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毛茛科(Ranunculaceae)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为藤本或灌木。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很少对生(铁线莲属);无托叶。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稀两侧对称(乌头属、翠雀属);萼片5~多数,分离,有时呈花瓣状(白头翁属、铁线莲属);花瓣5~多数,或无花瓣(白头翁、铁线莲),有时特化成蜜腺叶;雄蕊多数,螺旋排列;雌蕊心皮多数至少数,分离,螺旋排列,每心皮1室,有多枚至1枚胚珠。果实为蓇葖果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绿藻门(Chlorophyta)

  藻类植物中种类繁多的一个门。  形态与构造 藻体草绿色。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等类型。多细胞个体的体形有球形、盘状、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以及叶状体、管状体、枝状体等。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细胞中有一至多个显著的核。都含叶绿体,但叶绿体的数目和形状因种类而异。所含光合色素成分与高等植物相似,有叶绿素a、b,α-、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不含藻胆素。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淀粉,大多聚集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种子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具有颈卵器,又属颈卵器植物,又是能产生种子的种子植物。但它们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不形成果实,种子是裸露的,故称裸子植物。孢子体即植物体,极为发达,多为乔木,少数为灌木或藤木(如热带的买麻藤),通常常绿,叶针形、线形、鳞形,极少为扁平的阔叶(如竹柏)。大多数次生木质部只有管胞,极少数具导管(如麻黄),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伴胞和筛管。大多数雌配子体有颈卵器,少数种类精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腊叶标本(herbarium sheet)

   干制植物标本的一种。采集带有花、果实的植物的一段带叶枝,或带花或果的整株植物体,经在标本夹中压平、干燥后,装贴在台纸上,即成腊叶标本,供植物分类学研究使用。台纸一般可用铜版纸、白版纸,裁成11.5×16.5英寸(29×42厘米)的国际标准大小或裁成8开(即27×39厘米)普通尺寸。贴标本方法多种多样,一种是用胶水将标本完全贴在台纸上,另一种方法将标本用道林纸条贴在台纸上,在台纸左上角贴一张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木兰科(Magnoliaceae)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较原始的一科。常绿或落叶乔木或灌木,稀为藤本。单叶互生,多全缘,托叶大,包围叶芽,脱落后枝上留存环状托叶痕。花大,单生,通常两性少单性,萼片和花瓣常相似呈花瓣状,通常 6~9(~21),轮生;雄蕊和雌蕊心皮均多数、离生、螺旋排列在伸长的柱状花托上。蓇葖果,背缝或腹缝开裂,少数成翅果。约15属,230种,分布北美洲和亚洲热带。我国有11属,100多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木栓形成层(cork cambium)

  植物侧生分生组织的一种。在根和茎进行次生生长时,植物体内某些部位的薄壁细胞,如根的中柱鞘细胞,茎的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或韧皮部细胞,表皮细胞等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其细胞通过平周分裂增生新细胞,向外分化形成木栓层,向内分化形成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周皮的形成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有了替代失去保护作用的表皮的新的(次生的)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往往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周期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毛莨科。落叶灌木,高1~2米。叶互生,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长达10厘米,3裂,无毛。花大,单生枝顶,直径10~20厘米;萼片5,绿色;花瓣5,常为重瓣,白色、红紫色或黄色;雄蕊多数;心皮5,离生。蓇葖果,密生褐黄色毛。原产我国。著名观赏植物,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的2000年。种植牡丹以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为最有名,宋代诗人欧阳修曾著有《洛阳牡丹记》和《洛阳牡丹图》。明代王象晋所著《群芳谱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可乐果(Cola acuminata)

   梧桐科。又名红可拉。常绿乔木,高约10米。叶互生,椭圆形。花腋生,无花瓣,花柄顶端着生星芒状蓇葖果4~5个,长8~10厘米,果皮绿色,内含5~9个坚硬的白色种子,即商品用的可乐果。原产非洲热带。当地土著居民用其作嗜好品,在口中咀嚼,作兴奋剂和疲劳恢复剂,其主要成分为咖啡碱约2%及微量可可豆碱、香精油、糖苷、可乐碱。饮料可口可乐即以可乐果和古柯提出物为原料制成。可乐果现栽培于西非、牙买加、巴西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木犀科(Oleaceae)

  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类一科。木本。叶对生,单叶、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无托叶。花两性,很少单性异株或杂性(梣属);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辐射对称;花萼通常4裂;花瓣4(~6),合瓣花冠,花冠管长或短,很少无花瓣(梣属);雄蕊2,着生花冠管上;心皮2,合生,子房上位,2室,每室有胚珠1~3枚。果为核果、蒴果、浆果或翅果。30属,约600种,产温带、亚热带及热带。我国有12属,约200种,产全国各地。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豆科。一年生栽培油料作物。根部多根瘤。高20~7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4,倒卵形;具叶柄;托叶披针形。花单生或簇生叶腋;花萼和花托合生成托管,花梗状,萼齿二唇形;花冠蝶形,黄色;雄蕊9枚合生,另1枚退化;子房藏于托管中,受精后子房柄迅速延长钻入土中结实。荚果蚕茧状长椭圆形,长2~5厘米,表面有网纹,种子间微缢缩,不开裂;种子1~4粒,种皮薄,红色。原产南美巴西和秘鲁,已有近2000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落叶阔叶林(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分布于温带地区润湿海洋条件下的夏绿林。群落中的树木仅在暖季生长,入冬前树叶脱落。优势树种有壳斗科的落叶乔木,如山毛榉属、栎属、栗属、椴属等。群落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区在北美的中部和东部、欧洲和我国温带沿海地区。我国的落叶阔叶林仅残留于山地,平原和低山丘上的林地多被开垦成农田。常见落叶果树有梨、苹果、桃、杏、柿、栗、枣等。在夏绿林和北方针叶林之间常生长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木质素(lignin)

  一种分子很大的、具三维结构的芳香族高聚物。由对-香豆醇、松柏醇和芥子醇脱氢聚合而成。因植物年龄和种类不同,这3种组分的相对量变化也很大,所以木质素不是一种,而是有多种。它主要存在于木质部中,是木质部中各部分细胞壁,特别是次生壁的组分,填充在细胞壁的纤维素微纤丝周围的基质中,增加机械强度。它是木材的主要成分。用间苯三酚和盐酸染色时,呈现鲜红色。正常状况下为棕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可可树(Theobroma cacao)

  梧桐科。常绿乔木,高达12米。叶互生,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脉上略被星状毛,花簇生树干或主枝上,直径约1.8厘米;萼粉红色,5深裂;花瓣5,淡黄色,下部凹陷成盔状,上部匙形向外反卷;雄蕊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退化雄蕊5,线形,发育雄蕊1~3枚聚成1组,和退化雄蕊互生。果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20厘米,深黄色或近于红色,5室,每室有种子12~14粒;种子卵形,长2.5厘米。原产南美。我国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

  包括干旱屏蔽和耐旱性两方面。高等植物主要通过干旱屏蔽(drought avoidance)方式抵抗水分胁迫,其表现如某些植物(玉米、水稻等)在干旱条件下出现叶子卷曲,以减少水分丢失。有些植物则是气孔内陷,并存在蜡质保护性物质,叶片小或退化,以减少蒸腾作用。有的则是根系分布广而深,输导组织发达,能增强对水分的吸收及运输,有利于保持植物的水分平衡,避免发生水分亏缺。许多低等植物如苔藓、地衣等可通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木质部(xylem)

  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内主要具输导功能的一种复合组织。被子植物(少数种类除外)的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其中导管和管胞是木质部中具输导功能的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他们来实现。木纤维是强烈木质化的长形细胞,具支持功能。木薄壁细胞常含有淀粉和结晶,有贮藏功能。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内无导管,也无典型的木纤维,管胞兼具输导和支持双重功能。植物初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开心果(Pistacia vera)

  又名阿月浑子。漆树科。落叶小乔木,高约9米。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通常3枚,卵形,长5~10厘米,革质,全缘。圆锥花序,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小,绿褐色。核果卵形至长圆形,长约2.5厘米,淡红色或淡黄色,有皱纹;种子淡绿色或乳黄色。原产地中海区和亚洲西部。我国新疆有栽培。种子炒熟,供食用;种仁含油54.6~60%,也可榨油和作食品工业原料。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苜蓿(Medicago sativa)

  又名紫苜蓿。豆科。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上部叶缘有锯齿;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蓝紫色,花冠蝶形;雄蕊10,成(9) 1的二ㄌ逍廴铮迫1心皮。荚果,成螺状卷曲,有数种子;种子肾形,黄褐色。原产欧洲及亚洲中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广为栽培,有时逸为野生。为优良饲用植物。茎叶都可利用,放牧、青饲或调制干草、青贮料、干草粉等,根也可喂牛。一年可割草3~4次,鲜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又名蒟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达25厘米。叶1枚,三出复叶,小叶2歧分叉,裂片再羽状深裂,末回小裂片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叶柄长40~80厘米,青绿色,有暗紫色或白色斑纹。先叶开花,佛焰苞长20~30厘米,卵形,下部呈漏斗状筒形,外面绿色而带紫绿色斑点,里面黑紫色;肉穗花序约2倍长于佛焰苞,下部为雌花,上部为雄花,顶端附属体呈圆柱形,长达25厘米。我国西南及长江流域地区多有栽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

  指在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或最长的暗期长度。长日植物在等于或短于临界暗期才能开花或促进开花。如天仙子为12.5小时。短日植物在等于或长于临界暗期才能开花或促进开花。如苍耳为8.5小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开花(anthesis)

   雄蕊的花药和雌蕊的胚囊发育成熟,或二者之一达到成熟,原先紧裹的花苞张开,露出雌、雄蕊的现象。花朵开放后,雄蕊的花粉囊通过一定方式开裂,散出的花粉,借助或不借助传粉媒介传至雌蕊柱头,完成传粉作用。大多数植物,需在花朵开放后才能进行传粉和受精,称为开花传粉。有些植物的花,不待花苞张开,就已完成受精作用,称为闭花受精,如豌豆。各种植物的开花习性不尽相同。表现在植物的开花年龄、开花季节和花期长短上很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