能磷酸键。该反应系统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一旦膜的构造被破坏,或是脱偶联剂的存在,电子传递系统和磷酸化系的偶联便失掉了,而只进行氧化反应,引起消耗的氧原子数与固定的磷酸基之比(P∶O)下降。在无伤电子传递系统中,偶联部位有三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