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制片是进行园艺植物科学研究所需用的一种基本方法,比如进行植物各个器官的解剖构造观察、花芽分化研究、授粉受精观察、贮藏营养观测以及染色体观察等等都需要进行制片。通过对切片结果的分析,可以比较不同试验处理的效果以及了解不同树种和品种相应的生物特性等。植物制片技术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内容繁多。 ...
1、花卉组织培养的应用价值 花卉组织培养,就是分离花卉植物体的一部分,如茎类、茎段、叶、花、幼胚等,在无菌试管,并配合一定的营养、激素、温度、光照等条件,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由于其条件可以严格控制,生长迅速,1-2个月即为一个周期,因此在花卉植物的生产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快速大量繁殖方面:对一些难繁殖的名贵品种花卉及一些短期内大量急需生产的花卉,应用很广。兰花、菊花、唐菖蒲等花卉利用腋芽增生,短期得到大量植株。非洲紫罗兰可通过叶片,水仙可通地鳞片,诱导产生不定芽,来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花卉育种方面:百合、鸢尾等许多花卉可以进行远缘杂交,由于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原因,常使杂种胚早期败育,因而得不到杂种植物。而在试管中进行胚培养,可使其顺利生长,得到远缘杂种。此外还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花卉育种。 培育无病毒苗方面:菊花、唐菖蒲、水仙、郁金香、大丽花等一大批花卉靠无性繁殖法繁殖,病毒逐代传递积累,危害日趋严重。而分离花卉植物0.1-0.5毫米大小的生长点,培养得到的基本上是无病毒苗。因此这一技术已在花卉无病毒苗的培育中广泛应用。 2、花卉组织培养对实验室及设备的要求 花
1.protocol (1)collect piece of tissue (e.g. pieces of a leaf or flower) in Eppendorf tube containing 40 ml 0.25 N NaOH (2)put in boiling H2Ofor 30 sec (optimum may need to be determined for each type ...
PCR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扩增能力与极高的灵敏性,但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产生. 一、污染原因 1、标本间交叉污染:标本污染主要有收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标本放置时,由于密封不严溢于容器外,或容器外粘有标本而造成相互间交叉污染;标本核酸模板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吸样枪污染导致标本间污染;有些微生物标本尤其是病毒可随气溶胶或形成气溶胶而扩散,导致彼此间的污染. 2、P ...
[摘 要]玫瑰组培苗已投入大规模生产中,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本文对玫瑰的组织培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目前,玫瑰采用根、茎、叶片、叶柄、茎尖、原生质体、合子胚、花药、花萼、花托、腋芽进行组织培养取得成功;主要采用MS培养基,添加低浓度的激素BAP03~05mg/L,NAA0004~03mg/L或NAA或GA005~20mg/L诱导不定芽;在MS培养基中添加更低浓度的BAP和NAA进行壮苗;多采用低 ...
一、污染的来源 1、 植物本身具有: (1)植物病原菌 有些作物的病害已被透彻研究,因此在大量繁殖时,可立即检查出来,但有些则否,造成若有污染时,不知来源为何。 (2)和植物有关的菌类 有修植物本身便会和一些菌种共生,或是寄生于植物内部。 2、 植物所带入的污染:内在污染源 许多植物表面或大气中生存的微生物,可经由植物自然的开口或伤口进如植物内部,而有一些兼性腐生菌或绝对寄生菌, ...
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苏水、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这些方法和药剂要根据工作中的不同材料不同目的适当选用。 一、培养基用湿热灭菌 培养基在制备后的24小时内完成灭菌工序。高压灭菌的原理是: ...
植物制片是进行园艺植物科学研究所需用的一种基本方法,比如进行植物各个器官的解剖构造观察、花芽分化研究、授粉受精观察、贮藏营养观测以及染色体观察等等都需要进行制片。通过对切片结果的分析,可以比较不同试验处理的效果以及了解不同树种和品种相应的生物特性等。植物制片技术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内容繁多。在此我们仅介绍在园艺植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理。 &nbs ...
20世纪初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建立以来,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试管苗大量繁殖技术、单倍体技术、原生质体培养、细胞杂交、体细胞变异及突变体的选择和利用等。80年代,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其研究成果也渗透到细胞工程中来,引起了细胞培养研究的新突破。其中通过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中Ri质粒介导的天然植物遗传转化,建立发根培养系统来生产原植物中 ...
一、温度: 对大多数植物组织20~28℃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其中26~27℃最适合。 二、光: 组织培养通常在散射光线下进行。光的影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植物组织在暗处生长较好,而另一些植物组织在光亮处生长较好,但由愈伤组织分化成器官时,则每日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质的形成,光是决定性因素。 三、渗透压: 渗透压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很有关系。在培养基中添加食盐、蔗 ...
从一块外植体形成典型的愈伤组织,大致要经历三个时期:起动期、分裂期和形成期。 1、起动期是指细胞准备进行分裂的时期。用于接种的外植体的细胞,通常都是成熟细胞,处在静止状态。起动期是通过一些刺激因素(如机械损伤、改变光照强度、增加氧等)和激素的诱导作用,使外植体细胞的合成代谢活动加强,迅速进行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机械损伤能诱导植物体细胞开始分裂,如伤口上会出现愈伤组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沿用了愈伤组织 ...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 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外植体explant),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包括营养、激素、温度、光照、湿度)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主要有原生质体(Protoplast),悬浮细胞,组织(愈伤组织Callus、茎尖分生组织),器官(胚,花药,子房,根和茎)的培养。其中最常见的是愈伤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C ...
一、愈伤组织的培养 一般来说,从接种外植体到出现愈伤组织,需要经过2周时间。2周之内就可以看到外植体上逐渐长出乳白色或黄白色的瘤状愈伤组织。首次培养愈伤组织时,恒温箱的门应该关闭,不必见光,因为在无光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2周以后,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已接近耗尽,必须更换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 二、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进行继代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愈伤组织所用的培养基相同。在严格的无菌条件 ...
1、无机营养物 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中,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培养基中的铁离 ...
1、根据配方要求,用量筒或移液管从每种母液中分别取出所需的用量,放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粗天平称取蔗糖、琼脂放在一边备用。 2、将1中称好的琼脂加蒸馏水300~400毫升,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煮沸溶解呈透明状,再停止加热。 3、将1中所取的各种物质(包括蔗糖),加入煮好的琼脂中,再加水至1000毫升,搅拌均匀,配成培养基。 4、用1N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滴入3中的培养基里,每次只滴几滴,滴后搅拌均匀 ...
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培养基的选择。不同培养基有不同特点,适合于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接种材料。开展组织培养活动时,应对各种培养基进行了解和分析,以便能从中选择使用。 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数量,随着不同培养阶段和不同材料而有变化,因此各配方中均不列入。几种常用培养基如下: MS培养基 MS培养基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培养基。它有较高的无机盐浓度,对保证组织生长所需的 ...
接种用的材料表面,常常附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一旦带进培养基,就会迅速滋生,使实验前功尽弃。因此,材料在接种前必须进行灭菌。灭菌时,既要将材料上附着的微生物杀死,同时又不能伤及材料。因此,灭菌采用何种药剂,什么浓度,处理多长时间,均应根据材料对药剂的敏感情况仔细敲定。 经常使用的灭菌剂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漂白粉、溴水和低浓度的氯化汞等。使用这些灭菌剂,都能起到表面杀菌的作用。但氯化汞灭 ...
一、接种 组织培养的接种是指将灭过菌的材料,在无菌的情况下,切成小块,放入培养基的过程。科研、生产部门的接种工作,多在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中学可制作接种箱,在箱内进行接种。接种的方法步骤如下: 1、在无菌室或接种箱中放好接种时所需要的酒精灯、贮存70%酒精和棉球的广口瓶、各种镊子、接种针、解剖刀、手术剪、火柴、培养基等。 2、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用紫外灯灭菌(无菌室照射20~50分钟,接种 ...
营养液的配方最好选用所栽作物专用的配方。如果专用配方找不到,可用霍格兰氏营养液的配方进行配制。 配制营养液时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1、在营养液的许多盐类中,以硝酸钙最容易和其它盐类起化合作用,如硝酸钙与硫酸钾相遇,容易产生硫酸钙沉淀,硝酸钙与磷酸盐相遇,也容易产生磷酸钙沉淀。因此,在配制营养液时,硝酸钙要单独溶解在1个容器里,稀释后才能和其它盐类混合在一起。 2、硝酸钙以外的其它大量元素和微 ...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