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较大的1科,木本植物,大多常绿,少数落叶,陆生或附生。不具托叶。叶互生或轮生(中国不产),全缘或有锯齿,不分裂。花两性,辐射对称或略微两侧对称,单生或通常组成总状、圆锥状或伞形花序;花萼通常5裂,宿存;花冠通常鲜艳合瓣(稀离瓣),5裂或4~6~8裂;雄蕊为花冠裂片数的2倍,稀同数或更多,1轮、稀2轮排列,花丝分离,花药2室,背部有时有芒状或距状附属物,内向顶孔开裂,稀纵长 ...
羽纹纲等片藻目等片藻科的1属。壳面舟形或狭舟形。拟壳缝不明显。无壳缝,不能行动。有横纹,横纹与细胞的横轴平行。有向内伸展的横隔片,壳的纵横两轴都对称。壳环面四方形或长方形,也可见横隔片。有复大孢子。本属有10种,中国已记录3种,如普通等片藻。细胞常相连成带状或锯齿状群体,半咸水或淡水产。也有化石种类。 ...
茄科的1种。又名西红柿,原产秘鲁,大约16世纪初传入欧洲,开始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初才开始作蔬菜,17~18世纪由欧洲传入亚洲。中国栽培历史较晚,约在20世纪初。50年代以后大量栽培,成为一种重要的蔬菜和水果。 高1~2米,茎易倒伏,结果时需人工支架,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花淡黄色,3~7朵生于花序上,花萼和花冠辐状,5~7数,雄蕊靠合成 ...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1科。落叶木质藤本。叶互生,三出复叶,无托叶。总状花序下垂;花单生,雌雄异株;萼片和花瓣均6片,2轮排列,黄绿色;雄花有雄蕊6,与花瓣对生;雌花有退化雄蕊6;心皮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胚珠1,果实肉质,蓝黑色,有白色粉霜,多个着生于一球形的花托上。种子卵形。花粉相似于木通科,常具2~3拟孔沟,长球形,外层与内层同厚或稍厚;每一沟膜具一横长而有盖的拟孔。 本科仅1属1种即 ...
真藓目真藓科的1属,体形较大,具匍匐茎,直立茎高达3~8厘米,下部被紫红色鳞片状叶。顶部叶形大,阔倒卵形,密集而呈伞形或玫瑰花状。叶上部边缘具锐齿,下部常背卷。叶细胞六角形,叶边细胞狭长而明显分化。蒴柄单生或2~3簇生。孢蒴圆筒状,平展或下垂。蒴齿两层。蒴盖圆锥形。染色体数n=11。全属有40余种,多分布于北半球,少数种也见于南半球。中国有5种,其中常见的有暖地大叶藓和泛北大叶藓;前者限于长江 ...
禾本科一年生栽培谷物,古称“牟”,须根发达。秆有矮型和高型,具4~8节,多分蘖。叶片线形扁平。穗状花序狭长圆柱形,穗轴具20节左右,不易逐节折断。小穗含1小花,以3枚并生于穗轴之各节;颖片狭窄细长;外稃宽扁,顶端具长芒;内、外稃通常紧包住籽粒。颖果常呈现黄、绿、褐、紫、黑等复杂颜色。胚乳有粉质(淀粉)与角质(蛋白质),其比例随品种而异。大麦因不含面筋而不适宜作面包,主要用在制作啤酒和麦芽糖及麦 ...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原产英国沿海地区。中国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已有引种,生长良好。秆直立,具发达根状茎。叶舌具一圈细密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圆锥花序由10余枚直立穗状花序组成;穗轴顶端成刺芒状;小穗狭披针形,含1两性小花,长达2厘米,脱节于颖之下;颖被短柔毛,第二颖与小穗等长,第一颖稍短,具1脉;外稃具3脉,有短柔毛;花药长约1厘米;染色体基数x=10,2n=120,是通过杂交形成的高倍体植物 ...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1科。乔木或灌木,有时攀援状。单叶互生,全缘,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通常单生,生于叶腋或腋外生,与叶对生或茎生花,下位花,辐射对称,花被由3轮组成,每轮3片,外轮形成花萼,萼片离生或在下部合生,镊合状排列,内面2轮形成花瓣,花瓣通常6,稀3或4片,镊合状排列,在花被上方,有大而隆起或稀凹陷的花托,花托上螺旋地排列着多数雄蕊,中央着生多数心皮,雄蕊较特殊,有一短而粗的花丝 ...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1科。落叶乔木,无托叶。花单性异株,无花被,先叶开放或与叶芽同时开放。雄花簇生,雄蕊6~10,花丝短,花药长条状。雌花单生于苞片腋内,子房扁平,长形,顶端分叉,1室,花柱2条,叉开而反折。倒生胚珠2个,垂生。翅果长圆形,先端2裂,种子1个。染色体基数x=17;花粉3沟型,初生导管有阶状穿孔。次生导管单穿孔。本科仅1属1种,即杜仲属,杜仲(参见彩图插页第113页)为中国特 ...
管枝藻目的1属。藻体由一个大的囊状细胞或许多梨形、棍棒状和不规则形的育枝囊密集而成,在育枝囊囊壁上散生着附着胞,附着胞侧面与邻近的育枝囊相连。藻体基部有镜细胞,从镜细胞上长出单细胞的小假根。成熟细胞有一明显的中央液泡,叶绿体网状排列,多数含有一个蛋白核。常见种类有:单球法囊藻、囊状法囊藻和法囊藻。本属有18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中。中国约有3种,产于南海和台湾省南部沿岸,生长在环礁内潮间带或 ...
石松类中已绝灭的鳞木目(Lepidodendrales)的1属,出现于石炭、二叠纪,乔木状,常与鳞木和芦木等共同繁殖在热带沼泽地区形成森林。本属植物的树干粗直,高可达30米,分校比鳞木属植物较少,仅在顶部作二歧式分枝1~3次或全不分枝。叶线形,长可达1米,具单脉。叶座通常排列成直行,上下靠紧,左右交错,多呈规则的蜂窝形;有时叶座不明显,其侧边常上下相连成明显的纵脊。叶痕较大,常占叶座面积的1/3以 ...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番木瓜科(Caricaceae)的1种。也称木瓜、万寿果,原产美洲热带,在热带地区普遍栽培,现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已引种栽培。 小乔木,茎具螺旋状排列而粗大的叶痕,叶大,聚生茎的顶端,通常掌状7~9深裂,裂片再为羽状分裂;叶柄中空。雄花:乳黄色,萼绿色,花冠细管状,裂片5;雄蕊长短各5枚,长者具花丝,有茸毛;子房退化。雌花:单生或组成伞房花序,花瓣黄色或黄白色;子房卵圆形, ...
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的1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矮灌木,叶对生,或互生,常单叶,肉质,或退化为鳞片,常无托叶。花两性,整齐,单生,或为腋生二岐聚伞花序或顶生单枝聚伞花序,花被1轮,由4~5分离或结合的革质,绿色萼片所成,雄蕊基本5数,但常分裂为多数,最外方的常不孕而为花瓣状,花丝分离或合成几束,或基部结成单体,花粉粒扁球形至长球形,常具3沟或3拟孔沟,在广义的龙须海棠属有小刺,雌蕊基本由3~5 ...
藓纲真藓亚纲凤尾藓目凤尾藓科的代表属,植物体具典型两列扁平形排列的叶片,色泽翠绿或暗绿色,高约0.5~10厘米。茎横切面为椭圆形,多具分化中轴。叶卵披针形式阔刀形,具背翅及前翅,抱茎;中肋多贯顶,稀无中肋;叶细胞形小,多边形,平滑或具疣或乳头,叶边细胞不分化,或为线形。蒴柄细弱。孢蒴卵形或长椭圆形。蒴齿单层,齿片16个,2瓣状深裂,红棕色,具粗条纹及密横脊。蒴盖圆锥形,喙细长。蒴帽兜形。染色体 ...
旋花科的1种。原产美洲热带,后来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都有栽培,主产区在北纬40°以南。 一年生蔓性草本,地下部分具球形、筒形、纺锤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肉色因品种而异,还因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肉色有时橘红或淡黄。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茎节易生不定根。叶片的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在同一植株上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或心形,全缘或3~5(~7) ...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1科。几乎全为藤本,多木质,咀嚼枝叶常有苦味,茎枝横断面可见明显车辐状纹理(维管束),且常带黄色。叶柄常盾状着生于叶片的近基部,叶脉掌状,极少羽状。花小而不鲜艳,单性异株,虫媒传粉,组成各式花序;花被通常分化为萼片和花瓣,常轮生,每轮3或4片居多;雄蕊3至多个,花丝分离至合生;花粉粒扁球形至长球形,通常具3沟孔;心皮1至多个,离生,每心皮有2颗胚珠,但其中一颗常早期退化。 ...
单子叶植物纲姜亚纲的1科,本科植物多为短茎附生草本,但有时也为陆生耐旱植物(如菠萝)。一般不含生物碱,但常积聚番木瓜酶状分解蛋白质的物质,或有时含甾体皂素。所有器官中常有粘液道和针晶体囊及小而圆的硅质体。叶互生,在短茎上形成叶丛,或有时散生于稍长茎上,狭而具平行脉,时具刺齿,表皮极厚。通常近直立或弯展而表面凹入,以致宽叶鞘形成集水器,基部有时红色或其他艳色。花完全或有时单性,规则或微不规则,3 ...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大花草科大花草属的1种。产马来群岛。是一种肉质寄生草本,主轴极短,重达9千克。花巨型,直径50~90厘米,艳色,有腐败气味,吸引嗜腐肉的昆虫传粉,花被内面有小疣突。雌雄异株。雌花子房下位,有不规则的腔隙,为扁平而带柱头的花盘所顶盖,胚珠多数,着生于侧膜胎座上,倒生,珠被单层。雄花垂直柱顶端膨大,边缘下方生出花药,花药多室,顶孔开裂。本种生于潮湿高温的热带雨林中。 ...
晚古生代二叠纪亚洲东部的热带植物地理区——华夏植物地理区的典型代表植物,以其蕨叶大而命名。分类学上归属于已绝灭的种子蕨类。 大羽羊齿类是生活于热带或热带雨林环境下的攀援木质藤本或灌木植物。根系为宜于湿地生长的浅根系。茎有横走茎和直立茎,横走茎上生不定根;直立茎一般细长,粗仅2~4厘米,很少分叉,茎表面布有刺痕或枝条变态为钩状的攀附构造,幼茎扭曲。叶为大型羽状复叶或单叶,小羽片或叶呈披针形、长 ...
蜱螨亚纲真螨目瘿螨科的1种。俗称柑橘瘤壁虱。柑橘的重要害螨,为害春梢嫩叶、花芽、嫩腋芽和初生嫩梢细枝,形成椒子状螨瘿,使叶片不能抽出,不能开花结果。为国内和国际检疫对象。雌螨体纺锤形,长170~180微米,黄至橘色头脑板花纹通常模糊,有主要纵线3条,中线间断,在头胸板后缘前方有一个箭头符号;侧中线完整,亚中线向后延伸至背瘤,并在背瘤前与一条横曲线相遇。背瘤位于头胸板后缘。背毛指向后方。腹部有背 ...