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了碳同化。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NADPH和ATP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碳同化。根据碳同化过程中最初产物所含碳原子的数目以及碳代谢的特点,将碳同化途径分为三类:C3途径(C3 pathway)、C4途径(C4 pathway)和CAM(景天科酸代谢,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途径。
简介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简介了光合效率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观察玉米籽粒性状间的连锁遗传现象;理解连锁和交换的原理;掌握测定基因间交换值和基因定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非等位基因(如AB或ab),总是有联系在一起分配到同一配子中去的倾向。若两非等位基因完全连锁,杂合体(AB//ab)只产生2种亲本型配子(AB和ab),F2代出现与杂交亲本相同的2种表型。若两非等位基因不完全连锁,杂合体(AB//ab)仍产生4 ...
一、实验目的 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实验设计;了解染色体畸变的各种类型及原理,掌握利用微核检测技术监测环境污染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核(micronucleus 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 ...
叶绿体足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细胞器,光合作川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由于具有这一重要功能,所以它一直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较大的一种细胞器,利用低速离心即可分离集中进行各种研究。 实验目的 一、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二.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井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 ...
试管苗的生理和解剖特征决定了必须对它们逐渐降低相对湿度和增强光照来进行炼苗,以使试管苗移出后适应大田的自养生长和有菌环境。 移栽前宜对移栽基质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干热消毒法,将移栽基质在烘箱中烘烤处理或在高压灭菌锅中以15磅压力维持20~30 min。二是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即用5%的福尔马林或0.3%硫酸铜稀液泼浇于基质,然后用塑料布覆盖1周后揭开,翻动基质使气味挥发。常 ...
一、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掌握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验练习和巩固无菌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 利用固体琼脂培养基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的方法在植物遗传实验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种方法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培养过程中,植物的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植物组织产生的代谢物质呈现一个梯度分布,而且琼脂本身也有一些不明的物质成分可能对培养物 ...
步骤一:接种 组织培养的接种是指将灭过菌的材料,在无菌的情况下,切成小块,放入培养基的过程。科研、生产部门的接种工作,多在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中学可制作接种箱,在箱内进行接种。接种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在无菌室或接种箱中放好接种时所需要的酒精灯、贮存70%酒精和棉球的广口瓶、各种镊子、接种针、解剖刀、手术剪、火柴、培养基等。 ②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用紫外灯灭菌(无菌室照射20~50分钟,接种箱照 ...
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人工培养基(液)使细胞在体外发育和繁殖的技术。除了能够为许多实验提供大量的动植物细胞材料之外,它也是一项克隆植物细胞和个体的实用技术。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蔬菜、花卉及粮食作物中,许多种类都是克隆植物,例如,脱病毒马铃薯和红薯、百合和兰花、水稻等等。 病毒是威胁园艺和蔬菜种植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仍然没有特效防治药物。事实上,利用分生组织细胞克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病毒。 ...
(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理论 1、植物细胞全能性 植物细胞全能性 ...
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四川、西藏和东北,是一类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树木,它产生的紫杉醇通过临床实验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抗癌药物。自然状态下,紫杉醇的含量极低,仅占树皮干重的十万分之一,靠自然资源解决这一问题十分困难。同时由于自然状态下红豆杉生长速度很慢,过量的人工采伐,使野生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一些产地已面临灭顶之灾,保护其野生资源和扩大药源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矛盾。用播种育苗 ...
法国人莫瑞尔(G.M. Morel)首先将组织培养的技术应用在兰花上,采取茎顶组织进行培养,经由类原球体而获得植株。 利用组织培养进行芽体增殖是另一个获取种苗的方法,例如,蝴蝶兰便利用花梗芽进行繁殖,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繁殖的效率较差,而且成本较高。由于芽体是经由多细胞发育而成,并不适合做为基因转殖的材料。以单细胞做为基因转殖的起始点是最好的方式,而且可以避免得到嵌镶体。不过,目前以细胞来复制兰花还 ...
非洲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的繁殖方法为播种或分株繁殖。但非洲菊种子寿命短、发芽率低,而且播种繁殖变异率很高,难以得到性状一致的种苗,因而不能用于规模生产;而分株繁殖则存在繁殖慢,易退化和传播病害,也不适于现代的大规模生产,因而目前国外一般都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来生产种苗。非洲菊的组培研究在国内已有报道,但均局限于对个别或少数品种的不同外殖体、不定芽诱导率及生长方面的研究,即局限于实验室阶段的研究。 ...
1、繁殖瓶苗 将待繁脱毒苗在无菌条件下每叶节切一段,接种在仅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的无激素MS固体或液体(可用纸桥)培养基的组培瓶中,置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1000-3000lx光周期13-16h/d培养温度(25±2)℃,空气相对湿度50%-60%,自然通风。叶节段接种30-50d后长成3-5片叶的幼苗。记录苗芽发生时间,生长状况,污染率。再按照上述方法重复进行扩繁 ...
1、取材与处理 将待繁香石竹脱毒苗在无菌条件下每叶节切一段,接种在装有快繁培养基(MS或B5+KT0.1-0.5mg/L+NAA0.05-1.0mg/L)的培养瓶中,置培养室内培养。 2、确定培养条件 培养环境条件为:光照1000-3000lx光周期13-16h/d温度(23±2)℃,空气相对湿度50%-60%,自然通风。 3、继代培养 叶节段接种30-50d后长成3-5片 ...
罗汉果为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属葫芦科苦瓜属。是我国特有的保健药材,由于它的果实、种子、叶有清热凉血、润肺止咳及润肠通便之功效,在治疗肺病、慢性气管炎、咽喉炎、便秘等多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深受人们的喜爱。 罗汉果营养价值丰富,干果含糖30%左右,蛋白质10%左右,每100克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 100毫克。其果仁含油量高达40%,而且其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约占70%左右。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法进行天然 ...
1、取材与处理 取白鹤芋小苗,流水冲洗后,剥掉中下部叶片,剪除根系。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浸泡30-60秒,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3-8分,无菌水冲洗3次,剥取茎尖0.5-1.0CM长,作为外植体,接种在诱芽培养基上(MS+6BA 2-3mg/L+NAA 0.1-0.5mg/L)。接种后置培养室内,经过6-7周培养,产生芽点,进而成丛生芽。 2、确定培养条件 培养环境条件为:PH5.8 ...
1 植物名称:鸟巢蕨(Asplenium nidus)又名山苏花、雀巢蕨、雀巢养齿。 2 材料类别:孢子。 3 培养条件:孢子萌发及原叶体形成的培养基 (1)MS0。 丛芽分化及增殖培养基&n ...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和其他设备栽培植物的方法。溶液培养(简称水培)是最早得到应用的一种无土栽培。早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就进行了溶液培养试验。这一技术在植物营养研究尤其在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和化学肥料应用的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溶液培养可以有效地控制提供给植物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至今仍然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杰瑞克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农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